陈星看着对面的游艇想入非非。

  直到一个声音叫了陈星的名字,这种被认识的人看到自己丑态的感觉让他瞬间清醒过来,轻咳两声缓解尴尬,然后露出笑容喊道:“克瑙斯高先生。”

  “叫我卡尔就好了。”他也笑着说。

  今天的卡尔克瑙斯高依旧是那一副中年大帅比的气质,黑灰色的大衣加上一条厚厚的围巾,有种诗人的感觉。

  他和陈星站在这边基本就吸引了路上百分之九十女人的目光。

  卡尔朝着陈星刚才发呆的地方看了看,露出一丝暧昧的笑容,带着他往蒙克博物馆里面走。

  “你在看那些女孩们?”

  “可以这么说,青春的感觉真的是太美好了。”

  “哈哈。”

  卡尔笑了出来,不过这笑容可不是嘲笑,而是觉得陈星的回答很诚实。

  “你果然和我认识的华夏人不一样。”

  陈星耸了下肩。

  在巴黎也经常有人这么说他,可能是他有系统太自信了吧,在坦诚方面陈星还是很坦诚的,觉得没有必要讲那些虚伪的话。

  不过要是别人夸得太厉害,他还是会稍微谦虚一下的。

  反正超级零零后,不服就是干。

  以卡尔的年龄,估计认识的也是华夏那些五十岁左右的人,不管是不是文化圈子里面的人,他们和陈星这一代中间的代沟都会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观念已经完全不同。

  克瑙斯高先生的全名叫做卡尔·奥韦·克瑙斯高。

  如果有阅读量大的人估计看到过他的名字,属于现代挪威文化圈子里面不可缺少的一个文化符号,出版的作品拿到过大量的文化奖项。

  他的代表作是《我的奋斗》

  没错,和德国小胡子出版的自传一个名字,巧合的是他写的也是自传。

  所以当你在图书馆里怀着敬仰的心情找到这本书,用颤抖的手拿着,脑海当中还出现了某首口哨可以吹的曲调时,请你不要激动,请你看一看作者名。

  有可能你看的就是克瑙斯高写的书。

  陈星当然是没看过了,他现在的阅读量也渐渐起来了,但看的也是华夏文学和法国文学,偶尔看一看英版的小说,也就仅此而已……毕竟他又不会说挪威语,关注人家的文学作品做什么?

  一直到昨天接到电话以后,陈星才紧急恶补了他的资料。

  “星,我可以这么叫你吧?”

  “当然可以,这是我的荣幸。”

  “你肯定在疑惑我为什么要找你,但这问题我们先不用着急,蒙克博物馆里面有很多充满艺术的作品,我也很久没来过了,可以一起看看。”

  “难道你就没考虑过我这几天来过这里吗?”

  “呵,那都无关紧要,昨天下午蒙克博物馆有接近一半的作品被送到了意大利交流,今天就弄出了一个特殊的展览,放上了大量蒙克拍摄的摄影作品。”

  “哦?他还是个摄影师?”

  “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业余的摄影爱好者来着,所以博物馆里面也很少展出他拍的照片,不过,我觉得怎么也比呐喊要好看。”

  作为一个挪威人,卡尔居然觉得蒙克的呐喊没意思?

  不过陈星很认同。

  他在网络上看过了,对呐喊的风格喜欢不起来。

  不是画得好不好的问题,陈星作为一个看电影都只看喜剧片的人,最讨厌的就是从各种角度接受别人传来的负面情绪了。而呐喊中的压抑,茫然与无措就是他不喜欢的负面情绪。

  好不好另说,喜不喜欢那就是个人的事情。

  “我也就是和熟人说一说。”卡尔说道。

  也无可奈何,好像只要是个挪威人就该喜欢这幅画似的。

  没有了呐喊,蒙克博物馆里的人都少了很多。

  明亮的展馆当中游客三三两两的一起驻足欣赏画作,大家窃窃私语,低声的交流不会影响到其他游客的兴致,反而更加强化了博物馆当中的安静。

  走廊整洁而干净,行走在其中只听得见脚步踏踏的声音。

  蒙克博物馆里面的所有画作,即使画家不是蒙克的那些作品,都是那种有着强烈模湖感的元素的,这种风格让看到这些画的人喜欢的很喜欢,不喜欢的人完全看不懂。

  陈星关注其中的色彩,即使不看笔触也能体验到画当中的感情。

  走到一个区域,墙上的作品忽然从画变成了黑白摄影作品。

  这些照片主题分散。

  有大量的自拍,在家里,在草地,在沙滩,然后还有景物,人物照。

  这些照片在技术上……

  怎么说呢,一般般吧,甚至称不上什么技术。

  不过从这大量的照片当中,陈星脑海很神奇的浮现出来了蒙克在当时所生活的环境,这样再回忆之前那些画的时候,忽然好像也看得明白那些模湖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了。

  这难道还是马赛克破解器?

  陈星在其中一张照片的介绍中看到:

  ‘蒙克的照片从技术上讲是非常不完美的,但作为照片,它们反叛传统,意义重大,它们使观看者能以心理学的角度去观赏。迄今为止,没有别的照片能有这样的效果。’

  可能说得对吧。

  陈星直起身,朝着远处看过去,那边已经没有什么东西了,人们被一个可以活动的杆子拦住,表示下半个区域暂时不可开放。

  “不错的作品。”陈星对卡尔说道。

  “你喜欢就好。”卡尔微笑说道,他的手放在大衣的衣兜里,目光看向那些照片,“其实我也很喜欢摄影,但并不精通。我觉得这是我们这些不会画画的人一个留住时间的方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星听到以后摇头说道:“摄影不是绘画的替代品,如果只说留住时间,那摄影带来的效果比绘画好多了。”

  他学画也是为了能画出和现实不一样的景色。

  就说楼兰古国吧,人们在现实中只能看到一大堆的断壁残垣,这些东西表示了这个地方在很多年以前是一个繁华的城市,无论曾经多美好,如今在相机当中重现的都只是黄沙漫壁。

  但在有些人的眼中,楼兰是鲜活的。

  他是崭新的,是有色彩的,是车水马龙的,是人来人往的。

  这种画面如何展现?

  那就只能靠画了呗。

  别说什么网络制图什么AI画图,那些东西画出来只能当成书籍里面的插画或者封面,他们不可能标上高高的价格被捧上艺术的神坛,因为他们缺乏一种灵魂。

  思想有些远了,陈星回过神来,就听到卡尔说。

  “可能是我太贪心了,既想记录当下,又想还原曾经的画面。”

  他的语气有些唏嘘,陈星本能的觉得他有什么心事。

  那他这次约自己出来肯定也不是认识认识,而是有什么事情要让自己帮忙,但人家一个响当当的大作家有什么需要自己帮忙的,总不会是拍照吧?

  有可能,反正自己对外展示的技能中也就这个本事十分出色。

  缺失了很多作品的蒙克博物馆半小时左右就参观完了,两人出来顺着海边走,卡尔说道:“我记得蒙克还说过一句关于摄影的话,他说摄影终究不及绘画,因为它无法描绘天堂或地狱。”

  陈星笑着说:“作为一个摄影师,我对这句话可是绝对的不认可啊。”

  不能拍天堂?

  他前段时间拍的楼兰系列不就是天堂吗?

  如果画家们不认可,那陈星就要看看他们到底能不能跑到他们上帝的地盘来画上一张了。

  地狱……

  这也是可以拍的,只是陈星不愿意去拍。

  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是地狱,尤其是在快节奏的城市里面,摄影师们的工作就是在地狱里面发现那一点点的美。

  被卡尔这一提起来,陈星忽然想拍一点现实的东西了。

  这个大作家和陈星请教了不少摄影方面的知识,而且是听得很认真,有时候还会反问的那种听,陈星忽然有种在教学生的感觉,就开玩笑说道:

  “克瑙斯高先生,你是要换一个职业,来和我抢饭碗了吗?”

  “也许。”

  他停下来看海,很装逼的抹了一下头发,说道:“我此生最后的一部小说很快就要出版了,这是我最后的一本书。或者可以说我的作家生涯在三个月以前就已经正式结束。”

  “你以后不写了?”

  “不写了。”

  陈星这才是真的觉得奇怪了。

  就说《我的奋斗》这本小说吧,光是在挪威就售出了50万册,要知道整个挪威加起来也才500多万,这说明十个挪威人里面就有一个人是看过他的书的。

  他以一年一部的速度出版这本书,拿到了七八个国际型的文学奖。

  这种等级的作家50岁就封笔了?

  陈星还在诧异当中,卡尔却从随身带着的包里面拿出一本厚厚的,但没有封面的书递给陈星,说道:“你应该是没有看过我前面的几本书吧?这本书先送给你,明天我叫人送上一册到你的酒店去。”

  接过这本没有封面,十分简洁就像自己打印出来的书,陈星也许知道克瑙斯高约自己出来做什么了。

  不过他也不想开口问,笑着说:“那就太好了,希望是法语版或者中文版,你知道的,我对自己的挪威语阅读可没什么信心。”

  何止是没信心,简直一窍不通。

  翻开这本没封面没书名的书,里面的扉页不是熟悉的书名啊,出版社什么的,上面只有一句手写的——我终于不是作家了!

  不当作家有这么高兴吗?

  陈星很费解,他的第一部作品在明年的1月1日发售,这本书发售以后陈星也可以说自己是一个作家了。

  摄影师,作家,画家。

  或者前面加上一个旅行,旅行摄影师,旅行作家……这些绝对是他小时候站起来对老师说的梦想,如今能够一一的实现真是太棒了。

  自己对以后的作家生活还这么向往,忽然来了一个大作家发出呐喊:“我终于不是作家了!”

  这种感觉让陈星一言难尽。

  听到陈星这么说,卡尔忽然愣了一下,下意识的伸出手收回这本书,但还好忍住了。

  这可是送出去的书,就算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日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芒果,日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芒果最新章节,日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芒果 xbiquges.com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