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化三国演义 第142章 常山赵子龙

小说:幽默化三国演义 作者:琉璃玉净平 更新时间:2024-06-10 02:53:50 源网站:官术
  黄忠一战成名,手起刀落夏侯渊,曹营士兵四散奔逃,如同一群无头苍蝇。

  黄忠乘胜追击,眼疾手快,决定一举拿下定军山。

  张合挺身而出,欲阻其锋锐,却遭遇了黄忠和陈式的夹击,如同被两只饿狼围攻的独羊,狼狈不堪,只好败下阵来。

  就在此时,山侧突然杀出一彪猛将,横刀立马,挡住了张合的去路。

  为首的将领高声喝道:“常山赵子龙在此!”

  张合吓得魂飞魄散,带着残兵败将,向着定军山的方向逃窜。

  不料,前方又迎来一支人马,正是杜袭。

  他告诉张合:“定军山已经落入刘封、孟达之手。”

  张合心惊胆战,无奈之下,只得与杜袭一同率领败兵退至汉水边扎营,并急忙派人向曹操报告噩耗。

  曹操听闻夏侯渊阵亡的消息,悲痛欲绝,泪如泉涌。

  他这才恍然大悟,管辂所言的“三八纵横”竟是建安二十四年的暗示;“黄猪遇虎”正应了己亥年正月的凶兆;“定军之南”无疑指的是定军山之南;而“伤折一股”,则是因为渊与操有着兄弟般的深厚情谊。

  曹操急忙派人寻找管辂,却早已人去楼空。

  愤怒的曹操,誓要为夏侯渊报仇雪恨,亲自率领大军,直奔定军山而来,任命徐晃为先锋。

  大军行至汉水,张合和杜袭前来接应。

  两位将领建议道:“定军山已失,不如将米仓山的粮草转移至北山寨中储存,再图进兵。”

  曹操听后,深以为然,便依计行事。

  在一番英勇斗争后,黄忠那神勇的老将竟然把夏侯渊的首级斩下,得意洋洋地来到葭萌关上,向玄德献上这显赫战功。

  玄德乐得合不拢嘴,当场就把黄忠提拔为征西大将军,并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

  就在大家酒酣耳热之际,牙将张着气喘吁吁地跑来报讯:

  “曹操亲自带领大军二十万,誓为夏侯渊复仇。现在张合正在米仓山忙碌着搬运粮草,一直搬到汉水北山脚下。”

  孔明眼中闪过一丝机智的光芒,分析道:

  “如今曹操纵师而来,估计是担心粮草供应不足,这才暂时按兵不动。如果我们能派个人悄无声息地混进去,给他的粮草来个一把火,再夺了那些辎重物资,曹操的那股子冲劲儿肯定就泄了。”

  黄忠一拍大腿,豪气干云地说:“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孔明摇了摇头,语气严肃地提醒他:

  “曹操可不是夏侯渊那种菜鸟级别的对手,你可别小看了他。”

  玄德也插话道:“虽然说夏侯渊也是个领兵的头儿,但充其量不过是个有勇无谋的家伙,怎能和张合相提并论?如果能干掉张合,那功劳可比斩夏侯渊要大得多了。”

  黄忠斗志昂扬,拍胸脯保证:“那我就去把他的脑袋也给拧下来!”

  孔明微微一笑,提议道:“你可以和赵子龙一起带兵前往,记得要商量着办事,看你们俩谁能立下更大的功。”

  黄忠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于是孔明安排张着作为副将陪同前往。

  赵云对黄忠说:“现在曹操带了那么多人过来,分兵扎营搞得像蜂窝似的。你在主公面前夸下海口要去抢粮食,这可是件大事啊。你有什么妙计?”

  黄忠信心满满地说:“我先过去探探路,怎么样?”

  赵云不甘示弱:“还是让我先走吧。”

  黄忠不服气:“我是主将,你是副将,哪有副将争着去的道理?”

  赵云满不在乎地回答:“咱俩都是为主公效力,分那么清楚干嘛?不如这样,咱们来抽签,谁抽中了谁先去。”

  黄忠想了想,觉得这办法挺公平,便同意了。

  结果不出所料,黄忠抽中了签,得到了先行的机会。

  赵云见状就说:“既然将军你先走一步,我就在后方支援。我们可以约定一个时间,如果你按时回来,我就按兵不动;如果你超时还没回来,我就会立刻带兵去接应你。”

  黄忠点头称是,两人便约定以午时为限。

  赵云回到自己的营地,对部将张翼吩咐道:

  “黄汉升和我约好了明天去劫粮,如果午时他还没回来,我就得去帮忙。咱们的营地紧挨着汉水,地势凶险。如果我去了,你得给我守住寨子,千万别轻举妄动。”

  张翼郑重其事地答应了。

  却说黄忠凯旋归寨,笑眯眯地对副将张着道:

  “我斩了夏侯渊那厮,张合那小子估计吓得屁滚尿流。明儿个我准备去搞点副业,就是劫个粮草什么的,咱们就留五百壮士守家,你得帮我这个忙。

  今晚三更大家吃饱喝足,四更咱就悄悄溜号,直奔北山脚下,先收拾张合,再大闹天宫似的搅和他们的粮食堆。”

  张着点头如捣蒜。

  就在那个夜黑风高的夜晚,黄忠带着队伍悄无声息地领头,张着紧随其后,俩人像两只狡猾的猫儿一样,偷渡过汉水,一路蹑手蹑脚摸到了北山脚下。

  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只见粮草堆积如小山,守卫的士兵们一个个像是见到了鬼,丢盔弃甲,撒腿就跑。

  黄忠下令全体骑兵下马,开始在粮堆上码起了柴火。

  正待一把火热闹起来,不料张合带着他的救兵杀到,双方立刻上演了一场混战大戏。

  曹操那边得知消息,急得跳脚,连忙派出徐晃前去增援。

  徐晃带着队伍气势汹汹地赶来,把黄忠团团围住,就像把他困在了垓心的孤岛上。

  张着带着三百人马侥幸突围,正想拍拍屁股回寨,谁知文聘那家伙带着一队人马横冲直撞地挡在了前头。

  后面曹兵又像赶集似的蜂拥而至,把张着团团围住,这可真是进退两难。

  赵云在军营里等到中午,忠还没回来,他赶紧穿上战甲跳上马背,带领三千士兵前去支援。

  在离开前他对张翼说:“你要好好守住我们的营寨,两边都多放一些弓箭手,做好防御准备。”

  张翼立刻答应下来。

  赵云挺起长枪,策马向前冲去。

  突然一名敌将挡住了他的路,那是文聘的部将慕容烈,他挥舞大刀迎向赵云,但被赵云一枪刺中要害,当场毙命。

  曹操的士兵纷纷败退。

  赵云直接冲进了敌人的包围圈,又一支敌军截住了他的去路,为首的是魏将焦炳。

  赵云大声问道:“我蜀国的士兵在哪?”

  焦炳回答:“哈哈!还用问吗?已经全部被杀了!”

  赵云听后大怒,策马一枪,焦炳也被他刺死。

  赵云杀散剩余的敌人,一直冲到北山下,看到张合和徐晃两人围攻黄忠,士兵们已经被围困很久了。

  赵云大喝一声,挺枪策马冲进敌人的包围圈,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他的枪法犹如梨花飘舞,瑞雪纷飞。

  张合和徐晃都被他吓破了胆,不敢上前迎战。

  赵云成功救出黄忠,一边战斗一边撤退,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一个人敢阻拦。

  曹操在高处看到这一幕,惊讶地问众将:“那个英勇的将军是谁?”

  有认识的告诉他:“那是常山的赵子龙。”

  曹操感叹道:“当年在当阳长坂坡的英雄还在!”

  他急忙下令:“在他经过的地方,不要轻易出战。”

  赵云成功救出了黄忠,突破了敌人的重围。

  有士兵指着东南方向说:“那边被围的一定是副将张着。”

  赵云没有回到自己的营地,而是直接向东南方向冲去。

  他所到之处,只要看到“常山赵云”的旗帜,那些曾在当阳长坂坡知道他勇猛的敌人,都会互相告知,纷纷逃窜。

  赵云又成功救出了张着。

  曹操眼见赵云如猛虎下山,左冲右突,无人能挡,连救黄忠,又救张着,气得七窍生烟,亲自率领精锐部队追赶赵云。

  然而赵云已经杀回自家大营。

  部将张翼接过指挥权,远远看到后面尘土飞扬,知道曹兵正急追而来,立刻对赵云说:

  “追兵就要到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关上寨门,上敌楼防守?”

  赵云豪气干云地回答:“关什么寨门!难道你忘了,我在当阳长坂那一战时,孤身一人,把曹兵的八十三万大军视如草芥。现在我们有兵有将,有什么好怕的!”

  于是,他命令弓弩手在寨外的壕沟中埋伏好,将营内的旗帜和武器全部放倒,战鼓也不击响。

  赵云独自一人,手握长枪,站在营门外,气势如虹。

  却说张合、徐晃领兵追逐至蜀寨,夜幕已降,瞥见寨内寂静无声,又瞥见赵云孤身一人,立于营外,寨门洞开,二将犹豫不前。

  正在疑惑之际,曹操亲自赶到,急忙催促大军冲锋。

  大军得令,齐声大吼,冲向营前,只见赵云纹丝不动,曹军纷纷后撤。

  赵云挥枪一指,伏兵弓弩齐发。

  此时夜色浓重,曹军不知蜀兵虚实。

  曹操率先拨马撤退,只听得背后喊声震天,鼓角齐鸣,蜀兵紧追不舍。

  曹军自相踩踏,逃至汉水河边,落水而亡者,不计其数。

  赵云、黄忠、张着各领一支兵马,追杀甚急。

  曹操正狼狈奔逃间,忽见刘封、孟达率领两支兵马,从米仓山路杀出,放火烧粮草。

  曹操丢弃了北山粮草,慌忙返回南郑。

  徐晃、张合立足不稳,也弃掉本寨而逃。

  赵云占领了曹寨,黄忠夺得了粮草,汉水缴获的军器无数,大获全胜,派人去报喜给玄德。

  玄德便同孔明前往汉水,问赵云的部下:“子龙如何作战?”

  小兵将子龙救援黄忠,坚守汉水的事迹,详细叙述一遍。

  玄德大喜,环顾山前山后险峻之路,欣然对孔明说:

  “子龙真是胆大如斗啊!”

  后人有诗赞曰:

  昔日长坂坡上战,英风犹自在。

  冲锋陷阵显英雄,被围之中更勇敢。

  鬼哭神嚎,天地为之动容。

  常山赵子龙,真乃一身是胆!

  于是,玄德给子龙冠上了“虎威将军”的头衔,犒赏了将士们,大家欢宴到深夜。

  突然间,有消息传来,说曹操又派了一大军从偏僻的斜谷小径杀来,目标直指汉水。

  玄德哈哈大笑道:“曹操这回来,也只能算是望尘莫及了。我掐指一算,汉水已经是咱们的囊中之物。”

  说罢,就带着部队迎向汉水西岸。

  曹操那边,点名徐晃作为冲锋队长,准备大干一场。

  就在帐篷前,跳出一个自称地理通的家伙,拍胸脯保证要帮徐大将军一起搞定蜀国。

  曹操一看,这不是巴西宕渠的王平吗?现在是个牙门将军。

  曹操乐得合不拢嘴,立马让王平当了副队长,协助徐晃。

  曹操的军队在定军山北面扎营。徐晃和王平带队到了汉水边,徐晃命令前面的队伍过河去摆好阵势。

  王平疑惑地问:“要是军队都过了河,突然要撤退怎么办?”

  徐晃得意地回答:“以前韩信就是背水一战,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嘛。”

  王平反驳道:“不对啊,那时候韩信是看准了对手没脑瓜子才用的这招,你现在能猜透赵云、黄忠的心思吗?”

  徐晃一拍大腿:“那你就带步兵去抵挡一阵,看我用骑兵冲垮他们。”

  说完,命令搭起临时桥,部队随即过河迎战蜀军。

  真是:

  魏兵自比韩信,却不知蜀中有位诸葛亮。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幽默化三国演义,幽默化三国演义最新章节,幽默化三国演义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