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化三国演义 第132章 伏皇后陨落

小说:幽默化三国演义 作者:琉璃玉净平 更新时间:2024-06-10 02:53:50 源网站:官术
  云长,那位胡子比头发还多的哥们儿,自己溜回了荆州。

  鲁肃和吕蒙两个脑壳疼的家伙凑一块嘀咕:

  “咱们这计又没戏了,咋办捏?”

  吕蒙一拍大腿:“得赶紧告诉老大,咱们跟云长那厮拼了!”

  鲁肃二话没说,立马派人去给孙权通风报信。

  孙权听了,气得差点把桌子拍成平地,嚷嚷着要拉上全国的壮丁,非得把荆州给夺回来。

  就在他火冒三丈的时候,有人慌慌张张跑来报告:

  “曹操那疯子又带了三十万大军杀过来了!”

  孙权一听,吓得脸都白了,连忙叫鲁肃别惹荆州的麻烦,带着人马去合淝、濡须对付曹操。

  再说曹操,正打算带着队伍南下搞事,他的参军傅干,字彦材,给他上了一封建议信。信里大概是这么说的:

  “傅干听说,用武力就得先显威风,用文治就得先积德,威德兼备,才能成就帝王之业。以前天下大乱,您老用武搞定了九成。

  现在还没投降的就剩吴国和蜀国了。吴国有长江天险,蜀国有山高路远,光靠威吓是搞不定的。我觉得吧,咱们应该先修修文德,按兵不动,养精蓄锐,等时机成熟再出手。

  如果您现在带着几十万人跑到长江边,人家要是躲起来不跟咱打,咱们的兵马英雄无用武之地,计谋也没处施展,那不是丢人丢大发了吗?希望您老人家仔细考虑考虑。”

  曹操看完信,心想也对,就不南征了,改开学校,招待文人雅士。

  这时候,侍中的王粲、杜袭、卫凯、和洽四个文化人,觉得时机成熟了,提议让曹操当魏王。

  中书令荀攸却摇头:

  “不行,丞相已经被封为魏公,得了九锡之荣,地位已经到顶了。现在再往上升,不合规矩。”

  曹操听说这事,气得直跳脚:“这家伙是不是想学荀彧啊!”

  荀攸知道了这事,愁得一病不起,躺了十几天就挂了,享年五十八。

  曹操伤心欲绝,厚葬了他,也就暂时不想魏王的事了。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曹操带着他的宝剑,大摇大摆地走进了皇宫,发现献帝正在和伏后一起坐着。

  伏后一见到曹操,立刻像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跳了起来。

  献帝一看到曹操,就开始瑟瑟发抖,仿佛看到了鬼一样。

  曹操大大咧咧地说:“孙权、刘备这两个小子,各自占着一块地盘,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你说怎么办?”

  献帝颤颤巍巍地回答:“全凭魏公您做主。”

  曹操一听,脸色顿时变得比锅底还黑,怒道:

  “陛下你这话说得,要是让外人听见了,还以为我欺负你呢!”

  献帝赶紧说:

  “如果您肯辅佐我,那是最好不过了;如果不行,那就请您放过我吧。”

  曹操听了,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气呼呼地走了出去。

  旁边的人小声对献帝说:“听说魏公想自立为王,估计不久就要篡位了。”

  献帝和伏后听后,哭得像个泪人似的。

  伏后说:“我父亲伏完,一直想干掉曹操。我要写封信,偷偷地让他来帮忙。”

  献帝担忧地说:“以前董承就是因为事情败露,结果倒了大霉。现在要是再泄露出去,我们俩都完了。”

  伏后坚定地说:

  “每天过得提心吊胆,这样的日子还不如早点结束。我看宦官中忠诚可靠的,就数穆顺了,让他去送信吧。”

  于是,他们立刻叫穆顺进来,让其他人都退下。

  献帝和伏后哭着对穆顺说:

  “曹操这个坏蛋想当魏王,迟早要篡位。我想让你帮忙送信给伏完,但这里的人都是被曹操收买的,只能靠你了。请你一定要把皇后的信送到。”

  穆顺激动地说:“我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我会拼死完成任务。”

  于是,伏后写了信交给穆顺。穆顺把信藏在头发里,悄悄地离开了皇宫,直奔伏完的家,把信交给了他。

  伏完看了信,对穆顺说:

  “曹操的手下太多了,不能轻举妄动。除非江东的孙权和西川的刘备同时起兵,曹操一定会亲自去应对,那时候我们可以找朝中的忠臣一起行动。内外夹击,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穆顺说:“您可以写信给陛下和皇后,让他们暗中派人去吴、蜀两地,约定好时间起兵,一起讨伐国贼,救出皇上。”

  伏完立刻写信交给穆顺,穆顺又把信藏在头发里,告别伏完,回到了宫中。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曹操可是个消息灵通的狠角色,总是能比鸽子还快地掌握第一手资讯。

  这不,有人比他更捷足先登,提前向他报告了情况,于是曹操就悠哉悠哉地在宫门口摆起了龙门阵,等着穆顺先生光临。

  穆顺先生一回来,就跟曹操大人来了个不期而遇。

  曹操一脸“我什么都知道”的表情,问道:

  “你这是要去哪儿呀?”

  穆顺先生一本正经地回答:“皇后娘娘身体欠安,我去请大夫了。”

  曹操大人眉头一挑:“那你找的大夫呢?”

  穆顺先生耸耸肩:“还没来呢。”

  曹操一声令下,手下的小伙伴们立刻对穆顺先生进行了全身搜索,结果啥也没搜出来,只好放他一马。

  就在穆顺先生准备扬长而去的时候,一阵风儿吹来,他的帽子就像个顽皮的小精灵,跳到了地上。

  曹操眼睛一亮,又把他叫了回来,捡起帽子检查了一遍,还是啥也没有,只好把帽子还给了穆顺先生。

  穆顺先生接过帽子,调皮地把它倒扣在头上,一副“我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曹操心里的疑团更大了,命令手下在他的头发里再搜一遍,结果竟然搜出了伏完的密信。

  曹操大人一看,信里写着要联合孙家和刘家搞个大新闻。

  曹操大人气得脸都绿了,立刻把穆顺先生抓到密室里审问,但穆顺先生是个硬汉子,死活不说。

  曹操大人一怒之下,召集了三千铁甲军,把伏完的家围了个水泄不通,连家里的小猫小狗都没放过。

  他们找到了伏后的亲笔信,于是伏家的三族全都被请进了“豪华套房”。

  天亮时,曹操大派了御林将军郗虑带着圣旨去宫中,先把皇后的玉玺收了起来,这下子,整个皇宫都沸腾了。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皇帝正在外殿处理朝政,突然看见郗虑带着三百名全副武装的甲兵冲了进来。

  皇帝好奇地问道:

  “这是要干什么?”

  郗虑淡定地回答:“我是奉魏公之命来收回皇后的玉玺。”

  皇帝一听就知道事情败露了,吓得心惊肉跳。

  郗虑径直走到后宫,刚刚起身的伏后还没来得及反应。

  郗虑便大声呼唤掌管玉玺的人,拿到玉玺后就离开了。

  伏后知道大事不好,赶紧躲进了殿后的椒房内的夹壁中。

  没过多久,尚书令华歆带着五百甲兵闯入后殿,对宫人们说:

  “伏后在哪里?”

  宫人们都装作不知道。

  华歆命令甲兵打开朱红色的门,四处寻找,找不到人,他猜测伏后肯定躲在墙壁里,于是大声下令破壁搜寻。

  华歆亲自动手,揪着伏后的头髻将她拖了出来。

  伏后哀求道:“求你饶我一命吧!”

  华歆不屑地说:“你还是去向魏公诉说吧!”

  伏后披头散发,赤脚被两名甲士推着走了出去。

  原来,华歆这个人虽然有才学,但人品却不怎么样,曾经和邴原、管宁是好朋友,当时人们称他们三人为一龙:华歆是龙头,邴原是龙腹,管宁是龙尾。

  有一天,管宁和华歆在种菜,挖到一块金子。

  管宁看都不看一眼,继续挥锄头,而华歆却捡起来看了又看,然后扔掉。

  又有一天,两人正在看书,听到外面有人喊,有贵人经过。

  管宁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华歆却放下书跑去看热闹。

  从那以后,管宁就开始鄙视华歆,不再和他做朋友。

  后来,管宁去了辽东,常年戴着白帽子,住在一座楼里,足不出户,终身不愿为魏国效力。

  而华歆先是投靠孙权,后来又归顺曹操,现在又干起了捉拿伏后的勾当。后人有诗叹华歆曰:

  华歆昔日逞凶谋,破壁生将母后收。

  助虐一朝添虎翼,骂名千载笑“龙头”!

  又有诗赞管宁曰:

  辽东传有管宁楼,人去楼空名独留。

  笑杀子鱼贪富贵,岂如白帽自风流。

  且让我们把镜头转向华歆,这位仁兄正将伏皇后推搡至外殿。

  皇帝一眼瞧见皇后,便冲下台阶,一把搂住皇后泪奔。

  华歆一本正经地催促道:“魏公有令,快走快走!”

  皇后泣不成声地问皇帝:“咱俩还能活着相见吗?”

  皇帝哭诉:“我自己啥时候嗝屁都还不知道呢!”

  壮硕的卫兵们推着皇后就往外走,皇帝捶胸顿足,悲痛欲绝。

  皇帝瞥见旁边的郗虑,悲从中来:“郗大夫啊,这天底下还有比这更糟心的事儿吗?”

  说罢,一屁股坐在地上痛哭流涕。

  郗虑摆了摆手,示意手下人扶起皇帝,而华歆则押着伏皇后去面见曹操。

  曹操一见她俩,气不打一处来:“我掏心窝子对你们好,你们竟然想宰了我?我要是不宰了你们,你们铁定会宰了我!”

  他怒吼一声,命令左右动刑。

  紧接着,他闯进后宫,连皇后亲生的两个小皇子也未能幸免,全都被毒酒送终。

  到了晚上,伏完、穆顺等一众亲戚,两百多口人,统统在菜市口挨了刀。

  这桩惨案震惊了整个朝廷和民间,谁不叹为观止。

  就在建安十九年那个寒冷的十一月,历史记下了这血淋淋的一笔。

  后来的诗人感慨万千,赋诗一首:

  曹阿瞒那凶残劲儿,世上罕见真无双,

  可怜忠良伏完哪,帝后悲剧怎堪忘。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比起民间那些夫妇情深,帝王家真是凄凉!

  献帝自从心情不佳后,连日来食欲不振。

  曹操进来说道:

  “陛下不必忧虑,臣并无二心。臣之女已与陛下结为贵人,她聪明伶俐,贤良淑德,理应成为正宫皇后。”

  献帝哪里敢不答应?于是在建安二十年正月初一,趁着庆祝新年之际,册封曹操的女儿曹贵人为正宫皇后。

  众臣们谁也不敢多言。

  此时曹操权势日益强大,召集大臣们商议攻打吴国和蜀国的事情。

  贾诩说:“需要召回夏侯惇、曹仁二人,共同商议此事。”

  曹操立刻派人,连夜召回。

  夏侯惇还未到,曹仁先到了,连夜进入府中见曹操。

  曹操刚喝完酒躺下,许褚手持利剑站在堂门内。

  曹仁想进去,被许褚挡住。

  曹仁大怒道:“我乃曹氏宗族,你怎敢阻挡?”

  许褚说:

  “将军虽然亲近,但您是外藩镇守的官员;许褚虽然关系较远,但现充任内侍。主公醉卧堂上,不敢放您进去。”

  曹仁于是不敢进去。

  曹操听说后,赞叹道:“许褚真是忠臣啊!”

  没过几天,夏侯惇也到了,大家一起商议征伐之事。

  夏侯惇说:“吴、蜀两国暂时不可攻,应该先攻取汉中的张鲁,以得胜之兵再攻取蜀国,这样就可以一举成功。”

  曹操说:“正合我意。”于是起兵西征。这正是:

  图谋不轨欺负弱小君主,又驱使精锐部队扫荡边疆。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幽默化三国演义,幽默化三国演义最新章节,幽默化三国演义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