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茂德帝姬入宫求朕,诏张叔夜防宋江来犯

  赵吉对搬倒蔡京并将其送到大理寺受审定罪,收拾这个北宋六贼之首的蔡京,心里面高兴是占了百分之九十的,另外百分之十是叹惜有才无德之人若在高位上,祸害可真不浅啊!

  赵吉处理完蔡京之案后,并没有像原主宋徽宗那样,回到延福宫或是艮岳中享乐,而是继续留在捶拱大殿内批阅奏折……

  这些堆成小山的奏折,有的是数月前和数天前,呈上来都没有批复的。

  赵吉看到的奏折,大部分都是歌功颂德、说天下天平、报喜不报忧的内容,比如,各地出现的各种祥瑞,如【黄河水清,必出圣人】等……

  赵吉对这些没有兴趣,分别在这些奏折上批示,以后这种歌功颂德的奏折就不用再呈上了……

  赵吉在众多的奏折中,终于翻阅到了三个令他能提起兴趣的来。

  这三个奏折,分别是齐州、濮州、亳州知州呈报上来的。

  赵吉看到,这三地的知州,都提到了曾被宋江带领的数千流寇强盗,攻打、进犯过他们辖所的州县……

  宣和元年,宋江聚众三十六人在梁山泺(即梁山泊)起义,率众攻打河朔、京东东路,转战青州、齐州至濮州间,攻陷十余州县城池……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

  “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地,官军数万无敢抗者……”

  赵吉看着齐州、濮州知州所写的奏折,

  他想起,在自己没有穿越前的小学时,就读过《水浒传》,长大后进入大学后学习历史,知道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属实是真实存在的,就是没有小说《水浒传》中所写的那般正义罢了。

  也就是说,《水浒传》的宋江起义是高举义旗,劫富济贫……

  而真实的历史里,宋江起义后,攻取过十几座县城后,确实是在劫富,但是济贫基本就没有记载了。如果说宋江起义也济贫的话,那么绝对是济贫给那些愿意入伙跟着义军一起攻城抢劫之人……

  而且,赵吉知道,真实的历史中,宋江所部的将领(头目),也没有一百零八将之多。

  正史上,没有确切记载宋江所部的大小头目具体都是谁,宋末元初的大画家龚开在《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中,倒是记载过宋江起义的大小头目共计有三十六人,并记载着这些盗贼头目的姓名,如:

  宋江、吴学究(吴用)、卢俊义、鲁智深、武松、李逵,以及阮小七、刘唐、阮小二、戴宗、阮小五、关胜……

  穿越者赵吉对于流寇宋江这伙匪军,决定一定要趁早平定,绝对不能让他们做大做强。至于平定后,能不能让他们去征方腊,好让二虎相争,各自损耗呢?

  赵吉想一想,觉得不太实际。

  如果,还按照历史上那样,去征方腊的时间放在明年即宣和三年去进行,那么,还真有时间能让未来会被张叔夜伏击杀掉义军副首领后,宋江的义军因被围便接受招安。然后,再调他们参加征方腊之战……

  可是,那样的话,放任刚刚起义的方腊而不管,等到更有威胁的方腊起义势大之后,再去平定,自然是得不偿失……

  也就是说,宋江起义终究是流寇抢盗,不足为惧。

  而方腊起义就不一样了,那是有夺取江山的大野心。

  所以,先平定方腊起义是最先要做的,也符合诸葛亮曾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大方针。

  赵吉又仔细地翻看起亳州知州侯蒙的奏折……

  “臣亳州知州、侯蒙,上疏启奏陛下:

  今,宋江率数千盗贼,屡犯亳州治下之数县,攻入县城,抢夺粮钱……

  官军前去围剿,盗贼便皆逃遁。

  官军疲于长途追击,盗贼擅于逃遁流窜,却不得一决胜负之战。

  故官军无法歼灭宋江一伙盗贼……

  臣侯蒙,启奏陛下,对付宋江流寇,可行招安之策……

  若宋江不受招安,朝廷可派大军,讨伐平定之……”

  赵吉在亳州知州侯蒙的奏折上,批复道:“朕准奏。”

  其实,赵吉知道像宋江这伙匪军,必须要先痛击,使其知道朝延的厉害后,方能招安成功。

  历史上,赵吉这副身体的原主宋徽宗,也采纳了亳州知州侯蒙的建议,招安过宋江,结果第一次招安并没有成功。

  不过,若按历史的发展,到了宣和三年二月,宋江率领匪军向南方转战,攻打过淮阳……

  之后,五月,宋江一伙匪军又从沭阳乘船到达海州,在宋江率众登岸后,遭海州知州张叔夜率部的伏击,船只被焚,宋江战败,义军接受招安……

  思至此处,赵吉提笔,写了一份圣旨,传给海州知州张叔夜,令其做好海州厢军的训练,做好军备,防盗防贼、防匪军来犯,若有匪军来犯必要先迎头痛击,再行招安之策……

  …………

  赵吉在捶拱大殿内处理政务,批阅着奏折……

  这让内侍宦官和宫女们,都感觉非常地奇怪,但是他们也不敢非议半句。

  他只能在心中惊呼:赵官家一改往日里的不理朝政,这是要奋发图强了吗?

  ……

  而在皇宫之外,蔡京入宫前留下的那随行车驾及仆从,因久久没有看到蔡太师从皇宫里面面出来,他们都有些慌张了……

  蔡京的那些随从,经过打听后,才知道,蔡太师居然在捶拱大殿内,被其长子蔡攸当着官家的面告了罪状,如今赵官已经把蔡太师送至大理寺受审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哎呀,大事不好了!”

  “我等,可怎么办啊?”

  “还在这里等太师做甚?速速回太师府,将这天大的事,禀告给太师府的几位少主啊!”……

  蔡京留在皇城外的仆役们,立即慌了神,他们感觉犹如天塌下来一般,慌慌张张地回到太师府……

  正常情况下,太师府里的蔡京的五个儿子,按理应该是到各自所在的衙门上班的。

  可是,昨夜蔡京与诸子密谋后,决定让五个儿子在他入宫觐见赵官家时,全部告假一天留在府内,

  以做到能等他这个致仕的太师,入宫面圣回府后,方便一起商量下一步应该如何去做……

  可是,太师府内蔡京的五个儿子,没有等来蔡太师回府,等来的却是跑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惊慌失措的数十名随行仆役……

  宣和殿待制蔡鞗,急问道:“吾父何在?”

  “太……太……太师,”回话的仆役紧张得结结巴巴地回答,道:

  “太师被……被官家押……押送到大理寺……受审了……”

  仆役们将蔡太师因被长子蔡攸揭发罪行,被官家送至大理寺受审的消息,对蔡京的五个儿子们说了一遍……

  仿佛“轰隆”一声巨响!

  留在太师府里的五子,闻此惊天消息后,如受晴天霹雳一般,脑瓜子嗡嗡轰响……

  他们倒是通过高俅、王黼二人如今的下场,也思虑过突然变得非常强势集权的赵官家,会不会对自己那位执掌相权多年的父亲大人下手呢?

  太师府的蔡家人,会不会像高俅、王黼二人一样,成为赵官家的眼中钉、肉中刺呢?!

  其实,他们在昨夜与父亲蔡京的密谈中,都表现出了比较乐观的态度。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他们的父亲大人跟赵官家的君臣之情,甚深;

  二是,他们的父亲大人已经致仕(退休)了,不会像高俅和王黼正在高位会对君权有所威胁。

  三是,他们的父亲大人,与赵官家可是儿女亲家啊!

  不仅这五子在此之前如此想着,就连看出朝堂之上会有大变化的蔡太师本人,经过审时度势的分析,以及定下了上中下三条应对计策后,

  认为赵官家对他如何的蔡京,还是比较坦然地拿着书法佳作,入宫觐见赵官家了。

  蔡京的诸子,纷纷焦急地商量,道:

  “唉!这可如何是好啊?”

  “父亲大人,怎么会被赵官家给抓去,送大理寺受审了呢?”

  “听仆役打探来的消息,说是咱们的‘好’大哥蔡攸,向官家揭发出了父亲大人的诸多罪证……”

  “哼!这蔡攸,从今日起,应逐出我蔡家的族谱。”

  “蔡攸,禽兽不如!从今日起,非吾等兄长。”

  “当下,吾等要先想好,如何救出父亲大人吧!禽兽蔡攸,吾等日后再议之、骂之,也不迟啊!”

  蔡京留下在太师府里的几个儿子,焦急万分,七嘴八舌地讨论起对策来:

  “父亲大人,与吾等定下的三条计策,难道上策和中策都没有成功吗?”

  “未可知啊!”

  “如今,只有将父亲大人所定的下策,用上了。不知可行否?”

  “如今,别无他法,唯有出此下策了!”

  言说至此,四个兄弟纷纷把央求的目光,投向了蔡京的五子宣和殿待制蔡鞗。

  “贤弟,快回房内,跪求茂德帝姬,”蔡翛说自此一顿,他方想想在几天前赵官家已经把【帝姬】的称号改回原来的【公主】称号了。

  蔡翛轻扇了自己一个耳光,继续道:“吾说错了。应该是,贤弟快回房内,跪求茂德帝姬,执行吾父所定之下策吧!”

  蔡鞗泪痕未干,他自然懂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而且父亲大人蔡京被下狱,那可是把能为蔡家人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给砍倒了啊!

  蔡鞗忙道:“兄长放心,吾这就回房内求公主,抱着吾幼子入宫苦求官家,以便饶恕吾父之罪。”

  ……

  在捶拱大殿批阅了半个多时辰的赵吉,除了在奏折中见到几封关于宋江流寇的奏折,他重点批复外,

  他对其余那些歌功颂德的奏折,只是浏览几眼,并批复以后”此等奏折不必上呈……“

  赵吉还没有看到奏折中关于东南方腊起义的消息。这应该是由于路途有两千里之遥,不可能在方腊刚刚起义的几天内,就能把东南方腊起义的消息送到东京汴梁来。

  …………

  “启奏官家。”传事宦官奏报,道:“茂德公主抱幼子,求见官家。”

  赵吉一皱眉头,知道自己这副身体的原主,最宠爱的第五女茂德帝姬(如今改称号为茂德公主),下嫁给了蔡京的第五子宣和殿待制蔡鞗。

  赵吉用膝盖都能想出来,朕刚刚抓捕了太师蔡京,蔡京的儿媳、朕的第五女茂德公主求见朕是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站着从后面是不是要紧一些,站着从后面是不是要紧一些最新章节,站着从后面是不是要紧一些 xbiquges.com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