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化三国演义 第135章 甘宁劫曹营

小说:幽默化三国演义 作者:琉璃玉净平 更新时间:2024-06-10 02:53:50 源网站:官术
  在濡须口,孙权正忙着整顿他的小军队,突然传来消息说曹操带着四十万大军从汉中赶来救援合淝。

  孙权赶紧和他的智囊团开起了紧急会议,决定先派董袭和徐盛两位水战专家,带着五十艘战舰在濡须口设下伏兵;

  同时指派陈武带领一队人马,在江边来回巡逻,充当活动的警报器。

  张昭捋着胡子,摇头晃脑地说:

  “曹操那家伙千里迢迢地跑来,咱们得先给他点颜色看看。”

  孙权一听,立刻来了精神,环视帐下问道:

  “曹操这老远跑来,谁愿意打头阵,去给他个下马威?”

  凌统一拍大腿站起来:“我来!”

  孙权问:“带多少人去?”

  凌统豪气干云:“三千就够了。”

  甘宁不屑地撇撇嘴:“给我一百骑兵,我就能搞定,何必要三千!”

  凌统一听这话,火气就上来了,两人在孙权面前就争得面红耳赤。

  孙权摆了摆手,像个和事佬一样说:

  “曹军势大,咱们可不能小看了他们。”

  于是,他下令让凌统带着三千人马出濡须口去探探情况,要是遇到曹军就开打。

  凌统领命,带着他的队伍浩浩荡荡地离开了濡须坞。

  就在这时,尘土飞扬,曹军如约而至。

  先锋大将张辽和凌统碰了个正着,两人大战了五十回合,竟然难分胜负。

  孙权看凌统那边没占到便宜,心里有点发慌,连忙派出吕蒙去接应,把凌统安全地带回了大本营。

  甘宁见凌统归来,便向孙权豪言道:

  “今夜我只带区区一百骑兵去搅和曹操的梦乡,就算少了一根毛,都不算我赢。”

  孙权听后热血沸腾,立马调拨了一百精锐铁骑交给甘宁;

  还不忘添上五十瓶美酒,五十斤肥羊,犒赏勇士们。

  甘大侠回到自家营地,让手下百位勇士排排坐,先自饮两大碗壮胆酒,然后对着众士兵挥舞着银碗说:

  “今晚咱们有个大胆的任务——去偷袭曹营,大家干杯啊!”

  士兵们互相看看,脸色比刚烤的羊肉还难看。

  甘宁看在眼里,火冒三丈,拔剑怒吼:

  “老子都是将军了,还不惜命,你们磨蹭个啥?”

  众人看甘大侠一瞪眼,个个站起来行礼道:

  “愿随大侠赴汤蹈火。”

  于是甘大侠与众壮士共酌共食,大快朵颐。

  到了深夜,甘大侠搞来一百根白鹅毛,插在头盔上当信号,

  大伙儿披甲上马,像一阵风似的冲到曹操的大寨边,掀起鹿角障碍,一声巨响,杀进寨内,直奔中军去找曹操算账。

  谁知中军人马布置得跟铁桶似的,连个苍蝇都飞不进去。甘大侠带着他的百骑神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曹兵慌作一团,根本搞不清来了多少敌人,自己人踩自己人。

  那甘大侠百骑在敌营里横冲直撞,见谁灭谁。

  各个营帐乱成一锅粥,火光冲天,喊声震天响。

  甘大侠从南门杀出,曹兵吓得连个影儿都不敢追。

  后来,孙权派周泰带援兵接应,甘大侠带着百骑英雄凯旋而归。

  曹兵担心有埋伏,哪敢轻举妄动。

  后人写诗赞曰:

  鼙鼓声震天响,吴师英姿鬼神慌!

  百羽贯穿曹营夜,甘大侠威猛将才强!

  甘宁带着他的百骑壮士抵达寨子,人马一个都没少。他们到达营门口时,让每个人都敲起鼓、吹起笛,一边高呼“万岁”,欢腾的气氛瞬间爆炸。

  孙权亲自出来迎接,甘宁跳下马来,跪地行礼。

  孙权扶他起来,紧握他的手说:

  “将军此行,足以让那老狐狸吓得魂飞魄散。我之所以放你去,就是为了看看你的胆子到底有多大。”

  说完,赏赐了甘宁千匹绢和百把利刃。

  甘宁叩谢过后,将赏赐分给了手下的百名骑士。

  孙权对众将说:“曹操有张辽,我有甘兴霸,咱们这可是旗鼓相当。”

  第二天,张辽带兵挑衅。

  凌统看着甘宁立了功,也激动地说:“我也要跟张辽单挑!”

  孙权同意了。

  于是,凌统带领五千士兵离开濡须,而孙权则带着甘宁来到前线观战。

  战斗一触即发,张辽出马,左有李典,右有乐进。

  凌统挥舞着大刀,冲到阵前。

  张辽派出乐进来迎战。

  两人斗了五十回合,还是难分胜负。

  消息传到曹操那儿,他亲自骑马到门旗下观战,看到两位将领激战正酣,便命令曹休暗地里放冷箭。

  曹休偷偷躲到张辽背后,一箭射中了凌统的坐骑。

  那匹马应声而起,把凌统摔倒在地。

  乐进急忙挺枪来刺,但枪还没刺到,只听“嗖”的一声弓弦响,一箭正中乐进的脸,他也翻身落马。

  双方军队立刻出动,各救回自己的将领,随后鸣金收兵。

  凌统回到寨中,向孙权拜谢救命之恩。

  孙权说:

  “射箭救你的,正是甘宁。”凌统听后,连忙向甘宁磕头道:“没想到您会这样大恩大德!”

  从此,他和甘宁结成了生死之交,再也没闹过别扭。

  且说曹操见乐进中箭,急忙命令他到帐篷里接受治疗。

  第二天,他巧妙地将兵力分为五路来袭击濡须。

  曹操亲自率领中路,左一路由张辽带领,二路由李典带领,右一路由徐晃带领,二路由庞德带领。

  每路都有一万人马,他们像猛虎下山般冲向江边。

  此时,董袭和徐盛两人在楼船上,看到五路大军压境,周围的士兵们都露出了惊恐的神色,

  徐盛豪气地说:“我们吃着君主的饭,就要忠心地为他做事,有什么好怕的!”

  于是,他带领几百个勇士,乘小船渡过江面,直接杀入李典的军中。

  董袭在船上,命令众军擂鼓呐喊助威。

  突然,江上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波涛汹涌。

  士兵们看到大船快要翻了,纷纷下脚舰逃命。

  董袭挥剑大喝:“我们受君命在此防贼,怎敢弃船而去!”

  他立刻斩杀了十几个要下船的士兵。不一会儿,风更大了,船翻了,董袭最终死在江口水中。

  徐盛在李典军中,如入无人之境。

  再说陈武听到江边的战斗声,带领一队人马赶来,正好与庞德相遇,两军立即陷入混战。

  孙权在濡须坞中,听说曹兵已经杀到江边,亲自和周泰带领军队前来支援。

  他们正好看到徐盛在李典军中搅得天翻地覆,便指挥军队杀入接应,却被张辽、徐晃两路人马,把孙权困在战场中心。

  曹操站在高处,看到孙权被围,急忙命令许褚骑马持刀杀入军中,将孙权的军队一分为二,彼此无法相救。

  周泰在战乱中如猛虎出笼,一路砍到江畔,却不见了孙权的踪影。

  他紧急调转坐骑,再次冲入战场深处,焦急地向部队询问:“主公哪儿去了?”

  士兵们纷纷指向混战最密集的地方,回答说:“主公正陷入苦战!”

  周泰毫不犹豫地一头扎进敌群,终于找到了孙权。

  他大声喊道:“主公,跟我一起冲出去!”

  于是,周泰开路,孙权紧随其后,两人齐心协力破敌。

  然而,当周泰再次抵达江边时,发现孙权又不见了。

  他不顾一切地重新杀回战场,再次找到孙权。

  孙权忧心忡忡地说:“四面楚歌,咱们怎么突围?”

  周泰坚定地回答:“主公先走,我掩护,我们一定能冲出去。”

  于是,孙权骑马狂奔,周泰则左挡右击,身中数枪,箭矢穿透了他的重甲,但他仍然保护着孙权成功脱险。

  他们终于到达江边,吕蒙率领的水军及时赶到,将他们接到船上。

  孙权感慨地说:“多亏了周泰三番五次的冲锋,我们才能摆脱敌人的包围。但徐盛还在敌军心脏地带,我们该怎么办?”

  周泰毫不犹豫地说:“我再去救他!”

  说罢,他拿起长枪,再次冲入敌阵,最终救出了徐盛。

  两位将军都带着重伤回到了船上。

  吕蒙命令士兵用箭雨压制岸上的敌人,成功地将两位将军救上了船。

  另一方面,陈武与庞德激战正酣,后无援兵,被逼至山谷口,树林茂密之处。

  陈武试图转身再战,却被树枝勾住了衣袍,无法迎战,最终不幸被庞德所杀。

  曹操看到孙权逃脱,亲自率兵追击至江边,与吕蒙对射。

  吕蒙箭矢耗尽,正焦急间,江面上突然出现了一队船队,为首的是孙策的女婿陆逊,他率领十万大军赶到。

  一阵箭雨击退了曹军,乘胜追击上岸,夺回了数千匹战马。

  曹军死伤无数,大败而归,在混乱中找到了陈武的遗体。

  在孙权得知陈武英勇牺牲,而董袭悲壮投身江水殉国后,内心悲痛万分。他下令搜寻董袭的遗体,并与陈武一同隆重安葬。

  同时,为了表彰周泰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孙权举办了一场庆功宴会。

  在宴会上,孙权亲自为周泰斟酒,拍拍他的背,泪眼婆娑地说:

  “你两次舍生忘死相救于我,身中数十枪,伤痕累累如同刻画。我怎能不以亲如骨肉之恩待你,委以兵马重任?你是我朝的大功臣,我将与你同甘共苦,患难与共。”

  说罢,他让周泰脱下衣服,展示给众将看那些纵横交错的伤疤。

  孙权亲手抚摸每一道伤痕,关切地询问其来历。

  周泰如实叙述战斗受伤的经过,每述一处伤,就饮下一觥酒。

  当天,周泰醉得不省人事,孙权便赐给他一把青罗伞,允许他出入时张盖以示荣耀。

  孙权在濡须与曹操对峙了一个多月,未能取得胜利。

  张昭和顾雍进言:

  “曹操势力强大,我们难以力敌,若是持久战,将大损兵力。不如谋求和解,以安抚百姓为上策。”

  孙权接受了他们的建议,派步骘前往曹营求和,答应每年纳贡。

  曹操见江南局势紧迫,不宜再战,便答应了和解,条件是:

  “孙权先撤军,我随后班师。”

  步骘回报后,孙权只留下蒋钦、周泰守濡须口,其余大军全部上船返回秣陵。

  曹操留下曹仁、张辽驻守合淝,自己则率军返回许昌。

  文武百官纷纷提议立曹操为“魏王”,唯独尚书崔琰坚决反对。

  众人问:“你难道没看到荀文若的下场吗?”

  崔琰义愤填膺地回应:“时机未到!时机未到!总有一天会有变故,到时候你们自会明白。”

  有人与崔琰不和,将他的话告诉了曹操。

  曹操大怒,将崔琰投入狱中审问。

  崔琰虎目圆睁,虬髯怒张,痛斥曹操是个欺君的奸贼。

  廷尉向曹操报告,曹操下令在狱中将崔琰杖杀。

  后人赞颂崔琰:

  清河崔琰,天性坚毅刚强。

  虬髯虎目,心肠坚如铁石。

  面对奸邪,气节高昂。

  忠于汉室,英名千古流芳!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幽默化三国演义,幽默化三国演义最新章节,幽默化三国演义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