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化三国演义 第168章 曹丕用火攻

小说:幽默化三国演义 作者:琉璃玉净平 更新时间:2024-06-10 02:53:50 源网站:官术
  魏兵起程的消息被东吴细作得知,并迅速上报给吴国。

  近臣急忙向吴王孙权报告:

  “魏王曹丕亲自驾龙舟,带领水陆大军三十馀万,从蔡、颍出发,准备通过淮河,目标直指广陵渡江,意图南下江南,形势十分紧急。”

  孙权听后大惊,立刻召集文武官员商议对策。

  顾雍建议:“如今主上已与西蜀联合,可以写信给诸葛孔明,请求他出兵汉中,以此分散魏军的兵力。同时,派遣一员大将,驻扎南徐以抵御魏军。”

  孙权说:“这个重任非陆逊莫属。”

  顾雍回答:“陆逊镇守荆州,不可轻易调动。”

  孙权表示:“我也知道这一点,但目前确实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

  话音未落,一人从班部内站出来说道:

  “臣虽然不才,但愿意率领一支军队去抵挡魏军。如果曹丕敢亲自渡过大江,我必定将他生擒献给殿下。即使他不渡江,我也会杀敌大半,让魏兵不敢轻视东吴。”

  孙权一看,原来是徐盛。

  孙权大喜道:“有你守护江南一带,我就放心了!”

  于是封徐盛为安东将军,总领建业、南徐的兵马。

  徐盛谢恩领命后退下,立即传达命令给众官军,要求他们多准备器械和旌旗,以做好守护江岸的准备。

  忽然,一位挺身而出的人说:

  “今日大王将重任委托给将军,希望您能攻破魏军并擒获曹丕。将军为何不早些发兵渡江,在淮南之地迎战敌人?等到曹丕的军队到来,恐怕就来不及了。”

  徐盛一看,原来是吴王的侄子孙韶。

  孙韶字公礼,被任命为扬威将军,曾在广陵守御,年幼时就很有勇气和胆量。

  徐盛说:“曹丕势力强大,又有名将作为先锋,我们不能轻易渡江迎战。等他们的船只都聚集在北岸,我自有计策来打败他们。”

  孙韶说:“我手下有三千兵马,而且我对广陵的道路地势非常熟悉,我愿意亲自去江北与曹丕决战。如果不胜,我会承担军法责任。”

  徐盛不同意,但孙韶坚持要去,徐盛仍然不肯同意,孙韶再三要求前往。

  徐盛生气地说:“你如此不听命令,我怎么能指挥诸将呢!”

  于是命令武士将孙韶推出辕门外处斩。

  刀斧手将孙韶带到辕门外,立起皂旗。孙韶的部将急忙向孙权报告。

  孙权得知后,急忙上马前来营救。武士正准备行刑时,孙权赶到,喝令刀斧手散开,救了孙韶。

  孙韶哭着对孙权说:“臣往年在广陵时,深知那里的地理优势,如果不在那里与曹丕交战,而是等他渡过长江,东吴就危险了!”

  孙权直接进入军营。

  徐盛迎接孙权进入帐篷,报告说:“大王命令我担任都督率领军队抵抗魏国。现在扬威将军孙韶不遵守军法,违抗命令应当被斩首,大王为什么赦免他呢?”

  孙权说:“孙韶因为年轻气盛而犯了错误,希望您能宽恕他。”

  徐盛说:“法律不是我制定的,也不是大王制定的,而是国家的典章制度。如果因为亲属关系而豁免他,那怎么能让众人信服呢?”

  孙权说:“孙韶犯了错,本应由将军处理,但他虽然原本姓俞,但我哥哥非常喜欢他,赐给他孙姓,他对我也有很大的功劳。现在杀了他,就辜负了我哥哥的恩情。”

  徐盛说:“看在大王的面子上,暂时留下他的性命。”

  孙权命令孙韶拜谢徐盛。孙韶不肯下拜,厉声说:

  “依我之见,只要带领军队去攻破曹丕就行,即使死了也不服你的见识。”

  徐盛脸色一变。

  孙权喝退孙韶,对徐盛说:“就算没有这个人,对我们的军队又有什么损失呢?以后不要再用他了。”

  说完就回去了。

  当晚,有人报告徐盛说:

  “孙韶带着自己的三千精兵悄悄地渡过江去了。”

  徐盛担心会有失误,对吴王的面子不好看,于是叫来丁奉授以密计,带着三千兵马渡江接应。

  魏主驾着龙舟来到广陵,曹真已经带兵在江边摆好阵势。

  曹丕问:“江边有多少兵?”

  曹真回答:“远看连个鬼影都没有,更别提旗帜和营地了。”

  曹丕说:“这肯定是个陷阱,我得亲自去看看。”

  于是他打开江道,让龙舟驶向大江,停在岸边。

  船上挂着五彩斑斓的旗帜,仪仗队簇拥着他,光芒四射。

  曹丕坐在船中,遥望江南,一个人影都看不到。

  他回头对刘晔、蒋济说:“我们能过江吗?”

  刘晔回答:“兵法上说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他们看到我们的大军来了,怎么可能不准备呢?陛下不能轻举妄动,先等等看他们的动静再说。”

  曹丕点头称赞:“你说得对。”

  那天晚上,他们在江中过夜。

  夜里漆黑一片,士兵们都点起了火把,照亮了整个世界,就像白天一样。

  远远望去,江南连一点火光都没有。

  曹丕问身边的人:“这是怎么回事?”

  近臣回答说:“听说陛下的天兵要来,所以他们望风而逃了吧。”

  曹丕暗自好笑。等到天亮时,大雾弥漫,什么都看不见。

  过了一会儿,风吹散了雾气,露出了江南的景象:城墙连绵不绝,城楼上枪刀闪烁着日光,到处都是旗帜和号带。

  突然有人来报:“南徐沿江一带,一直到石头城,几百里之内,城墙和船只连绵不断,一夜之间就建好了。”

  曹丕大吃一惊。

  原来徐盛用芦苇做了假人,穿着青色衣服站在假城楼上。

  魏国的士兵看到城楼上那么多人马,怎么能不害怕呢?丕感叹道:

  “魏国虽然有千群武士,但在这里却无用武之地。江南的人物如此厉害,我们无法征服他们啊!”

  在曹丕的龙舟上,狂风呼啸,白浪滔天,江水溅湿了龙袍,大船摇摇欲坠。

  曹真惊慌失措地命令文聘撑着小舟急忙来救驾。

  龙舟上的人站立不稳,文聘跳上龙舟,背着曹丕下到小舟,奔向河港。

  突然,流星马来报:“赵云引兵出阳安关,直取长安。”

  曹丕听到这个消息,大惊失色,连忙下令回军。

  众军各自奔走,背后吴兵紧追不舍。

  曹丕传旨,教众人尽弃御用之物而逃。

  龙舟即将进入淮河时,忽然鼓角齐鸣,喊声震天,一彪军杀到,为首的大将正是孙韶。

  魏兵无法抵挡,损失大半,淹死者无数。

  诸将奋力救出魏主。

  曹丕渡过淮河,行不到三十里,淮河中一带芦苇,预灌鱼油,尽皆火着,顺风而下。

  风势猛烈,火焰漫空,将龙舟包围。

  曹丕大惊,急忙下小船靠岸时,龙舟上早已火光冲天。

  曹丕慌忙上马。

  岸上一彪军杀来,为首的将领是丁奉。

  张辽急忙拍马来迎,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幸好徐晃及时赶到,将他救走,共同保护魏主逃走,损失无数兵马。

  背后孙韶、丁奉夺得马匹、车仗、船只、器械,不计其数。魏兵大败而回。

  吴将徐盛获得全功,吴王重加赏赐。

  张辽回到许昌后,箭疮迸裂而死,曹丕厚葬了他。

  却说赵云引兵杀出阳安关之后,忽报丞相有文书到,说益州耆帅雍闿结连蛮王孟获,起十万蛮兵侵掠四郡,因此宣召赵云回军,令马超坚守阳安关,丞相欲亲自南征。

  赵云于是急忙收兵而回。

  此时孔明在成都整饬军马,亲自南征。

  正是:方见东吴敌北魏,又看西蜀战南蛮。

  却说,在成都的诸葛丞相,无论大事小事,都亲自决断。

  两川的百姓,享受着太平盛世,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又因为连年丰收,老幼都吃得饱饱的,唱歌赞美生活。

  遇到差役,都争先恐后地早早完成。因此,军需器械应用之物,无不完备,米满仓廒,财盈府库。

  建兴三年,益州飞报:“蛮王孟获大起蛮兵十万,犯境侵掠。建宁太守雍闿,乃汉朝什方侯雍齿之后,今结连孟获造反。

  牂牁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太守高定二人献了城。只有永昌郡太守王伉不肯反。

  现在雍闿、朱褒、高定三人部下人马,都与孟获为乡导官,攻打永昌郡。现在王伉与功曹吕凯,会集百姓,死守此城。”

  情况非常紧急。

  孔明于是入朝奏后主说:“臣认为南蛮不服,是国家的大患。臣应当亲自率领大军,前去征讨。”

  后主说:“东有孙权,北有曹丕,现在相父离开我而去,如果吴、魏来攻,怎么办?”

  孔明说:“东吴刚刚与我们讲和,应该没有异心。如果有异心,李严在白帝城,这个人可以抵挡陆逊。曹丕新败,锐气已丧,不能远图,而且马超守把汉中诸处关口,不必担忧。

  我又留下关兴、张苞等人分两军作为救应,保证陛下万无一失。现在我先去扫荡南方,然后北伐中原,以报答先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

  后主说:“我年幼无知,只希望相父斟酌行之。”

  话还没说完,班部内一个人站出来说:“不可,不可!”

  众人一看,原来是南阳人,姓王,名连,字文仪,现在是谏议大夫。

  王连劝道:“南方是荒凉之地,瘴疫之乡。丞相肩负重任,不应该亲自远征。而且雍闿等人只是小疾,丞相只需派遣一位大将去讨伐,一定能成功。”

  孔明说:“南方离国甚远,人民不熟悉王化,很难收服。我应当亲自去征讨。可刚可柔,别有斟酌,不能轻易托付给别人。”

  王连多次苦心劝诫,可孔明仍旧固执己见。

  就在这一天,孔明告别了后主,任命蒋琬为参军,费祎为长史;董厥和樊建两人担任掾史;

  赵云与魏延被选为大将,负责统率全军;而王平和张翼则被任命为副将,并带上了数十名川中的将领,共同率领五十万川军向着益州进发。

  就在这时,关公的第三个儿子关索闯入军中,对孔明说道:

  “自从荆州失守之后,我便在鲍家庄养病,一心想要前往川中面见先帝以报血仇,但由于伤口未愈,始终无法成行。最近伤势刚刚痊愈,得知东吴的敌人已被全部铲除,便立刻赶来西川面见陛下,没想到在路上遇到了南征的军队,特地前来投奔。”

  听到这番话,孔明不禁叹息不已。他立即派人向朝廷汇报情况,并任命关索为前锋,一同向南征战。

  大军按照既定的队形前进,饿了就吃,渴了就喝,晚上休息,白天行军,所过之处秋毫无犯。

  与此同时,雍闿得知孔明亲自率领大军前来,立刻与高定、朱褒商议对策,决定分兵三路迎战:

  高定负责中路,雍闿在左路,朱褒在右路,每路各领五六万兵马。于是高定命令鄂焕担任前部先锋。

  鄂焕身高九尺,相貌凶恶,手持一支方天戟,勇猛无比。他率领本部人马离开了大寨,前来迎战蜀军。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幽默化三国演义,幽默化三国演义最新章节,幽默化三国演义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