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恳请的目光相当炙热,犹如他年少时向张昭求学解惑时一般。

  可近年来的种种事,早就让张昭对孙权寒透了心。

  张昭深知孙权凉薄的秉性。

  可一想到孙策在临死前,握住他的手涕泪不休的模样,张昭哪怕心中再不愿,亦只能缓缓开口道:

  “吾并不知糜旸的真实目的。”

  听到张昭的这句话后,孙权眼中恳求的神色瞬间消失。

  就连他原来微微向张昭方向倾斜的身体,也一下子变得板正起来。

  “张公既不知,又何出此言?”

  孙权的语气重新变得冷淡起来。

  察觉到孙权的变化后,张昭忍不住笑出了声。

  然还不等孙权因张昭的讥笑而发怒,张昭就继续说道:

  “世人有谁敢断言,能猜透糜旸的想法?”

  “若公瑾复生,或许可以,可吾并无公瑾那般才能。

  吾能做的很简单,为你查缺补漏而已。”

  张昭的这番话,让孙权无法反驳。

  “观糜旸以往用兵,以奇为主,在战事未尘埃落定之时,旁人很难知道他的真实目的为何。

  就如今次他派军奇袭柴桑,他的目的也许在于拿下柴桑,但也可能是在利用你对失去柴桑的恐惧进行围点打援。

  你方才说,不算数万背反的山越兵,威逼柴桑的汉军只有数千。

  但糜旸亦可以安排一支精兵隐于暗处,就等着吕岱与吕范援军的到达。”

  张昭说出了他的看法。

  孙权在听完张昭的看法后,心中的疑惑不仅没减少,反而又加深了数重。

  糜旸有可能是围点打援,那他岂不是无法派出援军?

  见孙权的脸色正变得阴晴不定,十分了解孙权的张昭猜出了他心中的想法。

  “援军是一定要派的。

  我朝无法承担失去柴桑的后果。

  这正是糜旸的厉害之处,他知道柴桑是我朝的必救之处。

  就算我朝有人能猜出他的真实目的,他也坚信我朝必会派出援军赶往。

  他一向善用阳谋。”

  张昭的话打消了孙权心中的一些疑虑。

  可孙权一想到汉军的善战,他就忍不住迟疑地问张昭道:

  “若汉军真想围点打援,张公是否有解救之法?”

  孙权认同张昭柴桑必救的看法。

  只是孙权也不想承担被围点打援的危险。

  孙权希望张昭能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至于这个办法嘛,张昭还真的有。

  见孙权的身体又朝自身倾斜而来,张昭直接撇过头不愿直视。

  “春秋以来围点打援往往会成功,大多是由于援军救援心切,被敌军以逸待劳,半途伏击。

  而要想不让吕岱与吕范的援军有这层风险,说来倒不难。

  伱在派出使者前去征召两位将军的援军时,要让使者说明敌军可能的意图,并透露出你求稳的心态。

  吕岱与吕范皆是知兵之人,得到你的提醒后,他们便会相机进军,不让敌军有可乘之机。

  你不要忘记史书上,魏惠王桂陵战败的教训。”

  要说历史上最著名的围点打援的战例,莫过于战国时期的桂陵之战了。

  而在那一场战役中,为何庞涓会轻易中齐军的埋伏?

  不是庞涓不懂得看地形,是魏惠王被齐军吓傻了,一直严令庞涓迅速回援。

  在魏惠王的严令下,庞涓哪怕心有忌惮,也只能不顾一切的回援,这才招致桂陵大败。

  同样的,现在的孙权就像当年的魏惠王。

  张昭相信要不是他出言提醒,孙权派去的使者一定会严厉督促吕岱和吕范从速进军,这样一来吴军被伏击的危险将会大大提高。

  听到张昭以桂陵之战为例,孙权立刻明白了张昭的言外之意。

  孙权觉得张昭言之有理,便将这点暗暗记在心中。

  “张公可还有其他妙策?”

  见张昭真能想出一个两全其美之法,孙权对张昭的期待值又陡然高了起来。

  张昭虽不愿直视孙权,但他心中的确还有其他建议。

  “豫章诸县之所以会望风而降,在于丁奉得到数万山越兵相助。

  另外柴桑城防不弱,要是没有那数万山越兵相助,凭丁奉的数千兵马,是不容易攻下的。

  既然数万山越兵是丁奉的强援,我们为何不想办法斩断之?”

  张昭的话让孙权眼睛一亮。

  他之前从未想到过这点。

  “请张公速速教朕。”

  “想做到这一点,其实不难。

  数万山越兵虽声势浩大,可到底分属多部,号令不一。

  既号令不一,则人心必不齐。

  贺齐将军在山越中素有威望,他的部众又颇为精锐,对山越的弱点了若指掌。

  你可下诏让贺齐将军率兵进驻豫章,从后抄数万山越兵后路。

  凭贺齐将军在山越中的威望,加上己方后路又被断,数万山越兵岂能不惶恐?

  惶恐一生,人心散乱,最后还会有多少山越兵,继续愿意为丁奉效命?

  只要数万山越兵不再归附,丁奉的数千兵马,到底只是一支孤兵。

  等到吕岱与吕范将军的援军安全到达后,莫说守住柴桑,就是一鼓作气荡平丁奉,收复豫章全郡亦不是难事。”

  当听完张昭的所有策略后,孙权激动地站起身来。

  孙权是知道贺齐在山越中的威望的。

  数十年来,死在贺齐手中的山越精兵足有数万之众,被贺齐所擒的山越名帅,更是不下数十位。

  正因为知道这一点,孙权认为张昭的计策是很有可能成功的。

  “朕就知道今日来寻张公,定有成效。

  老成谋国,说的就是张公呀!”

  方才孙权还陷于柴桑不保的惶恐不安中,现在他在张昭的点拨下,找到了一条可以扭转局面的明路。

  这如何能让孙权不激动。

  激动的孙权甚至一时忘记了他与张昭之间的不愉快。

  孙权本想着伸手抚向张昭的背以示爱重,可张昭却下意识地嫌弃躲开了孙权的手。

  张昭的嫌弃,让孙权尴尬的同时也让他反应过来。

  早在之前,他就彻底失去了这位重臣的心。

  反应过来后,孙权脸上的激动神色渐渐消失。

  “若张公之计真能退敌,朕会为你记下首功。”

  说完这句话后,孙权不想继续在张昭面前自讨没趣,正要迈步离去。

  可就在孙权刚走出几步后,张昭的最后一声告诫,就从他的背后传来。

  “柴桑之危,根源在于国内兵力空虚。

  为国家计,你还是尽快下令让陆逊率军回国吧。

  公安,不可再贪图。”

  孙权并未回应张昭的这番话。

  在身形略微停顿后,孙权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大堂中。

  待孙权走出张府外,重新坐回车驾内后,孙权才认真思索起张昭的最后一番谏言。

  若是今日没有张昭的妙计,孙权心中的确有着尽快召陆逊率军回国的心思。

  然在张昭方才的点拨下,孙权意识到,柴桑之危可能真的就是糜旸的垂死反扑。

  只要他能挡住糜旸的这次垂死反扑,那么局势就会依然牢牢掌控在他手中。

  既然如此,他为何要让陆逊退?

  公安不可再贪图?

  他偏要贪!

  在孙权回到皇宫中后,他命人召来了几位大臣。

  当那几位大臣到来后,孙权很快将柴桑有危的事告知给了他们。

  在那几位大臣因这个消息而惊恐的时候,孙权说出了召他们来的目的。

  “朕需要一位忠贞之士,替朕出使永安,召吕岱率援军驰援柴桑。

  不知诸位爱卿中,何人愿往?”

  孙权此话一出,被召来的那几位大臣连忙都低下了头。

  能在这时候被孙权召来的大臣,基本都是孙权往日中看好的江东俊杰。

  他们的脑袋都很灵光。

  今柴桑外有数万敌军出没,而要想尽快前往永安,柴桑就是必经之路。

  也就是说,他们要冒着一定的生命危险前去当这个使臣。

  那可是生命危险呀!

  想他们风华正茂,将来有大好的前途,又何必去冒这个风险呢?

  几乎每一位大臣在听到孙权的话后都低了下头,生怕孙权注视到他们。

  唯有一人,主动迎上了孙权的目光。

  “臣愿往!”

  这人声若洪钟,语气慷慨,将忠贞之臣,愿为国效死的气质体现的淋漓尽致。

  孙权定睛朝那人看去,发现那人不是周鲂又是何人?

  周鲂的主动自荐,让孙权喜笑颜开。

  自周鲂出使长安回来后,孙权就认为周鲂是个可造之才。

  今在国家危难之际,需要臣子献身时,又是周鲂主动站了出来。

  就这表现,任谁都会认为周鲂是个大大的忠臣。

  没有帝王,不喜欢忠臣。

  “好!子鱼真乃江东之胆也!”

  在夸完周鲂后,孙权看了一眼其他的大臣,脸上有着嫌弃的神色。

  “似你等,多又何用?”

  讽刺完其他的大臣后,孙权让他们赶紧退下。

  等到其他人都离开后,孙权命人取来一根节杖交到周鲂的手中。

  “你持朕节杖,就如朕亲临。”

  本来寻常使者,是没有这么大的权力的。

  可谁叫周鲂的表现太好,孙权越来越喜欢他了呢。

  在给了周鲂莫大的权力后,孙权叮嘱道:

  “你若能顺利到达永安,在令吕岱出兵后,应务必要提醒他不可冒进。

  切记,切记!”

  孙权牢牢记得张昭的叮嘱,并将这份叮嘱转达给了周鲂。

  周鲂在听完孙权的叮嘱后,他正色道:“陛下放心,臣记住了!”

  才怪!

  (本章完)

  dengbi dmxsw qqxsw yifan

  shuyue epzw qqwxw xsguan

  xs007 zhuike readw 23z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麻花传MD0174沈娜娜,麻花传MD0174沈娜娜最新章节,麻花传MD0174沈娜娜 freexs.org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