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青登、古牧吾郎:京都的最大艺妓区,走起!【5000】

  站在幕府的视角里,绪方逸势是十恶不赦的狂徒。

  可若站在民众的视角里,他不仅并非豺狼,反是反抗暴政的义士!

  天下苦幕府久矣。

  绪方逸势之所以能有而今的崇高地位,既有他个人的因素,也有时代背景的加成。

  暗无天日、看不见未来的困苦人生,使民众迫切地需要一个精神寄托、渴望一个英雄。

  70年前的宽政年间——即绪方逸势登上历史舞台的时间点——正值日本数十年难得一遇的黑暗时刻。

  那个时候,自德川建幕以来,受害范围遍及全国、受难者数量难以估量、规模最大的饥荒:“天明大饥荒”才刚刚过去不久。

  千业凋敝,百废待兴。

  幕府的腐败、不作为,使天下黎民大失所望。

  在这样的节骨眼里,出现了一位诛杀暴君、力抗幕军、以一己之力将幕府的权威踩在脚底下的义士,民众焉能不乐?焉能不拍手称快?

  因此,当绪方逸势成名后,以他的事迹为原型的歌舞伎剧目、说书唱本,直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起初,幕府忌惮绪方逸势的影响力,生怕这些歌颂绪方逸势的作品会使民众萌生倒幕思想,于是下达了严令:跟绪方逸势相关的文艺、娱乐作品,悉数封禁!

  怎奈何,绪方逸势在民众心中的声望实在是太高了。

  幕府的粗暴禁令,引起了极大的反弹,险些爆发一揆。

  【注·一揆:原本为一个中文词,字面解释为“团结一致”,后来引申为团结而起义。白话的说法就是民变、民乱。】

  民众的激烈反应,使幕府既惊又惧。

  饶是霸道成性的幕府,也不敢在“天明大饥荒”所带来的惨重影响才稍稍散去的情况下再与民意相背,只能变相服软,逐步地放开“绪方禁令”。

  时至今日,走进任何一家芝居小屋,总能看见有人在表演绪方逸势的故事;走进任何一条闹街,总能听见有人在传唱绪方逸势的传说。

  青登笔直注视着那条跨越了70余年岁月的刀痕,口中呢喃:

  “绪方一刀斋究竟是为了什么才奋不顾身地攻打二条城……?”

  直至现在,人们仍不清楚绪方逸势跟二条城过不去的原因。

  目前流传得最广的说法,就是绪方逸势不满幕府的统治,于是当面骑脸幕府。

  二条城虽为长期闲置的将军行辕,说白了就一旅馆,但它终究是幕府斥重金打造的堡垒,它代表着幕府权威的象征,乃幕府的脸面。

  为了彰显威仪,同时也为了谨防宵小的骚扰破坏,一年四季、不论春夏秋冬,永远可以见到顶盔掼甲的兵士在二条城内外巡逻、值岗。

  除了有重兵把守之外,围墙、护城河、天守阁……城池该有的守备设施,二条城一样也不缺。

  单枪匹马地正面猛攻守备如此森严的要塞……这样的事情,怎么想都不是正常人所能为之。

  古牧吾郎弯起嘴角,打趣道:

  “谁知道呢,兴许是为了拯救心爱的女人吧。能使男人不顾一切地拼死战斗的理由,总共也就那么几个。”

  佐那子闻言,不由问道:

  “心爱的女人?绪方一刀斋有娶妻吗?”

  对于名人的私事,民众总有无限的好奇心。

  声震寰宇的绪方逸势是否有娶妻?

  就此问题,民间流传着各式各样的说法。

  有的说绪方逸势娶了除了脸蛋可爱、屁股很棒之外,其他方面都很贫瘠的矮个子少女。

  有的说绪方逸势跟虾夷地的某个大部落的小美女在一起了。

  还有的说绪方逸势与大坂出身的名门之后相结合。

  “这个嘛……据我所知,他好像娶到了全天下最美的女人。”

  “……噗嗤。”

  突如其来的忍俊不禁。

  古牧吾郎的话音刚落,站在他身旁的阿町便忽地笑出声来,虽然拼命强忍,但笑声还是从其唇齿间泄出。

  不仅仅是阿町,青登和佐那子也笑了。

  青登说:

  “这应该只是后人杜撰的吧?将各种各样的美好想象,强加在绪方逸势的身上。既完成了空前绝后的伟业,又与天下第一美人共组家庭……哪儿有这种大好事啊?说书人都不敢这么乱编啊。”

  古牧吾郎不以为然地摊了摊手:

  “像绪方逸势这样的男人,即使是娶到倾国倾城的美娇娘,也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啊。毕竟,绪方一刀斋是个才貌双全的帅哥嘛。”

  “……噗嗤!”

  阿町再度忍俊不禁。

  这一次的笑声比刚才的更大、更欢乐。

  佐那子表情茫然地眨巴美目。

  “咦?是这样吗?可我听说绪方一刀斋的长相很普通呀。虽不丑,但也没有多帅。”

  “此言差矣!”

  古牧吾郎倏地板起面孔,神情肃穆得无以复加。

  “这些都是幕府为了诋毁绪方逸势而瞎编的谣言!”

  “事实上,绪方一刀斋的长相是很英俊的。”

  “出于贬损绪方逸势的目的,幕府甚至还故意将他的通缉令给画丑了。”

  听到这,佐那子忍不住地吐槽道:

  “古牧先生,这种事情不大可能吧?编造谣言暂且不论,可通缉令的画像若是失实了,那还怎么抓人?”

  紧接着,青登也以无奈的语气说道:

  “古牧先生,你这话说得跟你亲眼见过绪方一刀斋似的。”

  古牧吾郎约莫3、40岁的年纪,绪方一刀斋活跃于世的时候,他都还未出生呢,怎么可能亲眼见过绪方一刀斋?

  对于古牧吾郎极力维护绪方一刀斋的这种行为,青登倒是很能理解。

  毕竟,他刚才亲口说了:他乃绪方逸势的崇拜者。

  既然是粉丝,那么“忠心护住”便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我虽未亲眼见过绪方一刀斋,但我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那些生在宽政年间的老人家,都说绪方一刀斋是帅哥。”

  说罢,古牧吾郎侧过脑袋,看着阿町。

  “阿町,你说是吧?”

  “唔……这个嘛……”

  阿町歪着脑袋,作思考状。

  须臾,她将上身倾向古牧吾郎,双眼微眯,嘴角弯成猫一般的弧度:

  “如若绪方逸势长得像你一样,那么他毫无疑问是全天下最帅的男人!”

  “……”

  古牧吾郎不说话了。

  他默默地收回视线,平视前方,不再看着阿町。

  因为视角受限,所以青登看不见他刻下的表情。

  阿町“嘻嘻嘻”的轻笑了几声,然后顺势揽住古牧吾郎的右臂。

  全程见证了这通恩爱互动的青登,直感到嘴角直抽。

  ——这对老夫妻未免也太爱晒了吧……!

  古牧吾郎和阿町一直在有意无意地秀恩爱。

  出门前在晒,出门后还在晒,就没停过。

  不过,虽感心累,但青登亦隐隐地觉得羡慕。

  如此自然、不带半点做作地表达对彼此的爱慕……古牧夫妇之间的情谊,肉眼可见的深厚。

  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闲扯了片刻后,四人无话。

  古牧夫妇若有所思地凝望面前的唐门。

  佐那子的注意力被造型大气、纹饰精致的唐破风夺走。

  至于青登……早从适才开始,他便悄悄地斜过视线,偷偷打量正在守护二条城的护卫们。

  放眼望去,共有6名护卫整齐地分立在唐门的左右。

  他们一个个的无不是顶盔掼甲,腰间佩刀,手中的长枪向天而立,装备好不精良。

  他们皆为“三番组”(征夷大将军的亲卫队)的大番组的军士。

  大番组共有12组,各组按照月份来轮流守卫江户城、二条城、大坂城。

  两男两女的四个大活人就这么直挺挺地站在他们的触手可及之处,光明正大地打量二条城的大门,结果他们不仅没有前来驱赶,甚至都未曾进行喝止。

  “哈啊啊啊啊啊~~”

  某个护卫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这些守门的护卫,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表情呆板,目光空洞,直愣愣地眼望前方的虚空。

  ……

  ……

  离开二条城后,在古牧夫妇的驾轻就熟的领衔下,一行人拐上繁复的街巷,不疾不徐地拜访京都的各个要地。

  古牧夫妇的年纪看着虽不大,但他们对京都的了解,却隐隐有“老京都”的范儿。

  这是哪儿、那是什么、此处叫何名、那处是何地……他们皆是信手拈来。

  论对京都的了解,那些在这座城市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怕是都比不上古牧夫妇。

  京都不愧是历史悠久的古都,到处都是寺院、神社。

  不夸张的说,每去到一处新地,总能瞧见一座或多座寺社。

  这一路走来,青登的感受大抵是这个样子的——寺院、神社、寺院、神社、寺院、寺、社、寺、社、……

  好多好多的寺院!好多好多的神社!

  其中不乏绵延了上百年、上千年的名社古刹,名头一个比一个吓人,要么是这个派别的总本山,要么是那个神明的总本社,要么便是顶着“最”、“第一”的头衔。

  截至目前为止,青登和佐那子所浏览过的寺社,包括且不限于:

  临济宗的大本山:南禅寺。

  天台宗的大本山、有“日本佛教之母山”的美称:比睿山延历寺。

  稻荷神社的总本社、上万座鸟居盘山而上,蔚为壮观的伏见稻荷大社。

  爱宕神社的总本社:爱宕山。

  日本第一高的木制古塔:东寺五重塔。

  寺社之地本应是清净、祥和的场所。

  然而……在经过某座寺院时,青登瞥见一个满身绮罗的商人在跟一位住持打扮的老僧对话。

  凭着天赋“风的感知者 1”所赋予的优秀听力,他清楚地听见如下对话:

  “住持,我这次又给贵寺捐赠了2000两金,这么一来,我前前后后已给贵寺捐赠了足足6万两金,依您看……”

  商人在一个意味深长的地方及时打住,没有再说下去,幽幽地拖长音调。

  住持——胡须和眉毛都已花白,应有70来岁——双手合十,笑容可掬,双目被向上隆起的苹果肌给挤压成两条细缝。

  从外表上来看,住持颇有得道高僧的风貌。

  慈眉善目,和颜悦色。

  然而,当他开口时,却是喷散出难以掩藏的市侩之气。

  “施主请放心,如施主这般乐善好施之人,待往生之时定能登上西方极乐净土。”

  商人闻言,如释重负似的长出一口气。

  “那就好,那就好!”

  ……

  ……

  除了古色古香的名胜古迹之外,京都亦不乏阜盛商区、烟火气重的风情市井。

  商家们在鸭川岸边搭建的“纳凉床”。

  全长约400米,路宽3-5米,狭窄的街道两旁挤挤挨挨地开着130多家食材铺,制作京料理所需的材料都可以在这里买到,有“京都厨房”之美称的锦市场。

  在路过嘈杂、繁荣的锦市场时,青登发现一位衣衫褴褛的男子。

  只见他遍身污垢,脸上挤满沧桑,手脚处的冻疮星罗棋布、大如鸽蛋。

  他幽灵般地缩在街边,口中高喊着什么。

  音量虽响,但乡音过重,饶是阅人无数的青登也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

  但是,从其表情、模样来看,他应是从外地逃难来的难民。

  他所喊的话语内容,应该便是祈求好心人给他一份工作吧。

  然而,却无一人搭理他。

  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话没人听懂。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妈妈开始拒绝最后服从的句子,妈妈开始拒绝最后服从的句子最新章节,妈妈开始拒绝最后服从的句子 xbiquges.com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