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化三国演义 第95章 曹操折兵,蒋干中计

小说:幽默化三国演义 作者:琉璃玉净平 更新时间:2024-06-10 02:53:50 源网站:官术
  在一次充满欢声笑语的宴会上,周瑜与刘备举杯畅饮,酒过三巡之后,

  周瑜突然站起身,手执酒杯,却瞥见关羽手握宝剑,如同一座铁塔般立于刘备身后。

  周瑜不禁好奇地问:

  “这位英雄是谁?”

  刘备笑着回答:

  “他是我弟弟,关羽。”

  周瑜惊讶地瞪大了眼,说:

  “难道他就是那位曾经力斩颜良、文丑的英雄?”

  刘备点头称是,

  周瑜顿时感到背脊一阵凉意,汗珠子像瀑布一样流下,连忙给关羽斟酒,以示敬意。

  不久,鲁肃也加入了宴会。

  刘备问道:

  “孔明在哪里?请他一起来吧。”

  周瑜回答说:

  “等我们打败了曹操,再和孔明好好聚一聚。”

  刘备便不再多言。

  关羽用眼神示意刘备,

  刘备立刻明白了,

  便起身向周瑜告辞:

  “我们先告辞了,等打败敌人后,再来祝贺。”

  周瑜也不挽留,亲自送他们出门。

  刘备告别周瑜后,和关羽等人来到江边,发现诸葛亮已经在船上等候。

  刘备喜出望外。

  诸葛亮开口说:

  “主公,你知道今天有多危险吗?”

  刘备一脸茫然:“不知道啊。”

  诸葛亮解释说:

  “如果没有关羽,你今天差点就被周瑜害了。”

  刘备这才恍然大悟,邀请诸葛亮一起回到樊口。

  诸葛亮淡定地说:

  “我虽然身处险境,但心如止水。现在你只需准备好船只和军队,等待十一月二十日甲子日后的行动。到时候让赵云驾小船在南岸等你,千万别迟到。”

  刘备好奇地问其深意,诸葛亮只是说:

  “只要看到东南风起,我就会回来。”

  刘备还想再问,诸葛亮却催促他快点开船。

  刘备、关羽和随从们乘船离去,没走多远,就看到上游冲下来五六十艘船,船头站着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将,正是张飞。

  他担心刘备有失,关羽一人难以应对,特来接应。

  于是,三人一同返回营地。

  却说周瑜送走了玄德,回到自己的大本营。

  鲁肃一脸好奇地凑过来问:

  “你好不容易把玄德忽悠过来,怎么又不对他下手呢?”

  周瑜耸了耸肩,说:

  “你没看见关云长吗?那家伙可是个猛将,跟玄德形影不离的。我要是敢动一下手脚,他那大刀可不是吃素的。”

  鲁肃愣住了,突然有人报告说曹操派了个信使来送信。

  周瑜叫信使进来,信使递上书信,只见信封上写着“汉大丞相亲启”。

  周瑜一看这排场,火气就上来了,连信都不拆,直接撕得粉碎,扔在地上,还吆喝着要把信使给砍了。

  鲁肃连忙劝道:

  “咱们是在打仗,不是在玩过家家,使节是不能随便砍的。”

  周瑜嘴角一撇,得意地说:

  “我砍使节就是为了吓唬曹操!”

  于是,可怜的信使就被砍了头,脑袋被打包送回去了。

  韩当和蒋钦分别负责左右翼,自己则带领其他将领准备接应。

  接着,周瑜安排甘宁打头阵,

  他们决定四更天起床做饭,五更天出发,敲锣打鼓,大喊大叫地向前冲。

  却说曹操得知周瑜毁书斩使的噩耗,气得七窍生烟,立马召集蔡瑁、张允等一众荆州降将,组成先锋队,

  自己则坐镇后军,火急火燎地催促战船出发。

  抵达三江口时,只见东吴的船只如同过江之鲫,密密麻麻地遮天蔽日而来。

  为首的一位猛将,稳坐船头,高声喝道:“吾乃甘宁也!谁敢来与我决一死战?”

  蔡瑁不假思索,命令弟弟蔡前进迎敌。

  两船相距咫尺,甘宁手起箭落,一箭射中蔡前,应声倒地。

  甘宁乘胜追击,船如箭发,万箭齐射,曹军毫无还手之力。

  蒋钦从右,韩当从左,双双杀入曹军心脏地带。

  曹军大半是青、徐之地的旱鸭子,对水战一窍不通,在大江之上,战船一摇晃,立刻脚软如泥。

  甘宁等三路战船,在水面上翻江倒海,周瑜更是催船助战。

  曹军被箭炮击中者数不胜数。

  从上午一直厮杀到下午,周瑜虽然占尽上风,但担心兵力不足,于是下令收兵,鸣金收船。

  曹军败退回营。

  曹操登上旱寨,重整旗鼓,召见蔡瑁、张允斥责道:

  “东吴兵少,反而打败了我们,这都是你们不用心的结果!”

  蔡瑁辩解道:

  “荆州水军,久未操练;青、徐之军,又对水战一知半解,所以才败得这么惨。

  现在应该先建立水寨,让青、徐军居中,荆州军守外,每日刻苦训练,才能成为可用之兵。”

  曹操不耐烦地说:

  “你们既然已经是水军都督,就自行处理,何必再来请示我?”

  于是张、蔡二人,便自去操练水军。

  沿江一带设立了二十四座水门,大船在外构筑水上城郭,小船在内穿梭往来。

  到了晚上,点起灯火,照得江面通红,旱寨三百里,烟火连绵不绝。

  却说周瑜凯旋归营,大赏三军,一边派遣信使飞奔至吴侯处,报告喜讯。

  那夜,瑜登高楼远眺,只见西面火光冲天,左右惊呼:

  “那是北方军队的营火啊!”

  瑜心中也不由得一惊。

  第二天,瑜决定亲自前往侦查曹操的水寨,于是命令准备一艘楼船,带上乐队,随行的还有几位精壮将领,

  各自携带着强弓硬弩,齐齐登上船只,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来到曹操寨边,瑜下令抛下锚石,楼船上的乐队开始奏响。

  瑜偷偷观察敌方水寨,惊叹不已:

  “这水军布阵真是巧妙至极!”

  他询问:“水军的统帅是谁?”

  左右侍从答道:

  “乃是蔡瑁、张允。”

  周瑜心中盘算:

  “这两人久居江东,对水战了如指掌,我得先设法除掉他们,才能攻破曹操。”

  正当瑜偷窥之际,曹操的哨兵早已飞报给曹操,说:

  “周瑜在偷看我们的寨子。”

  曹操立即下令出动船只去捉拿。瑜见对方水寨旗帜摇动,急忙命令收起锚石,船只四周的桨手们齐心协力,船如离弦之箭般向江面上飞驰而去。

  等到曹操寨中的船只出动时,

  周瑜的楼船已经驶出十几里远,追也追不上了,只得向曹操汇报。

  曹操在帐篷里搔了搔头,一脸郁闷地问手下将领们:

  “昨天我们吃了个大败仗,士气就像被放了气的皮球。今天敌人又像小偷一样盯上了我们的大本营,大家说说,咱们该咋整?”

  话音未落,突然帐篷角落里蹦出一个声音:

  “报告老大,我小时候跟周瑜那小子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让我去用我的三寸不烂之舌,给他来个洗脑大会,保准把他说得服服帖帖。”

  曹操一听这话,乐得眉毛都飞起来了,定睛一看,原来是九江来的蒋干,字子翼,现在在他这儿当个参谋什么的。

  曹操好奇地问:

  “子翼啊,你跟周公瑾关系铁不铁啊?”

  蒋干一拍胸脯:

  “丞相放心,我出马,江东那边肯定手到擒来。”

  曹操又问:

  “那你打算带点啥去呢?”

  蒋干轻松地挥了挥手:

  “简单,一个小书童跟着,两个船夫划船,其他的一概免谈。”

  曹操听了更高兴了,连忙摆下酒席给蒋干饯行。

  蒋干换上一身休闲装备,头戴葛巾,身披布袍,驾着一只小船,直接摇到了周瑜的大寨。

  他大声吆喝着要传话:

  “老朋友蒋干来访!”

  周瑜正在帐篷里开会,听到蒋干来了,忍不住笑出声,对将领们说:

  “看哪,来说客的家伙来了。”

  然后低声吩咐了一番,众将听后都笑着领命而去。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周瑜整理了他的华美服饰,带领着数百随从,个个身着锦绣长袍,头戴绚烂花帽,宛如一场缤纷的游行,浩浩荡荡地涌出了营帐。

  与此同时,蒋干带着一位穿着朴素的青衣小童,昂首阔步,意气风发地走了过来。

  周瑜迎上前去,恭敬地行了一礼。

  蒋干开口打趣道:

  “公瑾啊,自从上次见面后,你可是越来越精神了!”

  周瑜回应道:“子翼啊,你这一路奔波,可真是辛苦了,该不会是特地来给曹操当说客的吧?”

  蒋干一脸错愕,反驳道:

  “我这是想念老朋友,特地来叙叙旧,怎么一见面就怀疑我是来做说客的呢?”

  周瑜忍不住笑了,调皮地说:

  “我虽然没师旷那通天彻地的听力,但听你的弦外之音,我还是能猜出几分雅意的。”

  蒋干装作生气的样子,说道:

  “既然你这么对待老朋友,那我就告辞了。”

  周瑜笑着挽住了他的手臂,戏谑道:

  “我只是开个玩笑,怕你被曹操利用罢了。既然不是,何必急着走呢?”

  于是两人肩并肩走进了帐中。

  礼节性的问候过后,两人落座,周瑜便下令召集江东的英雄豪杰,让他们都来见识一下蒋干这位“贵客”。

  一场别开生面的聚会,就此拉开序幕。

  在一瞬间,文官武将们纷纷换上华美的锦衣;

  帐篷下的副将与校尉们则身披银光闪闪的铠甲,分作两列鱼贯而入。

  周瑜一一接见后,便让他们分坐两旁。

  随即大开宴席,奏响胜利的凯歌,轮流敬酒。

  周瑜对众官员宣布:

  “这位是我多年的挚友。虽然他从江北远道而来,但绝非曹操派来的说客,诸位不必多心。”

  接着解下自己的佩剑交给太史慈,并吩咐道:

  “您就佩上我的剑担任监酒官,今日宴会只谈朋友间的情谊,谁若敢提起曹操或东吴军务,立斩无赦!”

  太史慈点头应允,手持长剑端坐于席间。

  蒋干目瞪口呆,不敢多言。周瑜豪气干云地说:

  “自我领军以来,未尝一醉,今日与老朋友重逢,又无疑虑,自当畅饮一番。”

  说罢,哈哈大笑,纵情饮酒。席间杯盘狼藉,酒兴正酣。

  喝至半醉之际,周瑜拉着蒋干的手,一同走出帐篷。

  四周士兵,装备齐全,持枪执戟,威风凛凛地站立。

  周瑜问道:

  “我的士兵们,雄壮吗?”

  蒋干赞叹:

  “确是勇猛如虎之士。”

  周瑜又带蒋干到帐篷后面一看,粮草堆积如山。

  周瑜问:“我的粮草,充足吗?”

  蒋干佩服道:

  “兵强马壮,粮草丰足,名副其实。”

  周瑜假装醉意浓厚,大笑说:

  “想当年周瑜和子翼同窗学艺,哪曾想到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蒋干附和:

  “以兄长的才华,实至名归。”

  周瑜紧握蒋干的手说道:

  “大丈夫生于世,遇到知己的主公,外表是君臣之礼,内心却结下了骨肉般的深情。

  言出必行,计无不从,共患难。即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再世,口若悬河,舌如利刃,也休想动摇我的决心!”

  说罢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蒋干脸色苍白如土。

  周瑜再次带着蒋干回到帐篷,与诸将欢聚痛饮,指着在座的将领们说:

  “这些都是江东的英雄豪杰。今日这番盛会,可以称为‘群英会’。”

  宴会持续到夜幕降临,点亮了灯烛,周瑜亲自舞剑并唱起歌来。

  他高歌道:

  大丈夫生于世兮,

  立功名以慰平生。

  立功名慰平生兮,

  我将痛饮至酩酊。

  痛饮至酩酊兮,我放声狂吟不已!

  将干思忖着:

  “哈,原来蔡瑁和张允跟东吴勾搭上了!”

  于是,他鬼鬼祟祟地把那封信藏进了衣兜里。

  正当他打算继续窥探其他书信时,床上的周瑜翻了个身,蒋干赶紧熄灯装睡。

  周瑜嘴里含糊不清地说:

  “子翼啊,我保证在这几天内,让你看到曹操那厮的脑袋!”

  蒋干只好硬着头皮应了一声。

  周瑜又说:

  “子翼,等等!我会让你看到曹操的脑袋的!”

  当蒋干追问时,

  周瑜却又装作睡着了。

  蒋干趴在床上,熬到了快四更天,突然听到有人进帐篷,喊道:

  “都督,醒了吗?”

  周瑜装出一副刚醒的样子,故意问那人:

  “谁在我床上睡觉?”

  那人回答:

  “都督您不是让子翼和您一起睡的吗,怎么忘了?”

  周瑜假装懊悔地说:

  “我平时从不喝醉,昨天喝多了,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那人说:“江北有人来了。”

  周瑜立刻压低声音:“小声点!”然后叫:

  “子翼。”

  蒋干只好装睡。

  周瑜悄悄地出了帐篷,蒋干偷听,只听到外面有人说:

  “张、蔡两位都督说:‘现在动手还太早,……’”

  后面的话声音太小,听不清楚。

  过了一会儿,周瑜回到帐篷,又叫:“子翼。”

  蒋干继续装睡,蒙着头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周瑜也躺下睡了。

  蒋干心里琢磨:

  “周瑜这家伙精明得很,明天一早发现信不见了,肯定饶不了我。”

  等到五更天,蒋干起床叫醒周瑜,周瑜却装睡。蒋干戴上头巾,悄悄走出帐篷,叫醒小童,直接出了辕门。

  士兵问:“先生要去哪儿?”

  蒋干说:

  “我怕在这儿会妨碍都督的大事,先走一步。”

  士兵也没阻拦。

  蒋干湿漉漉地下了船,摇着桨儿又见曹操。

  曹操问:

  “子翼,你这趟差事办得怎样?”

  蒋干耸了耸肩:

  “周瑜那小子气度不凡,不是三言两语能忽悠的。”

  曹操气得吹胡子:

  “又黄了,这回可要被人家笑话!”

  蒋干搓了搓手:

  “虽说没能说服周瑜,但小的给丞相您搞到了点情报,咱能不能先让旁边的人退下?”

  干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封信,把信里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给了曹操听。

  曹操一听,火冒三丈:

  “这两个混蛋竟敢如此无礼!”

  立马召来蔡瑁、张允二人。

  曹操道:

  “我想让你们俩带兵上阵。”

  蔡瑁皱眉:

  “士兵还没训练好,现在冲上去恐怕不妥。”

  曹操瞪眼:

  “等你们练好了,我的脑袋都得送给周郎当球踢了!”

  蔡、张两人一头雾水,吓得话都说不出来。

  曹操大手一挥,卫兵上前就把两人拖出去砍了。

  不一会儿,两颗脑袋就献到了曹操面前,

  曹操这才恍然大悟:

  “哎呀,我又中计了!”

  后来有人写诗调侃这事:

  曹操滑头真难缠,

  一时又被周郎玩。

  蔡张俩货卖队友,

  谁知今成刀下鬼!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幽默化三国演义,幽默化三国演义最新章节,幽默化三国演义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