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0】

  “棱堡?这是什么?”

  岩崎弥太郎率先抢问道。

  对于时下的日本人来说,棱堡仍是一个极陌生的概念。

  青登略作思忖后,答:

  “简单来说,就是像五棱廓那样的战斗特化型城廓。”

  此言一出,岩崎弥太郎等人纷纷面露恍然大悟的神情。

  五棱廓——建于虾夷地(今北海道)的箱馆地区(今函馆市)的一座星型要塞。

  谈起这座城廓,那可当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毕竟,这是幕府首次在日本境内建设西式的棱堡。

  安政元年(1854)3月,日本和美国签订《神奈川条约》,按照条约规定箱馆正式开港,江户幕府随即收回松前藩在箱馆一带的领地,并且在同年6月设置箱馆奉行。

  为了拱卫北疆,幕府决定在箱馆建立一座坚实的堡垒。

  安政四年(1857)动工,目前已经建成大半。

  不出意外的话,翌年便可正式完工。

  青登一提起“五棱廓”,岩崎弥太郎等人就统统明明过来,知道青登想要建造一座什么样的城廓了。

  历史课本说:火药轰开了骑士阶级的城堡——这句话既对,也不对。

  火药确实轰开了骑士阶级的城堡,但仅仅只是轰烂了那种四四方方的古典城堡。

  当“矛”进化的时候,“盾”也会跟着进化。

  为了应对进攻方的火药,防守方很快就掏出了应对手段——那便是棱堡。

  所谓的棱堡,其实质就是把城塞建设成凹多边形。

  这样的改进,使得无论进攻城堡的任何一点,都会使攻击方暴露给超过一个的棱堡面(通常是2-3个)。

  如此,防守方便可以使用交叉火力进行多重打击。

  不难想象,这样的城堡会让进攻方多么头疼。

  大津城早已沦为历史名词,仅剩下几个乌黑的石头地基——这正合青登心意!

  如果大津城还健在,那他反而会感到头疼。

  像江户城、大坂城这样的古典城堡,已经不顶用了,跟不上潮流了。

  日式的古典城堡也就只能欺负一下缺乏火器的冷兵器部队。

  现如今,时代变了,只要拉来成群的火炮,即使是王八壳一样的江户城,也如纸片般脆弱!

  岩崎弥太郎看了看身旁的青登,接着又看了看面前的杂草丛生的石头地基:

  “……橘先生。”

  他苦笑着说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可是……请恕我给你浇一盆冷水。”

  “建立一座如五棱廓那般的城堡,所需经费可是一笔天文数字啊。”

  青登听罢,顿时面现无奈之色。

  “我知道……唉,‘钱’这种东西,果然是永远不够用啊。”

  质量优越的东西,自然也就愈加昂贵。

  建城本就是极费钱的浩大工程,那就更别说是像棱堡这样的战斗特化型城廓了!

  以五棱廓为例。

  五棱廓的工程费用,那可不是一般的高昂。

  护城河、土木和石垣工程预算为98,000两;建筑工程预算为25,000两;水道工程预算为20,000两;整体预算为143,000两。

  这项浩大工程在全盛时间曾经聘用约5、6千名工人,箱馆也因此开始繁荣。

  在供应完新选组的日常用度后,新选商会就没剩下几个钱了。

  假使是一点一滴地攒钱……虽然也能攒够钱,可这般一来,效率实在太慢了。

  更何况,青登所欲开展的项目,可远不只有建造棱堡。

  大津乃毋庸置疑的福地,它所拥有的可不仅仅只是广袤的耕地。

  就跟长州一样,大津拥有大量的隐形资产。

  长州明面上的石高只有37万石,但就因为毗邻下关海峡,它得以发展远洋业,并且攫取大量关税,实际收入突破百万石!

  松本瓦、膳所茶……大津的这些特产,哪一个不是金山?

  它们都等着青登去逐一开发呢!

  一旦开发成功并且经营顺利,青登的收入、大津的收入,将会呈几何倍数地暴涨!

  关于如何开发大津,青登已经做好了周密的安排。

  首先要搞定的,是6个大项目。

  其一,建造棱堡。

  其二,开垦新田。

  其三,建造银镜工厂,进一步扩大银镜的生产规模。

  其四,开发以膳所茶、松本瓦为首的特色产业

  其五,开拓海外贸易。

  其六,引进蒸汽机,发展工业。

  除了首项的棱堡之外,另外5个项目都是与经济相挂钩的。

  换句话说,青登的建设理念便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有了经济,一切都好说。

  没有经济,一切都是虚的。

  青登所拟出的这份“计划单”,里头随便一个项目都是耗资甚重的大工程。

  就凭青登目前所拥有的营收能力……在保证新选组的正常运作的情况下,顶多只能勉强支撑2个项目。

  倘若6个项目一起开动……不夸张的说,哪怕将新选组和新选商会给一起打包卖了,青登也凑不出这个钱来!

  钱钱钱……青登再度为钱所困。

  他可不认为自己这一回儿还能幸运地找到像银镜那样暴利的商品。

  从刚才起就一直不说话的山南敬助,这时忽地插话进来:

  “如果是要筹集资金的话……那只能去借钱了啊……”

  青登听罢,顿时摇了摇头:

  “敬助,你说错了,我们不该去借钱。我们应该去拉投资才对。”

  山南敬助挑了下眉。

  “‘拉投资’?”

  木下舞和岩崎弥太郎也朝青登投去困惑的眼神。

  时下日本还没有“投资”的概念。

  山南敬助等人只晓得“借钱”与“还钱”的道理,向他们解释清楚“借贷”与“投资”的区别,未免过于麻烦了。于是青登随口道:

  “我之后再跟你们慢慢解释。”

  有钱的人出钱,有力的人出力——亘古不变的经营模式。

  对目前急缺钱的青登来说,倘若能够找到资本雄厚的投资商,那无疑是事半功倍。

  要说全日本上下最有钱的群体是哪一个,那无疑是大坂的巨商们!

  大坂的那些商人,一个个富的流油。

  因为过于有钱,所以大坂的巨商们都快自成一个全新的特权阶级了。

  若能得到大坂商人们的大力投资,青登所拟的这些项目都能快速上马!藩国的建设速度将能迎来飞跃性的提升!

  ——大坂的商人……

  青登暗自沉吟,思考着跟大坂巨商们搭上线的方法。

  虽然他的朋友遍天下,但却缺少大坂方面的人脉。

  这个时候,冷不丁的,就像是有闪电从脑海中一划而过,青登猛地想起了什么。

  ——不对……!差点忘了……大坂方面的人脉……我有啊!

  想到这,他下意识地转过脑袋,饱含深意地看着身旁的木下舞。

  木下舞于第一时间注意到其视线,一脸困惑地眨了眨眼,与青登对视。

  “青登,怎么了吗?”

  “……不,没什么。”

  说着,青登默默地收回视线,全当无事发生。

  ……

  ……

  看完大津城的遗址,青登一行人再度启程,四处走动,细致地观察大津町。

  ??????????.??????

  从今往后,这座城町就是他们的“首都”了,由不得他们不上心。

  虽说按照江户时代的平均标准,大津町已经算是很发达的城町了,但在青登眼里,封建时代的城市再怎么繁华,其实也就那样。

  这个时候,青登后知后觉地发现:今日今时是他首次踏足江户时代的“二线城市”。

  虽说他的穿越时长已达三年半,但他真正去过的城町就只有3座——江户、京都和奈良——全都是江户时代的当之无愧的一线城市。

  不得不说,江户时代的一、二线城市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遍观整座大津町,没有一条石砖路,全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

  街边的房屋也都很低矮,没有3层以上的房屋。

  此外,青登敏锐地注意到:大津町的人口并没有如他预想中的那般多。

  究其缘故,便是因为大津与京都实在太近。

  京都的繁荣起了虹吸效果,大津町内的不少人口被“吸”走。

  总而言之,若想建设大津町,使其成为能够配上“秦津”之名的大町,同样要费上不少的力气。

  在巡视大津町的这一路上,岩崎弥太郎时不时地扬起目光,偷看前方的青登,眸中涌动着犹豫之色。

  少顷,他仿佛是下定了决心,咬了咬牙,紧接着驱马向前,与青登并肩同行:

  “橘先生,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青登不假思索地微笑道:

  “弥太郎,在我面前你用不着拘谨。若有什么想说的,你大可以畅所欲言。”

  岩崎弥太郎挺直腰杆,露出严肃的神情。

  “橘先生,私以为‘寻找室长’一事,不可再拖延了。”

  “如今的新选组已是坐拥3000兵力的庞大武装。”

  “而且,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新选组的规模还会进一步地扩大。”

  “在此基础上,您治下现在又多出了一块30万石的广袤土地。”

  “接下来,您肩上的工作只会越来越繁重。”

  “目前这种‘由您本人来兼任室长’的状况,已难以为继。”

  “况且……恕我直言,橘先生您并非专业的会计。”

  “您现在尚能勉强处理室长的工作,可之后就说不准了。”

  “若不赶紧找到称职的室长,我们接下来的一切工作可就不好开展了啊。”

  岩崎弥太郎话音刚落,青登就不由自主地直抽嘴角。

  片刻后,他无声地轻叹了一口气,面部神情被强烈的无奈所支配。

  “弥太郎,你所说的这些,我都明白。”

  “嗯,你说得对,现在确实是要想办法填补‘室长’的空缺了。”

  “我之后会认真寻找能够胜任‘室长’一职的人才得。”

  岩崎弥太郎口中的“室长”,所指的自然是新选组财务室的领导者。

  自新选组建立以来,财务室室长的位置就一直空缺着。

  参谋的座位上可以无人,室长却不可以。

  此前,青登尚且可以勉强兼任室长一职。

  可现在,他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京畿镇抚使、新选组总大将、八王子千人同心总指挥、秦津藩之主……四职加身,青登每天一睁眼就要直面无休无止的公务,哪儿还有那个余力去顺手处理室长的工作呢?

  事实上,青登对室长的寻找,始终没有断过。

  然而……能够玩懂财政的经济型人才,实在是太稀罕了。

  日本自古以来就欠缺理工方面的教育,莫说是财政人才了,精通四则运算的人都很少见。

  新选组、新选商会与秦津藩基本就是共用一套领导班子。

  比如说:岩崎弥太郎不仅是新选商会的会长,同时也是秦津藩的“财政大臣”。

  山南敬助亦是如此,他现在不仅是新选组的总长,同时也是秦津藩的“总理大臣”。

  接下来,将会有无数大工程在秦津藩内陆续开展。

  假使有一个能力过硬的后勤型人才在后方坐镇,无疑是大有利好。

  总而言之,不论是从哪一个角度来看,“找寻室长”已成青登眼下最迫在眉睫的要务。

  ——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妈妈开始拒绝最后服从的句子,妈妈开始拒绝最后服从的句子最新章节,妈妈开始拒绝最后服从的句子 xbiquges.com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