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化三国演义 第122章 赵云跨江夺阿斗

小说:幽默化三国演义 作者:琉璃玉净平 更新时间:2024-06-10 02:53:50 源网站:官术
  周善方欲扬帆启航,忽听得岸边传来一声怒吼:

  “慢着,别急着开船,让我来为夫人送行!”

  回头一望,竟是赵云。

  原来赵云巡逻归来,听闻此事,惊得魂飞魄散,只带着四五骑,如疾风骤雨般沿江狂奔而来。

  周善手持长戈,大喝一声:

  “尔等何人,胆敢拦阻主母?”

  命令士兵齐力划桨,各式兵器搬出,摆列在船头船尾。

  顺风顺水,船只随即破浪而去。

  赵云沿江边跑边喊:“夫人尽管离去,但请先听我一言。”

  周善却置若罔闻,只顾催促船只加速前进。

  赵云追了十余里地,忽见江边斜系着一条渔船。

  他弃马执枪,一跃而上。仅有两人撑船赶来,紧追夫人所乘的大船。

  周善命士兵射箭阻击,赵云舞枪如风,将箭矢尽数击落水中。

  距离大船尚有丈余之遥,吴兵用枪乱刺。

  赵云抛下枪于小船之上,拔剑在手,拨开刺来的枪林弹雨,纵身一跃,稳稳落在大船之上。

  吴兵们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赵云闯入舱中,只见夫人怀抱阿斗,怒斥道:

  “你这是何意?无礼至极!”

  赵云插剑入鞘,恭敬问道:“主母欲往何处?为何不告知军师一声?”

  夫人答曰:“我母亲病危,急匆匆未能通知。”

  赵云又问:“主母探望病人,何以要带小主人同行?”

  夫人辩道:“阿斗乃我亲生,留在荆州无人照料。”

  赵云义正词严:“主母此言差矣!主人一生辛劳,仅此一脉相承。小将在当阳长坂坡百万雄师中救出小主人,今日主母岂可轻易带走?”

  夫人怒气冲冲:“你不过是个帐下士卒,安敢干涉我家内事!”

  赵云坚定地说:“夫人若要离去,便留下小主人。”

  夫人喝令婢女上前夺人,却被赵云一把推倒,从怀中夺回阿斗,抱到船头。

  赵云想靠岸,却苦无援手;想要动武,又恐怕不合情理,进退维谷。

  夫人命令婢女夺回阿斗,赵云一手紧抱阿斗,另一手握剑,令人不敢逼近。

  周善则在船尾掌舵,只顾让船顺流而下。

  风劲水急,船只直向江心驶去。赵云孤掌难鸣,只能护住阿斗,却无力使船靠岸。

  在紧要关头,突然目击下游港口处一字排开地驶出了十几艘战船,船上旗帜猎猎,鼓声雷动。

  赵云心里咯噔一下:

  “这回可好,落入东吴的圈套了!”

  只见为首的战船上一位魁梧大将,手握长矛,声音洪亮如同炸雷:

  “嫂子别带着小侄子走嘛!”

  原来是张飞巡逻时听闻此事,火急火燎地赶到油江夹口,正巧与吴军船只迎头相撞,他二话不说就拦了下来。

  张飞手起剑落,一跃而上敌船。周善见状,挥刀迎战,却被张飞一剑劈倒,将首级直接丢到了孙夫人脚下。

  孙夫人花容失色,惊问道:“叔叔这是何故,如此无礼?”

  张飞理直气壮回应:

  “嫂子不把咱哥放在眼里,私自溜号回家,这才是真正的无礼。”

  孙夫人辩解道:

  “我母亲病危,情况紧急,若是等你哥回音,恐怕一切都晚了。你若执意不让我回去,我宁愿投江自尽!”

  张飞与赵云交换了一个眼神,心想:

  “要是硬逼得夫人自杀,那咱们岂不是罪过大了?还是护送阿斗过船吧。”

  于是对夫人说:“我哥是堂堂大汉皇叔,绝不会辱没你的名声。今日一别,你要是还记得我哥的好,就早点回来。”

  说罢,抱起阿斗,与赵云返回己船,任由孙夫人的船队离去。

  后来有诗人赞颂赵云:

  当年勇救主于当阳,今日又舞剑跃大江。

  敌船上下肝胆颤,子龙英雄盖世无双。

  又有诗赞美翼德(张飞):

  长坂桥畔怒冲天,一声虎啸退曹兵。

  今朝江上显神威,护主功高应镌史册名。

  两人欢天喜地地跳回船上。

  才划了没几下,就看见孔明带着一大票船队迎了上来。

  一见到阿斗安然无恙,他乐得合不拢嘴,三人挤在一块儿,像参加三马骑术比赛似的,乐呵呵地返航。

  回到岸上,孔明赶紧起草了一份报告,快马加鞭送去葭萌关,让刘备也高兴高兴。

  而孙夫人呢,一路小跑回到江东,把事情经过娓娓道来:

  张飞和赵云如何英勇地斩了周善,如何在江上大闹一场夺回了阿斗。

  孙权听后火冒三丈:

  “我妹妹都回家了,跟那帮人八杆子打不着,这杀周善的仇,岂能不报?”

  他召集手下文武大臣,准备出兵攻打荆州。

  他们正商量着怎么调兵遣将,突然有人跑来报告说曹操带了四十万人马来找赤壁的场子。

  孙权吓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连忙把荆州的事放一边,开始琢磨怎么对付曹操。

  就在这时,又有人报告说长史张纮请病假回家,结果一去不返,还送来了遗书。

  孙权打开一看,里面张纮劝他搬到秣陵去,说那里的山山水水透着帝王之相,搬过去能打下千秋万代的基业。

  孙权看着信,眼泪哗哗的,对众人说:

  “张子纲劝我迁居秣陵,我怎能不听!”

  于是他下令迁都建业,还在那儿筑起了石头城。

  吕蒙上前提议:“曹操要是打来,咱们可以在濡须水口筑个堡垒抵挡一阵。”

  众将都不以为然:“我们都是陆地上的好汉,上了船照样如履平地,哪用得着筑什么城啊?”

  吕蒙摇头说:

  “打仗嘛,总有顺风逆风的时候,又不是每仗必赢。万一敌人来得突然,步兵骑兵挤成一团,连水边都挨不上,还怎么上船?”

  孙权点头称赞: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明你这眼光可真是够远的。”

  于是,他立刻派出几万士兵,日夜兼程,加紧修建濡须堡垒。

  工程进度飞快,转眼间就竣工了。

  在许都的曹营中,曹操的权势如日中天,令人啼笑皆非。

  长史董昭一本正经地上前凑趣道:

  “丞相啊,自古至今,哪位臣子能跟你比肩?连周公、吕望都要自叹不如。你风餐露宿,历经三十载风雨,横扫四方恶霸,

  为黎民百姓扫清了祸害,让汉室重振雄风,怎能还跟其他小官儿混为一谈?您得享受魏公的尊荣,领受九锡大礼,以彰显您的丰功伟绩。”

  那么,这九锡到底是些什么玩意儿呢?

  一、车马行头。金碧辉煌的大辂和戎辂各一辆。大辂,就是那种金光闪闪的车;

  戎辂,自然是战车中的战斗机。再加上漆黑的骏马四匹,黄骠马八匹,简直是马路上的霸主。

  二、华服丽裳。王者风范的衮冕之服,配上一双赤舄(就是那种红得发紫的鞋子),穿在脚上,想不引人注目都难。

  三、音乐盛宴。专享王者之乐的乐悬,让你随时随地都能来一场私人音乐会。

  四、朱户豪宅。住就要住在红色的大门内,哪怕是宅门也要红得发亮。

  五、纳陛特权。登堂入室,不再需要走寻常阶梯,有专门的纳陛,简直就是现代电梯的前身。

  六、虎贲卫队。三百名虎贲勇士,为你守门护院,这安保级别,简直了得。

  七、斧钺利器。手持象征权力的斧钺,谁敢不从?

  八、弓箭套装。红色的彤弓一把,彤矢一百支,黑色的玈弓十把,玈矢一千支,这装备,简直可以开个箭术培训班。

  九、秬鬯圭瓒。祭祀必备的黑黍香酒和圭瓒器皿,用来祭拜先王,保佑你事业更上一层楼。

  如此九锡,曹操啊,你还不快快谢恩,准备好享受这无上的荣耀吧!

  侍中荀彧说道:“这可不行。丞相您是高举正义大旗,来扶持咱们汉室的,应当坚守那份忠贞不渝的精神,保持谦逊退让的风度。正人君子以德行感人,这样做实在不妥。”

  曹操听了这话,脸色顿时像彩虹一样变了色。

  董昭跳出来插嘴道:“怎么能因为一个人的意见,就阻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呢?”

  于是,他就上了个奏折,建议把曹操尊为魏公,还额外加赠了九锡大礼。

  荀彧叹息道:“我真没想到,今天能亲眼目睹这一幕!”

  曹操听到这话,心里那叫一个恨啊,觉得荀彧真是不够哥们儿。

  到了建安十七年冬天的十月,曹操带着大军南下江南,非得拉上荀彧一起行动。

  荀彧已经察觉到曹操对他动了杀机,就装病留在寿春。

  突然,曹操派人送来了一个食盒,上面还有他亲手写的封条。

  打开盒子一看,啥也没有。

  荀彧立刻明白了曹操的意图,就服了毒,自我了结了。

  享年五十岁。

  后来有人写诗感慨道:

  文若那才华啊,天下皆知,可怜最后栽在了权门之下。

  别拿他和留侯相提并论,临终时连汉君的面都不好意思见了。

  他的儿子荀恽,写了一封悲痛的信告诉曹操。

  曹操那个后悔啊,命令厚葬荀彧,还追赠了个敬侯的谥号。

  且说那曹丞相,带着他的大军轰隆隆地来到了濡须口,先是派出了曹洪和他那三万铁骑,去江边探个究竟。

  曹洪回来报告说:

  “从远处看,江边上旌旗招展,密密麻麻的,都不知道敌人的大军藏哪儿了。”

  曹操心里七上八下的,决定亲自出马,于是乎,他就在濡须口布下了阵势。

  曹操带着一百多号人,爬上山坡远远一瞧,只见那些战船整齐划一,队伍排列得井井有条;旗帜五彩斑斓,兵器闪闪发光。

  在那大船中央,青罗伞下坐着的正是孙权,左右两旁站着一群文武官员。

  曹操挥着鞭子,赞叹道:

  “生个儿子就得生个孙仲谋这样的,至于刘表他们家的那俩娃儿,简直就是猪狗不如!”

  就在这时,突然“轰隆”一声巨响,南边的船队像打了鸡血似的,齐刷刷地冲了过来。

  濡须坞里头又杀出一队人马,把曹军搅得鸡飞狗跳。

  曹操的军队一时间乱了阵脚,喊都喊不住。

  突然之间,千百骑兵杀到山脚下,领头的那位,碧眼紫髯,不是别人,正是孙权本尊。

  孙权亲自带领一队骑兵,向曹操发起了冲锋。

  曹操吓得魂飞魄散,急忙拨马回头,只见东吴的大将韩当、周泰两位猛将,骑马直冲过来。

  好在曹操背后有许褚,挥舞大刀,挡住了两位猛将,这才让曹操有机会逃回营寨。

  许褚跟那两位猛将大战了三十回合才回来。

  曹操回到营寨,重赏了许褚,然后对着众将一顿痛骂:

  “敌人来了你们就先跑,真是丢尽了我的脸。下次再这样,我让你们一个个都脑袋搬家!”

  那天晚上,二更天的时候,忽然营外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

  曹操慌忙上马,只见四周火光冲天,原来是吴兵杀进了大营。

  激战到天亮,曹军被迫撤退了五十多里才重新扎营。

  曹操心情郁闷,只好翻翻兵书解解闷。

  程昱过来说:

  “丞相啊,您既然懂兵法,难道不知道兵贵神速吗?您这次出兵,拖拖拉拉的,给了孙权准备的时间,他在濡须水口筑起了坚固的防线,咱们现在攻不进去。不如咱们先退回许都,再好好谋划谋划。”

  曹操听了,却没吭声。

  程昱出场,曹操伏案而眠,忽然听到潮水声如雷鸣,犹如万马奔腾。

  曹操急忙看过去,只见大江中推出一轮红日,光芒刺眼。

  抬头望向天空,又看到两个太阳在天空中相互辉映。

  突然,江心的那轮红日直飞起来,坠入寨前的山中,发出的声音如雷鸣般响亮。

  曹操猛然惊醒,原来自己是在帐篷里做了个梦。

  帐篷前的军官报告说已经是中午了。

  曹操命令备马,带领五十多骑,直奔梦中看到的落日山边。

  正在观看的时候,突然看到一队人马,领头的一人金盔金甲,曹操看过去,原来是孙权。

  孙权看到曹操来了,也不慌张,在山上勒住马,用鞭子指着曹操说:

  “丞相坐镇中原,已经富贵至极,为何还贪心不足,又来侵犯我江南?”

  曹操回答说:“你是臣下,不尊重王室,我奉天子之命,特来讨伐你!”

  孙权笑着说:“这话不是让人笑话吗?天下人谁不知道你挟持天子,号令诸侯?我不是不尊重汉朝,只是要讨伐你,以正国家罢了!”

  曹操大怒,命令诸将上山捉拿孙权。

  突然一声鼓响,山后面两路军马杀出,右边是韩当、周泰,左边是陈武、潘璋。

  四位将领带领三千弓弩手乱射,箭如雨发。

  曹操急忙带领众将撤退,背后的四将追赶得非常急。

  赶到半路,许褚带领虎卫军抵挡住,救回了曹操。

  吴兵齐唱凯歌,回到濡须去了。

  曹操回到营地思考:“孙权不是一般人,红日的预兆,他日后必定成为帝王。”

  于是心中有了退兵的想法,但又担心东吴嘲笑,进退两难。

  双方又对峙了一个多月,打了几次仗,互有胜负。

  直到第二年正月,春雨连绵,水港都满了,士兵们都在泥水中受苦。

  曹操非常忧虑。

  那天正在寨中,与众谋士商议。

  有人劝曹操收兵;有人说现在春暖花开,正是相持的好时机,不能撤退。

  曹操犹豫未定,突然报告东吴有使者送信来。

  曹操打开看,信中写道:

  孤与丞相,都是汉朝的臣子。

  丞相不思报国安民,却妄动干戈,残害生灵,这难道是仁者所为吗?现在春水正涨,你应该尽快离开。

  如果不这样做,将会有赤壁之祸。

  你最好自己想想。

  信的背面又批了两行字:

  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幽默化三国演义,幽默化三国演义最新章节,幽默化三国演义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