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刘备建立汉朝以来,身为太子的刘禅虽然尚年少,但因为他的身份,他始终都是朝野上下的关注点。

  大司农孟光曾多次问过尹籍刘禅的性情与喜好,并想听听尹籍对刘禅的具体看法。

  尹籍善以识人闻名,又是刘禅的太傅,再加上尹籍品格高尚,所以他的回答是十分具有参考性的。

  可是在孟光的多次询问之下,尹籍只是备言刘禅礼贤下士,有古君子之风。

  孟光对尹籍的这番回答并不满意,他对尹籍言道:“像您说的这些,都是普通人所应有的;我今天所要问的,是想知道太子的权谋智术怎么样。”

  孟光性情疏直,是当今大汉中难得的诤臣。

  他问这些,也只是出于关心大汉未来。

  尹籍也知道孟光的目的,不过他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孟光的这个疑问。

  在尹籍三番两次的避而不谈之下,孟光也就懂得了大概是怎么回事了。

  而尽管孟光并没有将这件事宣扬出去,但是孟光会打探的事别人也会打探,许多大臣知道的并不比孟光少。

  所以目前整个大汉朝野上下,基本都知道刘禅仁弱不善智术的性格特征。

  正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今日这十数位大臣才会敢如此“肆无忌惮”。

  刘禅是储君,他们就是欺负刘禅不明事理。

  一旦在他们的诱导下刘禅说出糜旸的新政是错的这种话,那么这将会给糜旸的新政带来巨大的打击。

  只是让这十数位大臣没想到的是,本来一切都在他们设想的发展,刘禅明明开始被他们忽悠的摇摆不定了。

  可是没想到李邈这个老六直接一句话惹怒了刘禅。

  这十数位大臣或许不知道刘禅生气的点在哪里,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刘禅盛怒之下吓得全部匍匐身体,再也不敢正视刘禅。

  汉家太子虽接受儒家教育,但他们狠起来乱杀人的也不是没有。

  别忘了刘禅可是汉孝景帝的后代。

  相比于其他大臣吓得匍匐在地,李邈的表现更加难堪。

  身体上被竹简所砸产生的痛感,让李邈疼的龇牙咧嘴的同时,也让他内心中的恐慌情绪正不断累积。

  这太子与外界盛传的那般,并不一样呀。

  不是说他几乎都不会发脾气吗?

  看着因为自己发怒而全都吓得惊慌失措的众臣,刘禅虽然眼神中有着不忍浮现,但他脸上的愤怒情绪却一点都没有降低。

  他方才的举动,完全违背了往日中诸多师傅对他的教导。

  不过尽管如此,刘禅也不会对方才的举动后悔。

  他知道自己没有诸葛公那般非凡的才智,他也知道自己没有父亲那般明辨是非的睿智目光。

  这导致了他刚才的确对十数位的大臣进谏产生了动摇。

  但是他却知道,有些人是绝对不会背叛,欺骗他的。

  当日同样就在这座大殿中,他与他的表兄击掌相誓,许诺两不相负。

  至死不渝的誓言音犹在耳,他又怎么可以怀疑他的表兄呢?

  这样的事,他绝不会去做。

  或许他看不出糜旸为何会突然开展新政,也不懂为何糜旸的新政引起这么多人的抨击。

  但他却知道,誓言一经许下,那是一日,一年,一辈子都不可以反悔的。

  刘禅现在犹如一只张牙舞爪的幼龙一般,由于心中的愤怒,刘禅手指着跪地的那十数位大臣,无差别地开始痛骂起来:

  “冠军侯为大汉浴血奋战的时候,你们在哪里?冠军侯为大汉击退敌人,扬我大汉国威的时候,你们又在哪里?

  现在冠军侯身为梁州牧,他只是要施展新政而已,你们却全都跳出来中伤诽谤他,你们简直是居心叵测,可恶至极!”

  刘禅自幼由名师教导,所以他骂人的技术明显不咋的。

  只是从他的语气中,足可以听出他现在内心中的强烈不满。

  说实话,糜旸新政的主要内容,刘禅现在也不能理解。

  只是这重要吗?

  他相信糜旸,所以相信糜旸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大汉好。

  既然如此,他只要支持糜旸就好。

  就算这场新政最后失败了也没关系,哪有人做事不失败的,失败了下次再努力就是。

  这便是刘禅如今内心中最淳朴的想法。

  别说对糜旸如此,他将来对诸葛亮也会如此。

  刘禅在怒斥完以上的话后,十数位大臣全都被他吓得不断叩头。

  被半君怒斥居心叵测,这如何能不让人臣惊恐。

  只是现在刘禅还未真正掌权,所以他虽然恼怒于这十数位大臣,但最后还是硬生生按捺住内心想惩罚他们的举动。

  刘禅只是用愤怒的眼神看着那十数位大臣,然后从口中冷冷的吐出一个字:

  “滚。”

  当听到这个字后,这十数位大臣犹如如释重负一般,马上忙不迭的对着刘禅一拜后,便纷纷离开了刘禅的大殿之中。

  其中的李邈在走之前,还因为心中的惧怕,差点跌了一跤。

  看着那十数位往日在他面前口若悬河的名士,今日竟然有这副作态,刘禅心中对他们的不屑更加深了些。

  等十数位大臣都离开后,刘禅扭头对着身旁的一位小黄门言道:

  “若非我现在是太子,我早就将那李邈下狱治罪了。”

  听到刘禅的这句话,这名小黄门立刻吹捧起刘禅言道:“太子英明神武,又仁义为先,真是社稷之福。”

  见这名小黄门如此夸赞自己,刘禅的脸上流露出不好意思的神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往常刘备与诸葛亮都没这么夸过他,只是不好意思归不好意思,可以看得出,刘禅对这样的吹捧很是受用。

  刘禅用赞赏的目光看向这名叫做黄皓的小黄门。

  黄皓是不久前由少府分配给他的一名近侍,相比于其他近侍,黄皓无疑更懂他的意思,也更能容易讨他的欢心。

  所以在短短数月之间,刘禅已经将黄皓当做自己的心腹。

  在看向黄皓之后,刘禅突然想起一件事。

  从刚才那十数位大臣进言中可知,现在整个益州都对糜旸的新政保持否定的态度。

  刘禅想着他表兄面对这样的境地,心里肯定不好受。

  所以刘禅便拉着黄皓来到一旁的书桉上坐下。

  他要写一封信宽慰糜旸,他要告诉糜旸,不管发生什么事,他一定站在他的背后。

  黄皓看出了刘禅的急切,所以他立马为刘禅研好墨。

  在黄皓研好墨之后,刘禅马上举起手中的毛笔开始伏桉疾书起来。

  一旁的黄皓看着刘禅在给糜旸写信时,那脸上不经意流露出的期待神色,再联想到刘禅方才在大臣面前的表现。

  他明白了糜旸在刘禅心目中的地位。

  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黄皓在心中暗暗告戒自己:

  “将来绝对不能与梁州牧为敌。”

  早在刘禅怒斥李邈的时候,听到刘禅表现的刘备便带着诸葛亮早一步离开了殿门之外。

  刘备带着诸葛亮一路朝着御花园走去。

  一路走来,刘备与诸葛亮这对君臣互相无言。

  在来到御花园处的一汪清潭前后,刘备止住了脚步。

  在刘备止住脚步之后,诸葛亮看到刘备的肩膀开始有些细微的抖动。

  随后一阵阵大笑声从刘备的口中发出。

  随着刘备的大笑声飘荡在诸葛亮的耳边,他口中的一句话也被诸葛亮清晰的听到。

  “朕无忧矣,朕无忧矣。”

  这句话解释了刘备为何会突然大笑。

  而让刘备感到无忧的,便是刘禅刚刚的表现。

  知子莫若父,更何况刘备是一位以识人之明闻名于世的君主。

  大臣对刘禅的性格都有所了解,刘备又岂会不知道呢?

  正因为知道,所以往日之中刘备的心中是有忧虑的。

  不擅长智术的阿斗,将来能守护住他打下的大汉天下吗?

  这样的忧虑,在过往一直在刘备的心头萦绕不散。

  所以在发生群臣攻讦糜旸新政的事后,他才会称病不见群臣,而是让群臣去将此事询问刘禅的看法。

  刘备的这一点用意,很多大臣都猜出来了。

  不过没有人猜的出来,刘备这么做的真正深层用意。

  刘备既然都已经知道刘禅的真实情况,那么他让大臣去考验刘禅的,当然不是他的智谋。

  智谋这种东西,很多时候是看天赋的。

  既然之前刘禅不曾拥有高超的见识,那么无论再怎么考验,刘禅也很难再得到智谋上的提升。

  刘备真正要考验的是刘禅的品格。

  在过去的时日之中,许多人都夸赞刘禅性情宽和,只是作为一个君主,性情是否宽和并不重要。

  西汉的诸多明君,有哪几个性情是宽和的?

  要想保守好社稷,刘备对刘禅的最低要求,便是要懂得什么人该信,什么人不该信。

  只是对于这点,往日就算是刘备心中也没有自信。

  毕竟刘禅求学以来,接触的大多都是益州士族,在这样的情况下,刘禅在感情上更偏向他们也很正常。

  所以刘备安排了今日的考验,并亲自在大殿外倾听着刘禅考验的结果。

  虽然刘禅一开始不知所措的表现,让刘备很不满意。

  但是当听到刘禅力挺糜旸的时候,刘备的心中充满了欣喜。

  他已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桉,于是便带着诸葛亮离去。

  也因为欣喜于刘禅的表现,所以刘备才会在诸葛亮面前如此开怀大笑。

  听着刘备那阵阵爽朗的笑声,或许诸葛亮一开始没能猜出刘备的深层用意,但纵观刘备全部表现的他,这时却已然猜出。

  诸葛亮对着刘备一拜,祝贺道:“恭喜陛下。”

  诸葛亮没有明说恭喜刘备什么,但刘备却知道诸葛亮已经猜出一切。

  刘备在笑完之后看向诸葛亮,他问道:“你今日能来,说明现在整个舆论形势对子成很不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麻花传MD0174沈娜娜,麻花传MD0174沈娜娜最新章节,麻花传MD0174沈娜娜 xbiquges.com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