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化三国演义 第175章 七擒孟获

小说:幽默化三国演义 作者:琉璃玉净平 更新时间:2024-06-10 02:53:50 源网站:官术
  孔明找了个当地向导,自己开着小摩托去了桃花渡口北岸的山沟沟里,一边欣赏风景一边考察地形。

  到了一个像蛇一样蜿蜒的山谷,他问向导:“这地方叫啥?”

  向导说:“盘蛇谷。”

  孔明乐了:“这就是上天给我的成功秘诀啊!”

  然后他就回去安排马岱、赵云、魏延他们去布置任务,还特别交代魏延要连输十五阵,弃七个寨栅。

  魏延虽然不高兴,但还是怏怏地去了。最后,张翼带着一军去筑立寨栅,张嶷、马忠则带着降兵执行任务。

  大家都按照孔明的计划行事,一场好戏即将上演!

  孟获和兀突骨坐在营帐里,孟获挠了挠头说:“那个诸葛亮啊,就是个老狐狸,老是玩些障眼法。咱们以后遇到山谷或者树林密集的地方,可得小心点,别让他给忽悠了。”

  兀突骨点点头,深有同感地说:“是啊,中国人可真是狡猾得很。不过没关系,我已经看穿他们的把戏了。下次我在前面冲锋陷阵,你就在后面给我出主意。”

  两人刚商量完,就听说蜀兵在桃花渡口北岸搭起了帐篷。

  兀突骨立刻派出两个小队长,带着藤甲兵过河去挑战蜀兵。

  没打几个回合,魏延就败下阵来。蛮兵们心想可能有埋伏,就没敢追得太紧。

  第二天,魏延又在河边搭起帐篷。蛮兵们发现了,又派兵过河去迎战。这次魏延还是没坚持多久就败退了。

  蛮兵们追了十几里地,发现四周静悄悄的,于是大摇大摆地住进了蜀军的帐篷。

  接下来的几天,魏延就像个诱饵一样,每次和蛮兵交战都故意败退,引诱他们深入自己的阵地。

  蛮兵们越战越勇,却不知道已经中了诸葛亮的计谋。

  话说魏延这哥们儿,打仗就像打地鼠,一会儿这儿冒个头,一会儿那儿挨一棒。

  已经输了十五局,连带着七个营寨都成了别人的后花园。

  那帮蛮兵追得比快递还急,兀突骨这货在前线装逼,看到树林就怂,非得派人去侦查,结果发现树荫下还有彩旗飘飘。

  他得意地对孟获说:“大王你真是神机妙算!”

  孟获笑得像个花痴:“诸葛亮这次被我们看穿了。大王你连赢他十五局,抢了他七个营寨,蜀兵吓得屁滚尿流。诸葛亮已经没招了,只要再进一步,大事就成了!”

  兀突骨乐得像只猴子,完全不把蜀兵放在眼里。

  到了第十六天,魏延带着残兵败将,来和藤甲军对决。

  兀突骨骑着大象,头戴狼须帽,身披金珠缨络,两肋下露出生鳞甲,眼目中微有光芒,手指魏延大骂。

  魏延掉头就跑,后面的蛮兵大进。魏延带着部队转过了盘蛇谷,朝着白旗跑去。

  兀突骨带着人马在后面追杀。兀突骨看到山上没有草木,心想肯定没埋伏,就放心地追杀。

  赶到谷中,看到几十辆黑油柜车挡在路上。

  蛮兵报告说:“这是蜀兵运粮的道路,因为大王来了,他们就扔下粮车跑了。”

  兀突骨高兴地催着部队追赶。快要出谷口时,却看不到一个蜀兵,只见横木乱石滚下来,堵住了谷口。

  兀突骨让士兵开路前进,突然看到前面大小车辆装载着干柴,全都烧起来了。

  兀突骨急忙下令退兵,只听到后面传来喊声,说谷口已经被干柴堵住了,车里原来全是火药,一起烧了起来。

  兀突骨看到没有草木,心里还不慌,下令找路逃跑。

  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都着了,地上飞起铁炮。

  整个谷中火光四射,只要碰到藤甲的,没有一个不着火的,把兀突骨和他的三万藤甲军烧得互相拥抱,死在盘蛇谷中。

  孔明在山上往下看时,只见蛮兵被火烧得挥拳弹腿,大半被铁炮打得头脸粉碎,都死在谷中,臭不可闻。

  孔明流泪叹息道:“我虽然有功于国家,但肯定会折寿啊!”

  左右的将士都感叹不已。

  孟获在寨中闲得无聊,正等着蛮兵的八卦。

  突然一群人笑嘻嘻地跑来报告:

  “乌戈国和蜀国的兵打起来了,诸葛亮被围在盘蛇谷里了,他们请你去救场呢!我们都是本地人,被逼无奈投降了蜀国。现在知道你来了,特来帮你一把。”

  孟获乐得合不拢嘴,立刻带着手下和番人骑上马,让蛮兵带路。到了盘蛇谷,只见火光冲天,臭气熏天。

  孟获知道上当了,急忙撤退时,张嶷和马忠从两边杀出。

  孟获刚想还手,一声喊起,蛮兵中大半都是蜀兵,把孟获和他的手下都抓了起来。

  孟获骑着马冲出重围,向山里逃去。

  跑着跑着,他看到山里有一队人马,簇拥着一辆小车,车上坐着一个人,穿着道袍,摇着羽扇,原来是孔明啊!

  孔明大喝道:“反贼孟获!这次看你该怎么办!”

  孟获吓得掉头就跑,结果被旁边的马岱拦住了去路。

  孟获措手不及,被马岱活捉了。

  这时王平和张翼已经带人赶到蛮寨,把祝融夫人和她的家眷都抓了起来。

  孔明回到营帐,坐下后对众将说:

  “我这招可是迫不得已才用的,有点损人不利己。我猜敌人肯定以为我会在树林里埋伏,所以我故意挂上旗帜,却一个人都没放,让他们猜去吧!

  我还让魏文长连输十五场,就是为了让他们更坚定地相信我有埋伏。我看到盘蛇谷只有一条路,两边都是光秃秃的石头,下面全是沙子,就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我让马岱把黑油柜放在谷中,里面装满了我们事先制造的火炮,叫做‘地雷’。一炮里有九个炮弹,每隔三十步就埋一个,用竹竿连接药线,一旦发动起来,山崩石裂!

  我还让赵子龙准备了草车,放在谷口,又让山上的人准备大木头和乱石。然后我叫魏延把兀突骨和他的藤甲军引进谷里,再放火烧他们。我听说水火不容,藤甲虽然刀箭都穿不透,但是是油浸过的,见火就着。

  这些蛮兵这么顽固,不用火攻怎么赢呢?如果让乌戈国的人都死光了,那就是我的罪过了!”

  众将听了都拜服道:“丞相真是神机妙算,鬼神莫测啊!”

  孔明让人把孟获带过来。孟获跪在帐篷下。

  孔明让他去掉绑缚,叫他去别的帐篷吃点东西压压惊。

  孔明叫来管酒食的官员,吩咐了一番后让他走了。

  却说孟获和祝融夫人,以及孟优、带来洞主等一帮人,在帐篷里开派对。

  突然,一个传话的闯进来对孟获说:

  “诸葛亮觉得没面子,不想见你。他让我告诉你,赶紧滚回去,再带人来决一死战。你现在就走吧。”

  孟获哭着说:“被捉七次,放七次,这可真是前所未有啊。我虽然是野蛮人,但也懂礼貌,我怎么能这么不要脸呢?”

  于是,他和兄弟们、老婆们、亲戚们一起跪在帐篷下,光着膀子谢罪说:

  “诸葛亮太厉害了,我们南方人再也不敢造反了。”

  诸葛亮问:“你现在服了吗?”

  孟获哭着说:“我和我的子孙后代都感激你的恩情,怎么能不服呢!”

  于是,诸葛亮请孟获上帐篷,举行庆祝宴会,并让他永远当洞主。

  夺回的土地全部归还。孟获的亲戚和蛮兵们都感激不尽,高兴地跳着离开。

  后人有诗赞孔明说:

  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

  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

  费长史进言道:“丞相,您亲自带领士兵深入荒野,征服了南方的蛮族。现在蛮王已经归顺,我们为何不设立官员,与孟获一起驻守呢?”

  孔明笑道:“这样做有三个问题:留下外人就需要留下军队,但军队没有食物,这是第一个问题;蛮人遭受战乱,亲人死亡,留下外人而不留下军队,必然引发祸患,这是第二个问题;

  蛮人有废杀之罪,留下外人他们也不会信任,这是第三个问题。所以我现在不留人,不运粮,只是和他们和平相处。”

  众人都表示赞同。

  于是南方的蛮族都感激孔明的恩德,为他建立生祠,四季祭拜,称他为“慈父”;

  并送来珍珠金宝、丹漆药材、耕牛战马等军用物资,发誓不再反叛。

  南方已经平定。

  孔明犒赏完军队后,率领大军返回蜀国,命令魏延带领本部兵马作为前锋。

  当魏延的军队到达泸水时,突然阴云密布,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军队无法前进。

  魏延退兵回报孔明。

  孔明便请来孟获询问原因。

  正如所说:

  塞外的蛮族刚刚归顺,

  水边的鬼卒又开始猖狂。

  却说孔明凯旋回朝,孟获带领大小洞主、酋长及各部落,纷纷前来送行。

  前军抵达泸水时,正值九月秋高气爽之际,忽然间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士兵们无法渡河,只好回报孔明。

  孔明便向孟获询问原因,

  孟获回答说:“这条河里原本有猖神作祟,来往的人必须祭祀才能平安渡过。”

  孔明问:“用什么来祭祀呢?”

  孟获说:“以前我们国家因猖神作祟,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和黑牛白羊作为祭品,这样一来,风平浪静,连年丰收。”

  孔明说:“我现在已经平定了事情,怎么能随意杀人呢?”

  于是亲自前往泸水岸边查看。果然看到阴风怒号,波涛汹涌,人马皆惊。孔明心生疑虑,便向当地土人询问。

  土人告诉他:“自从丞相经过之后,每到夜晚都能听到水边鬼哭神嚎的声音。从黄昏到天亮,哭声不绝于耳。瘴气弥漫之中,阴鬼无数。因此河水作祟,无人敢渡河。”

  孔明说:“这是我的罪过啊。之前马岱率领蜀军千余人,都死于水中;再加上杀死南人,将尸体弃于此地,狂魂怨鬼无法超度,所以才导致这种情况。我今晚当亲自前往祭祀。”

  土人说:“必须按照旧例,杀四十九颗人头作为祭品,这样怨鬼才会散去。”

  孔明说:“本来就是因为人死了才变成怨鬼,怎么能再杀生人呢?我自有办法。”

  于是吩咐厨师宰杀牛马,和面制作成剂子,塑成人头形状,里面填充牛羊等肉馅,称之为“馒头”。

  当晚在泸水岸上设立香案,铺好祭品,点燃四十九盏灯笼,扬旛招魂。

  将馒头等物摆放在地上。

  三更时分,孔明头戴金冠,身披鹤氅,亲自主持祭祀仪式,命令董厥宣读祭文。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幽默化三国演义,幽默化三国演义最新章节,幽默化三国演义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