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化三国演义 第184章 诸葛亮弹琴吓司马懿

小说:幽默化三国演义 作者:琉璃玉净平 更新时间:2024-06-10 02:53:50 源网站:官术
  诸葛亮大笑三声,拍手道:“如果我是司马懿,我肯定不会就这么灰溜溜地走人。”

  于是,他下令让西城的百姓跟着军队一起搬进汉中,还预言司马懿肯定会回来。

  果然,孔明刚离开西城,天水、安定、南安三郡的官员和百姓就纷纷涌来。

  而司马懿呢,他正带着魏兵在武功山的小路上溜达,突然听到山坡后面杀声震天,鼓声如雷。

  他回头对两个儿子说:“如果我们不走,肯定会被诸葛亮算计!”

  结果,他们刚走了一段路,就看到一支军队冲过来,旗子上写着“右护卫使虎翼将军张苞”。

  魏兵吓得丢盔弃甲,撒腿就跑。没跑多远,又听到山谷里喊声震天,鼓角齐鸣,前面还有一杆大旗,上面写着“左护卫使龙骧将军关兴”。

  司马懿心想:“这肯定是诸葛亮的诡计!”

  于是,他带着魏兵赶紧往回跑。

  结果,他们发现山谷里到处都是蜀兵,吓得不敢走大路,只好回到街亭。

  这时候,曹真听说孔明退兵了,急忙带着人马追过来。

  可是,他们刚到山背后,就听到一声炮响,只见蜀兵漫山遍野地冲过来,为首的大将竟然是姜维和马岱!

  曹真吓得魂飞魄散,急忙下令撤退。

  结果,他们的先锋陈造被马岱一刀砍死。

  曹真带着人马像老鼠一样逃回了汉中。

  却说赵云和邓芝在箕谷道中设下伏兵,听闻孔明下令回军,赵云对邓芝说:

  “魏军知道我们撤退,肯定会来追。我先带一队人马埋伏在后面,你就打着我的旗号慢慢撤退。我会一步步护送的。”

  郭淮带着军队再次回到箕谷道中,他对先锋苏颙说:

  “蜀国的赵云英勇无敌,你要小心提防。他们如果撤退,一定是有计谋。”

  苏颙高兴地说:“只要都督接应,我一定能活捉赵云。”

  于是带着三千前锋冲进箕谷。眼看就要追上蜀军,只见山坡后面突然闪出红旗白字,上面写着“赵云”,苏颙急忙收兵撤退。

  走了不到几里路,忽然传来喊声,一支军队冲出来,为首的大将挺枪跃马,大喝道:

  “你们认识赵子龙吗?”

  苏颙大吃一惊:“怎么这里还有个赵云?”

  措手不及,被赵云一枪刺死于马下,其余的军队溃散逃跑。

  赵云继续前进,背后又有一支军队赶到,原来是郭淮的部将万政。

  赵云看到魏军追得紧,就勒住马挺起枪,站在路口等待来将交锋。

  蜀军已经离开三十多里了,万政认出是赵云,不敢前进。

  赵云等到天色黄昏,才拨转马头慢慢前进。

  郭淮的军队赶到,万政告诉郭淮赵云英勇如旧,因此不敢靠近。

  郭淮下令急赶,万政派数百骑兵赶来。

  走到一片大树林时,忽然听到背后大喝一声:

  “赵子龙在此!”

  吓得魏军落马者百余人,其余的都越过山岭逃跑了。

  万政勉强来敌,被赵云一箭射中头盔上的缨络,惊得跌入山涧中。

  赵云用枪指着他说:“我饶你性命回去,快叫郭淮赶来!”

  万政逃脱性命回去。

  赵云护送车仗人马向汉中进发,沿途并无遗失。

  曹真、郭淮夺回三郡,以为己功。

  却说司马懿分兵而进。

  此时蜀兵已全数退回汉中,懿率领一支军队再次来到西城,询问留下的居民和隐居的山人,都说孔明只有二千五百名士兵在城中,而且没有武将,只有几个文官,并没有埋伏。

  武功山的村民告诉他:“关兴和张苞各自只有三千名士兵,他们在山上转来转去,大声呐喊,敲鼓制造噪音,吓唬人,但他们并没有其他军队,也不敢真正打仗。”

  懿后悔莫及,仰天长叹道:“我不如孔明啊!”

  于是他安抚了各地的官员和百姓,带领军队直接返回长安,朝见魏主。

  曹叡说:“今天能够再次得到陇西的各个郡县,都是你的功劳。”

  司马懿回答说:“现在蜀国的军队都在汉中,还没有完全被消灭。我希望能够得到大军的支持,全力以赴收复川地,以报答陛下。”

  曹叡非常高兴,命令懿立即出兵。

  突然,班内一个人站出来说:“我有一个计策,足以平定蜀国并使吴国投降。”

  这正是:

  蜀中的将相刚刚回到国内,

  魏国的君臣又开始施展他们的计谋

  话说,出谋划策的高手,原来是尚书界的“智囊”孙资。

  皇帝曹叡好奇地问:“你有什么高招?”

  孙资微微一笑,回答说:“记得当年我们太祖武皇帝拿下张鲁那会儿,简直是悬崖边跳舞,他老人家经常感慨:

  ‘南郑那地方,简直是天然的牢笼。’特别是斜谷道,五百里的石头洞,打仗?别逗了。

  现在要是把所有兵力都拉去打蜀汉,东吴肯定得趁机捣乱。不如咱们就用现有的兵,派几个大将守在要害位置,先养精蓄锐。

  过几年,等我们强大了,吴、蜀他们自己就得打起来,那时候再出手,岂不是手到擒来?请皇上考虑。”

  曹叡转头问司马懿:“这主意咋样?”

  司马懿点头称赞:“孙尚书这招妙啊!”

  于是,曹叡就按这个计划,让司马懿去安排防守,留下郭淮、张合守长安,然后大方地奖赏了三军,自己则高兴地回洛阳去了。

  孔明回到汉中,发现只有赵云和邓芝没回来,心里七上八下。

  他赶紧派关兴和张苞去接应,结果这俩小子刚要出门,赵云和邓芝就回来了,一个兵没丢,连锅碗瓢盆都没少。

  孔明乐得合不拢嘴,亲自出门迎接。

  赵云一下马就跪地上说:“我这么失败,还劳烦丞相您来接我。”

  孔明一把扶起他,握着他的手说:“都怪我眼拙,没能看出你的本事!其他人都败了,就你一个人没丢兵,怎么回事?”

  邓芝解释说:“我在前面带路,赵云在后面断后,杀敌立功,把敌人吓得屁滚尿流,所以我们的东西都没丢。”

  孔明夸道:“你真是个大将军!”

  然后赏给赵云三十斤金子,还给了他一万匹绢布。

  赵云推辞说:“我们三军都没立什么功,我更没脸拿这些赏赐。还是先存起来吧,等冬天再分给大家。”

  孔明感叹道:“先帝以前就常夸你品德高尚,看来是真的。”

  于是对赵云更加敬重。

  听说马谡、王平、魏延和高翔来了,孔明先叫王平进来,问:

  “我让你和马谡守街亭,你怎么不劝他呢?”

  王平说:“我劝了他好几次,但他不听,我就自己带五千人去十里外的山下扎营。结果魏兵来了,把我们围住,我冲了十几次都冲不出去。

  后来土崩瓦解,降者无数,我只能去找魏文长求救。半路上又被魏兵困在山谷里,我拼死杀出来,回到寨子时已经被魏兵占了。

  我去列柳城的路上遇到高翔,我们分三路去劫魏寨,但发现街亭没有伏路军,所以怀疑有埋伏。爬上高处一看,只见魏延和高翔被魏兵围住。

  我立刻冲进去救出他们,然后和他们一起回来守阳安关。我不是不劝马谡啊,丞相你可以问问其他将领。”

  孔明听完后又叫马谡进来。

  马谡自缚跪在帐前。

  孔明生气地说:“你从小就读兵书,熟悉战法。我多次告诫你,街亭是我们的根据地。

  你却领此重任不当回事。如果你早听王平的话,怎么会有这场灾难?现在败军折将,失地陷城,都是你的错!

  如果不严惩你,怎么能服众?你现在犯了罪,别怪我。你死后你家小的禄粮我会照顾好,你放心去吧。”

  说完就把马谡推出去斩了。

  马谡哭着说:“丞相视我如子,我视丞相如父。我知道我死罪难逃,只希望丞相能像舜帝对待鲧那样对待我,即使我死了也无憾。”

  说完大哭起来。

  孔明挥泪道:“我视你如同兄弟,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无需多言。”

  他将马谡推到辕门外,准备处决。蒋琬从成都赶来,看到武士要杀马谡,大吃一惊,喊道:

  “住手!”

  他见到孔明后说:“过去楚国杀了得臣,文公却很高兴。现在天下未定,却要杀死智谋之臣,真是太可惜了!”

  孔明流着泪回答:“孙武之所以能战胜天下,是因为他用兵如神。如今四方纷争,战争刚刚开始,如果再废除法律,我们还能讨伐敌人吗?应该斩首。”

  不一会儿,武士将马谡的首级献上。

  孔明痛哭不止。

  蒋琬问:“现在幼常已经受到军法制裁,丞相为何还要哭泣?”

  孔明说:“我不是为马谡而哭。我想到先帝在白帝城临终时曾嘱咐我:‘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现在果然应验了。我很后悔自己没有听从先帝的教诲,因此痛哭。”

  将士们都流下了眼泪。

  马谡死时年仅三十九岁,那是建兴六年夏五月的事。

  后来有人写诗道:

  街亭一失,罪责难逃,

  马谡谈兵,空谈误国。

  辕门斩将,军法无情,

  先帝英明,拭泪思过。

  孔明斩了马谡,首级在各营展示完毕,用线缝回尸体上,装进棺材下葬,还亲自写了祭文。

  对马谡的家人特别照顾,每月给禄米。

  然后孔明写了封表文,让蒋琬交给后主,请求自贬丞相之职。

  蒋琬回到成都,见到后主,递上孔明的表章。

  后主打开一看,表上写着:

  臣本是庸才,却误打误撞当上了丞相,带领三军。不能训兵有方,遇到事情就害怕,导致街亭违命和箕谷失守。都是我的责任,选人不当。

  我真是瞎了眼,事情太多。《春秋》里说责任在主帅,我应该负责。请自贬三等,以督促自己改正错误。我非常惭愧,低头静待您的命令!

  后主看完报告,笑着说:“输赢乃是常事,丞相何必这么认真?”

  费祎赶紧接话:“听说治国就像玩游戏,规则最重要。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规则,那还怎么玩?丞相这次输了,自己主动降级,这才是好玩家。”

  后主点点头,于是下诏让孔明从丞相降为右将军,但仍然负责军马事务,并派费祎去汉中传达命令。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幽默化三国演义,幽默化三国演义最新章节,幽默化三国演义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