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化三国演义 第119章 张松打脸曹操

小说:幽默化三国演义 作者:琉璃玉净平 更新时间:2024-06-10 02:53:50 源网站:官术
  却说那益州别驾,姓张,名松,字永年,乃是刘璋的智囊。

  此人额头尖得能削苹果,鼻子像被大象踩过,牙齿外露如同珍珠项链断了线,身材短小精悍,不足五尺,但说话声音洪亮,犹如敲响的大铜钟。

  刘璋好奇地问道:

  “别驾有何妙计,能解张鲁之困?”

  张松信心满满地答道:

  “我听闻许都的曹操,已经扫荡了中原,连吕布、二袁都被他灭了,最近又把马超打得落花流水,简直是天下无敌。

  主公您不妨准备一些厚礼,我亲自去许都,说服曹操出兵汉中,对付张鲁。这样一来,张鲁自顾不暇,哪还敢觊觎我们蜀中?”

  刘璋听后乐得合不拢嘴,连忙收拾金银珠宝和锦缎绸绮,作为进献之物,派张松为使节。

  张松暗中将西川的地理图藏在衣服里,带着几个随从,骑马踏上了通往许都的道路。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飞快地传到了荆州,孔明立刻派人前往许都打探情况。

  且说张松抵达许都后,安顿在馆驿之中,每日都去相府门外守候,希望能见到曹操。

  原来曹操自从打败马超后,得意洋洋,整日宴饮作乐,很少出门,国政大事都在相府内商议。

  张松等了三天三夜,好不容易才有机会通报姓名。

  曹操的左右侍从暗示要收点“通融费”,这才领他进去。

  曹操坐在堂上,张松行完礼,曹操便问:

  “你们主公刘璋多年不进贡,这是怎么回事?”

  张松回答说:“因为道路艰难,又有盗贼出没,所以难以送达。”

  曹操不满地反驳:“我已经平定了中原,哪里还有什么盗贼?”

  张松不慌不忙地回答:

  “南有孙权,北有张鲁,西有刘备,最弱的一个也有十几万兵马,这怎么能算是天下太平呢?”

  曹操本来对张松这副尊容就不甚感冒,现在听他说话如此直率,更是心生不悦,于是一甩袖子,转身进了后堂。

  旁边的侍从责备张松:

  “你作为使节,怎得如此无礼,一味冲撞?幸亏丞相看在你远道而来的份上,没有怪罪,你还是赶紧回去吧!”

  张松却笑着说:“我们四川人可不会拍马屁。”

  突然,台阶下一人大声喝斥:

  “你们四川人不会拍马屁,难道我们中原就会了吗?”

  张松一见那人,单眉细眼,皮肤白皙,神态清朗。

  一问之下,才知他是太尉杨彪的公子杨修,字德祖,目前在丞相府中担任掌库主簿。

  这位杨修,学识渊博,口才了得,机智过人。

  张松心知此人辩才无双,便想找个机会刁难他。

  杨修也是自信满满,对天下英雄好汉视若无睹。

  面对张松的讥讽,他一笑置之,邀请对方到书院外的小亭,分宾主落座。

  杨修轻启朱唇,戏谑道:“蜀道难行,先生远来,必定劳顿不堪。”

  张松回以风趣:“奉王命而来,纵是滚烫的汤火,也不敢有半句怨言。”

  杨修又问及蜀中风土人情,张松滔滔不绝地描绘了蜀地的锦绣河山,从锦江的险峻到剑阁的雄伟,从鸡犬相闻到市井繁华,无不生动细腻。

  他更是夸赞蜀中物产丰富,文有司马相如之才华,武有伏波将军之勇猛,医有张仲景之高明,卜有严君平之神秘,人才辈出,不可胜数。

  杨修好奇地追问:“在刘璋麾下,像先生这样的人才有多少?”

  张松得意地回答:

  “文武双全、智勇兼备、忠义激昂的英雄好汉,数以百计。像我这样不成器的,更是车载斗量,数不胜数。”

  杨修又问及张松的职位,张松谦虚地说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别驾,不值一提。

  反问杨修,杨修则自称是丞相府的主簿。

  张松调侃道:“听闻杨家世代显赫,公为何不立身庙堂之上,辅佐君王,却屈居丞相府下呢?”

  杨修脸上一红,硬着头皮辩解说,虽然职位不高,但丞相委以重任,每日受丞相教诲,颇有长进。

  张松听后哈哈大笑,不屑地说:

  “我听闻曹丞相文不足以解孔孟之道,武不足以通孙吴之机,不过是仗势欺人,怎能有什么真才实学来教导你呢?”

  杨修反驳道:“你远居边陲,怎知丞相的大才?且看我展示给你。”

  说罢,命人取出一本书卷,名为《孟德新书》,递给张松一观。

  从头到脚,他翻阅了一整圈,足足十三篇,都是些用兵的高招。

  张松读完后,好奇地问:“你觉得这算是哪门子的书?”

  杨修得意洋洋地回答:“这可是丞相大人古为今用,仿照《孙子兵法》的十三篇原创作品。难道你认为丞相会江郎才尽,这东西能流传千古不?”

  张松放声大笑:“哈!这本书在咱蜀中,连三岁小孩都能背得滚瓜烂熟,新鲜个啥?其实这是战国时期某位无名英雄的杰作,曹丞相不过是借花献佛,也就骗骗你这种老实人。”

  杨修不服气:“丞相私藏的秘笈,怎可能轻易示人?你说小娃娃们倒背如流,这不是开玩笑吗?”

  张松一拍胸脯:“不信?我这就给你来一段。”

  于是,他把《孟德新书》从头到尾,一字不差地背诵了一遍。

  杨修目瞪口呆:“哇塞,你这过目不忘的本领,简直是人间奇迹!”

  后来有人赋诗一首,赞颂张松:

  奇形怪状真稀奇,

  气质清高不群俗。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一眼扫过十行字。

  胆量冠绝西蜀地,

  文采飞扬直冲虚。

  百家经典一览无余,

  诸子百家皆下酒。

  那天,张松准备告辞。

  杨修连忙说:

  “您先别急着走,暂且在宾馆小住,我得再去跟丞相汇报一番,看看能不能安排您面见皇上。”

  张松表示感谢,便退下了。

  杨修找到曹操,问:“丞相刚才对张松那么冷淡是为何?”

  曹操回答:“那家伙说话太冲,我故意给他点颜色看看。”

  杨修劝道:“丞相大人连祢衡那种狂妄之徒都能容忍,为何对张松如此苛刻?”

  曹操说:“祢衡的文章名满天下,我不忍心杀他。张松有什么本事?”

  杨修说:“别提他那口才多犀利,辩论无敌,刚才我拿丞相您的《孟德新书》给他看,他一眼就能倒背如流。

  这样的博学和记忆力,世上罕见。他还说这书其实是战国时期的佚名之作,我们蜀中的小孩子都能倒背如流。”

  曹操疑惑:“难道古人和我心有灵犀?”于是下令将书撕碎烧掉。

  杨修又说:“这个人应该让他面见圣上,见识一下我们大国的气派。”

  曹操点头:“明天我在西校场阅兵,你先带他来,让他好好看看我们军容的雄壮。让他回去宣传一番,等我平定了江南,就轮到收拾四川了。”

  杨修领命而去。

  到了第二天,他和张松一起来到了西教场,点起了五万虎卫雄兵,分布在教场上。

  果然盔甲闪亮,衣袍华丽,金鼓声震天响,戈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四面八方,各分队伍,旗帜飘扬,人马腾空。

  张松斜着眼睛看着这一切。

  过了一会,曹操招呼张松过来,指着这些士兵说:

  “你们四川那边有没有这样的英雄人物?”

  张松回答说:“我们蜀中没见过这样的军队,我们是以仁义来治理人民。”

  曹操脸色一变,盯着他看,但张松一点也不害怕。

  杨修频频用眼神示意张松。

  曹操对张松说:“我看天下的鼠辈,就像草芥一样。我的军队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你知道吗?”

  张松回答说:“丞相你的军队所到之处,战必胜,攻必取,我也知道。过去在濮阳攻打吕布的时候,宛城与张绣战斗的日子,赤壁遇到周瑜,华容道遇到关羽,潼关割须弃袍,渭水夺船避箭,这些都是你无敌于天下的事迹!”

  曹操大怒说:“你这个小儒生怎么敢揭露我的短处!”

  他命令左右将领把他推出去斩了。

  杨修劝解说:“张松虽然该斩,但他是从蜀道来进贡的,如果杀了他,恐怕会失去远方人的心。”

  曹操怒气未消,荀彧也来劝解。

  曹操才免了他的死罪,命令用乱棒打出去。

  张松带着满腔热血,匆匆归向自己的小窝,连夜打包溜出了城,准备踏上返乡的旅程。

  他心里暗自嘀咕:

  “我原本打算把西川州郡献给曹操,谁知他竟如此怠慢我。我在刘璋面前可是夸下海口,如今两手空空地回去,岂不是要成为蜀中笑柄?

  听说荆州的刘玄德以仁义闻名遐迩,不如顺道拜访一番,看看此人究竟如何,说不定还能有所作为。”

  于是,他骑上马,带着随从直奔荆州而去。

  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郢州边界,忽然迎面撞上一队军马,领头的是一位轻装简行的大将,骑着马儿上前问道:

  “来者可就是张别驾?”

  张松点头如捣蒜:“正是在下。”

  那将急忙跳下马,恭恭敬敬地说:“赵云在此恭候多时了。”

  张松也下了马,礼貌性地回问:“难道是常山赵子龙?”

  赵云微微一笑:“没错。我是奉我家主公刘玄德之命,得知大夫远道而来,鞍马劳顿,特来献上些许酒食。”

  说罢,士兵们跪地奉上美食佳酿,赵云亲自递给张松。

  张松心里暗想:“人称刘玄德宽厚待人,看来果然名不虚传。”

  于是,他和赵云举杯畅饮了几杯,然后一同骑马继续前行,不久便抵达了荆州边界。

  天色已晚,他们来到了一家驿站,只见门外百余人肃立,鼓声雷动,好不热闹。

  一位将领上前施礼道:

  “奉兄长之命,为大夫接风洗尘,关某已经打扫了驿站,准备好了住宿。”

  张松下马,与关羽、赵云一同进入驿站,互相行礼后便坐下聊了起来。

  没过多久,筵席摆开,两位英雄轮流劝酒,气氛热烈。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直到夜深人静,宴会才告一段落,张松在这温馨的氛围中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次日早餐过后,他刚骑上马没走几步,就瞥见一大群人骑马冲他而来,为首的不是别人,正是玄德带着伏龙和凤雏亲自来接驾。

  他们远远地瞧见了张松,便赶紧下马等着。

  张松也急匆匆地下了马,互相问候。

  玄德笑呵呵地说:“久仰大夫的大名,响亮得就像雷鸣般震耳欲聋。只恨这层云山阻隔,一直无缘讨教。听说您要回京,我特地前来迎接。如果您不嫌弃,不妨到我们那小地方歇歇脚,咱们好好聊聊,那可真是三生有幸啊。”

  张松一听这话,乐得合不拢嘴,于是重新上马,和众人一道进城去了。

  到了府里,大家一番礼貌性的寒暄后,依次坐下,摆开宴席好生招待。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玄德就是聊些家常闲话,绝口不提西川的事。

  张松忍不住拿话儿戳他一下:

  “听说皇叔现在守着荆州,那除了荆州还有几座城池啊?”

  孔明接过话茬:

  “哦,那荆州啊,不过是跟东吴借个光罢了,人家时不时还派人来催债呢。现在我们主公因为是东吴的驸马爷,所以暂时在这里安了个家。”

  张松又来了句:“东吴手里握着六郡八十一州,富得流油,人口众多,难道他们还嫌不够?”

  庞统插嘴说:“我们主公是大汉的皇叔,却连个小郡都占不着。其他的都是些汉朝的害虫,一个个占地为王,只有智者才看得出这不公平。”

  玄德谦虚道:“两位别这么说,我哪有什么德行,怎么敢多想呢?”

  张松摇头反驳:“哪里哪里,明公您是汉室的亲戚,仁义之名远播四海,别说占几个小郡了,就算是坐上龙椅当皇帝,也是理直气壮的。”

  玄德连忙拱手说:“您过奖了,我怎敢当此大任。”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幽默化三国演义,幽默化三国演义最新章节,幽默化三国演义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