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去?。”李二郎的眼睛亮了亮,下意识搓了搓有些冻僵的双手,紧张的说:“那还等什么?咱们趁着他们还没回来,得赶紧回去准备准备。”

  李梅儿也这么想,第一次出去摆摊,多仔细一些好。

  此时,李鱼儿正和小伙伴们玩的不亦乐乎,好像真的是一个小孩。

  红红将第一个烤熟的花蛤递给李鱼儿,“鱼宝儿,今个儿你发现的宝贝最厉害,第一个给你。”

  其他人都认同的点头,李鱼儿也不客气的接过烤好的花蛤,有些烫手,但她手上包着布条,也没觉得有多受不了。

  花蛤被烤的张开了壳,乳白的蛤肉带着天然的汤汁,闻起来还带着轻微的焦香味儿。

  光看,就知道肯定好吃。

  李鱼儿撕掉下半边花蛤壳,用它对着花蛤的闭壳肌位置剜下去,整个花蛤肉就完整切下来了。

  用花蛤壳将蚬肉一口倒进嘴里,鲜美的汤汁在口中爆开,鲜得李鱼儿眯起了眼睛,纯天然无污染的海鲜就是好吃。

  其他人也纷纷开始吃起烤海鲜,一时间,只剩下专注的吸溜声。

  吃好了,小伙伴儿们就在一起打闹玩耍,时不时发出一阵大人们听不懂的笑声。

  孩子们之间的交往很简单,他们好着好着就打起来了,打着打着就又好了。

  不像成年人,好着好着就再也不说话了。

  自从进入职场后,李鱼儿就很少这么自在的与人交往了,和小伙伴儿在一起,纯粹就是为了玩,没有利益算计。

  李梅儿见时候差不多了,就冲这边喊了一嗓子,“鱼宝儿,回家了!”

  见李鱼儿要要走,小伙伴们有些舍不得,他们都很喜欢大方又有趣的李鱼儿,而且李鱼儿还会讲故事。

  李鱼儿讲的故事既新奇又有趣,小伙伴儿们都听的入神了,此时,李鱼儿的故事才讲了一半,他们还没听够呢。

  其实他们也想早点回家,把珍珠拿给家人炫耀,但又实在想听故事。

  李鱼儿摆摆手说:“下次,下次!好故事得留一半以后享受不是。”

  说完,李鱼儿拿了一个烤熟的毛蚬子就跑走了。

  李鱼儿为什么把珍珠分给村里的孩子们,还有着深层次的考虑,一者是为了感谢村里人在李家遇到难处时,肯借钱给李家。

  特别是九阿爷村长,也就是福头儿的阿爷,在她爹娘出事期间忙前忙后,出力最大。

  二者是想制造舆论,转移视线。

  人怕出名猪怕壮,李家得了银子不可能一点不花,花了就不会一点痕迹没有,村里人早晚都能察觉出来,在这个没什么大事的小渔村,他们家就会成为众矢之地。

  人性是复杂的东西,大家都穷还好,若是一家突然暴富,其他人难免不会眼红。

  如果村里不止李家得了珍珠,还有其他家得了珍珠,卖了些钱,李家也就理所当然没那么显眼了,村民也就不会只关注李家一家了。

  到时候,家里买东西,也可以推脱是卖珍珠得来的银子。

  她留的四颗珍珠,是给家里的女性长辈的,一人一颗刚好。

  这两日,李鱼儿他们一共做了二十盏鲸鱼油灯,李二郎还想做,被李鱼儿叫停了。

  不管什么营生,都要先试试市场的喜好,客户的反馈才是最大的生产目标。

  而且鲸鱼油有限,配备鲸鱼油的灯价格要高很多,不要鲸鱼油单买灯的价格要低一些。

  李梅儿皱着眉头发愁道:“你们说咱们这油灯定价多少合适?”

  李二郎努力的回想镇上见到的油灯价格,然后说:“镇上一盏铁油灯要500大钱左右,下等粗瓷的要200大钱,中等青瓷的要300大钱,上等白瓷的要600大钱,最便宜的陶制的要50大钱,而黄铜的要二两银子。”

  “嘶!”李梅儿吸了一口凉气,“咋这么贵呢?”

  油灯在这个时代算是家里的一个大件,用的好的能用大半辈子,加上这个时代工艺水平有限,自然价格不会便宜。

  李二郎想了想,说:“要不按陶制的价格定?”

  贝壳,在人们眼里不值钱,贝壳做的东西,李二郎也自然而然的认为不值钱。

  李鱼儿摇头,说:“低了,但也高了。”

  李梅儿和李二郎面面相觑,啥意思?

  李鱼儿接着说:“咱们的贝壳油灯也分几个档次,便宜的贝壳颜色一般,造型简单,能用就行,复杂的颜色鲜亮,造型奇特,还要有名字,同时,只有买高等油灯的人才有资格选购鲸鱼油。”

  李鱼儿知道,贝壳油灯制作过程简单,一看基本就会,难得的是鱼胶暂时还没人会做,还有鲸鱼油是他们家独一份的。

  不管以后其他人怎么模仿,也无法取代他们的这两个优势。

  而且,装饰品,不仅要好看,还要有好的寓意。更要贵在推陈出新,她能源源不断的设计新的造型,不管市面上如何仿制,都不能跟上她推出新品的节奏。

  创新才是赚钱的根本。

  李二郎很快就想通其中的道理,他一拍手,高兴的说:“还是鱼宝儿点子多。”

  他伸手在李鱼儿脑袋上不轻不重的敲了一下,羡慕的说:“都是一个爹妈生的,也不知道你的脑袋瓜怎么就这么灵光。”

  然后李梅儿又在他脑袋上敲了一下,比刚才那下重多了。

  “你还有没有个哥哥的样子了,欺负妹妹干什么。”

  “李梅儿你敢打我,还打小爷的头!”李二郎捂着脑袋叫嚣。

  李梅儿丝毫不害怕他的虚张声势,反驳到:“我是你阿姐,教训弟弟应该应份的。”

  “你只比我大几天,凭什么?”

  “大几个时辰也是大,你不服气,憋着!”

  有人维护,李鱼儿高兴的咯咯直笑,气得李二郎干瞪眼儿。

  闹腾了一会,几人做贼一样的将贝壳油灯放进装鲸鱼肉的大柳条筐里,中间用茅草一层一层的隔开,减震防撞。

  然后把柳条筐放在一堆柳条筐中间,最不显眼的位置。

  傍晚,李老汉几人回来了,脸上挂着喜色。

  李鱼儿几人心里有鬼,竟主动抢着干活,李鱼儿狗腿的端上洗手水,李二郎则破天荒主动帮几人拿担子和箩筐。

  搞得被抢了扁担和箩筐的李老大几人反而有些不自在起来。

  李老汉人逢喜事精神爽,难得夸赞起二孙子:“二郎终究是长大了,知道孝顺长辈,眼里有活了,好!好啊!”

  李二郎心虚的笑一笑,目光掠过藏油灯的柳条筐,将手里的柳条筐放在前边。

  李梅儿则是赶紧开始摆饭,生怕阿奶和她娘进灶棚发现点什么端倪。

  鲸鱼油被他们偷偷装了不少,阿奶管家管了一辈子,最喜欢隔三差五时不时查看粮油和盐罐子,生怕家中女人糟蹋东西。

  好在今日他们都累狠了,蔡老太太几人也就顺着小辈的服侍,乖乖吃饭。

  饭后,依然是激动人心的分钱大会,和昨天一样的分法。

  虽然今个儿卖的鲸鱼肉没有昨天多,但昨天的鲸鱼尾巴今天结算的时候,钱掌柜直接给了十两银子的高价,说是东家定的,让他们只管安心收着。

  李老大家的银子蔡老太太把着大头,剩下的给了他们夫妻俩。

  李老二家的银子就直接给了他们夫妻俩,至于李老三那份儿,还是老夫妻先管着,银子在他们手里也捂不长,过了年,李老三就该说亲了,买房置地娶亲,不够的还需要添一些进去。

  一连累了几日的李家人,终于如愿的拿到了银子,此时,就是再苦再累他们也觉得值得。

  有了银子,事情又办完了,李家人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当晚,几乎所有人都做了美梦,李老汉还说了梦话,爽朗的笑声把海牛惊醒了,哇哇的哭,范氏哄了好一会才消停。

  不过,范氏不但没因此生气,反而更加高兴,海牛自打生下来就没怎么哭,小孩不哭不是好事,通常,落地时哭的越欢的孩子身体越好。

  海牛这么一哭,可把范氏高兴坏了,觉得娃估计是立住了。

  夜半,李鱼儿悄悄爬起来,蹑手蹑脚的点燃油灯,小心越过李梅儿等人,摸到灶棚里。

  从草垛后边掏出一个布包,打开布包,里边赫然是白日里从大宝手中换到的烂木头。

  其实,这不是什么烂木头,而是天然的龙涎香。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最新章节,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