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郎推着车,一直躲在人群里,观察着这边的动静,之前他跟李鱼儿说好了,如果李鱼儿那边营救失败,他就去万府找景小公子。

  这是万不得已的最后打算。

  “幸亏你们没事。”李二郎说,一行人终于汇合在一处。

  躲过一劫,家雀儿高兴的说:“幸亏石头哥沉稳,也幸亏小鱼儿姐厉害。”

  说完,他愣了一下,又说:“还有咱们三哥,挺身护着咱们,够仗义。”

  李老三没有说话,只是闷头走在前边,气压很低,众人刚好点的心情又有些低迷起来。

  李鱼儿摇摇头,说:“这次多亏了赖子,你说是吧赖子哥?”

  赖子本来想和以前一样哈哈过去,但当他接触到李鱼儿的眼神时,最后什么也没说,表情也不似往常那样痞痞的。

  李鱼儿隐约能猜出李老三的心情,他肯定很自责,因为一直没能像一个老大一样守护他们的集体。

  不过,凡事还需要当事人自己想通,过多无法解决问题的安慰是更残忍的伤害。

  “你们想读书吗?”

  李鱼儿没头没脑的问了这么一句,众人一时愣住了。

  大头想都没想,就回答:“想,非常想,不读书,账都记不好,说来好笑,不认识的字我还要画圈呢。”

  家雀儿不在乎的说:“石头哥,你已经很厉害了,光在书院窗外偷听,就能认识不少字,我就算了吧,反正也读不出个名堂,不如跟着三哥和小鱼儿做买卖。”

  石头认同的说:“我不敢奢望太多,我能攒够买房买地的钱,能娶上媳妇儿,能有个自己的娃,不管男女,我这辈子就心满意足了。”

  他一定好好疼爱自己娃,绝不会像他爹对他那样。

  赖子不说话,他一直都浑浑噩噩的活着,没想到,原来只有他什么想法也没有啊。

  曾经,曾经他也有梦想,只是随着阿爹突然的死去,也死了。

  李鱼儿想到了前世的一个小故事,是她奶奶讲给她的,目的是为了劝人好好读书识字。

  “我给你们讲个关于不好好读书的笑话吧,从前有一对父子,阿爹不识字,就拼命的干活挣钱,把挣来的钱供唯一的儿子读书,但儿子不好好读书,总是贪玩,有一次阿爹病了,儿子给他爹写了一封家书。

  阿爹不认字,就让邻居帮忙念。

  儿子不会写的字,也用圆圈来代替,邻居看到〇就把他念成蛋字,不仅如此,里边还有很多错别字,结果那封家书就被念成了:

  亲爱的老蛋,听说你生蛋了,躺在坑(炕)上不能起床,你要好好养蛋,不能随便下蛋。”

  “哈哈哈哈哈!”

  “我真想看看他阿爹听后是什么反应。”家雀儿笑的前俯后仰的。

  “你还笑,你连蛋都不会画。”赖子又恢复了舌毒。

  大头感慨道:“世事就是如此,有人想要却得不到,有人轻易得到了却不珍惜。”

  李鱼儿说:“好了,到了。”

  众人一愣,这才发现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一处清幽的院子前。

  这座院子位于城中学府巷子,占地不大,却很清雅,周围的邻居相距也不算太密集。

  学府路一般都是读书人聚居的地方,看来,不管哪朝哪代,人类都喜欢分类群居。

  刚才几人脱困后,心情还一直难以平静,就一边走一边聊,他们都没注意到一直是李二郎领的路。

  这是李二郎和李鱼儿之前打听到的郭夫子的家。

  这个朝代,读书人家都算得上名庭清贵,上门求学的也多,一打听就能找到。

  正当李二郎要上前敲门的时候,门内传来脚步声。

  “吱呀!”

  门开了,从里边走出两个女子。

  李二郎眉毛瞬间拧成一团,又是柳记布桩的红衣少女,那个蛇蝎心肠害人精,李二郎差点忍不住爆粗口。

  郑蓉蓉并没有认出李二郎,她只喜欢有钱多金的男人。

  此时,郑蓉蓉正满脸悲戚,对出来送她的淮夫人说:“师娘,如果有清然的消息,你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我。”

  郭夫子并不是郑蓉蓉的夫子,而是教过他哥几天,她就跟着叫夫子,叫淮夫人师娘。

  淮夫人淡淡的看了她一眼,微微点头。

  郑蓉蓉转身离开的瞬间,脸上得意且阴狠的笑容一闪而过,快的李二郎以为自己看错了。

  郑蓉蓉扫了穿着普通的大头等人,当看到李老三手上的拜师束修六礼的时候,眼里的不屑都快溢出来了。

  嘴里不屑的嘟囔了一句:“真是什么人都想读书攀高枝了。”

  她的丫鬟赶紧从马车旁过来扶着她,“小姐,您小心些,别让那些脏兮兮的泥腿子碰倒了,赖上咱们就不好了。”

  郑蓉蓉施施然上了马车,扬长而去。

  “呸!”李二郎朝他们走的方向吐了一口,“什么样的主子,什么样的奴才,狗眼看人低。”

  这时,淮夫人已经注意到他们了,直接开口道:“若你们是来拜师的,就请回吧,我家相公因为身体不适,已经向育才书院请辞了。”

  说着,就要关门。

  “夫人请等等。”李鱼儿赶紧走上前,说:“夫人,我很会背诗的,不信,你听我背给您听。”

  淮夫人本想拒绝的,可是看到李鱼儿那双萌萌的大眼睛时,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女儿,一时间心潮翻涌,眼眶微红。

  李鱼儿抓紧机会背诵道:“《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淮夫人瞬间睁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李鱼儿。

  她到底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这首诗……

  李鱼儿利用眼角的余光快速扫视了对面墙角一眼,果然看到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在那徘徊。

  李鱼儿看向淮夫人说:“夫人我的诗背的是不是很好,教我背诗的人说,这首诗里的女孩长得可好看了。”

  听到这里,淮夫人眼圈微红,心里似有有感,来者有意。

  她赶紧让开门,说:“几位里边请吧。”

  淮夫人将几人领到前厅,郭夫子手里正拿着一卷书,却心不在焉的站在窗前,看着窗外枯萎的文竹出神。

  见自家夫人领了一群半大孩子进来,郭夫子并没有生气,而是温和的问:“夫人,这些是?”

  淮夫人有些哽咽的说:“有人教这个女娃娃背了《静女》。”

  李鱼儿牵着淮夫人的手,说:“夫人,我想上茅房,你能领我一起去吗?”

  郭夫子和淮夫人是青梅竹马的结发夫妻,两人关系十分亲密,往往一个眼神都能明白彼此的意思。

  郭夫子朝淮夫人点点头,示意她们自去找一处说话的地方,他则开始招呼李老三等人。

  “你们可是打算拜师学艺的?”

  李老三看向李二郎,李二郎看向石头,石头看向家雀儿,家雀儿看向赖子,赖子指着大头,对郭夫子说:“先生,我们这里他最会读书,最爱读书,您有什么问题,只管问他。”

  “我。”大头有些激动,他其实认识郭夫子,不过郭夫子不认识他,他曾经很多次趴在书院窗下偷听,一些夫子会嫌弃他们这些乞丐,直接让书院的护院驱赶,唯有郭夫子从不驱赶他,他大多数的学问,都是从偷听郭夫子讲课学来的。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最新章节,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