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说家 第64章 御驾亲征

小说:大唐小说家 作者:烟雨江南醉成风 更新时间:2024-06-16 13:11:43 源网站:官术
  崔少宇一来就听到这个消息,还觉得这松赞干布这么勇的吗,为了续命拿吐谷浑当礼物,不过听李世民的语气,好似行动了,毕竟吐谷浑与大唐接壤的更多,土地比起吐蕃来说,要好上不少。

  按照正常的逻辑,李世民这样的选择是没错,不过只是一个吐谷浑可满足不了世家的胃口。

  “陛下..”

  “叫岳父吧,这会没其他人。”

  “是..岳父,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的意见不救为好,不过这与吐蕃的和解,我建议也是不用理会。”

  与世家大军对峙的吐蕃大军飙升到三十万之后,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农民,绝大部分人连武器都还是农具,就算是这样,这一年多的对峙也让吐蕃再也无力支持这样庞大军队的后勤。只能削减对峙人员后退,如今已经后退近千里,几乎回到高原。

  虽然世家也是很难受,维持近乎四十万大军的后勤,也只是在勉强能维持下去,不过眼看着胜利就在眼前,也没有哪一家说要放弃,吐蕃退,大军就前进,现在大军几乎都已经比较适应高原的气候,这其中还是崔少宇传信过去,让大军逐步前进,逐渐适应,吐蕃和中原王朝对抗的资本,就是高原气候的优势,现在也不复存在。

  “你是想收下吐蕃的礼物,也不放过吐蕃?这样是不是有些背信弃义了?”李世民难得的想要脸面了。

  自打薛延陀被苏定方打的到处跑,受不了了派使者来祈降,给李世民安了一个天可汗的名头,这李世民就开始注重自己在周边各国的名声了。

  “岳父,国与国之间讲什么道德义气啊,这是大忌,在我看来,国与国之间就是纯粹的利益关系,有利可以合作,没利益,那就和我们没关系啊。”

  站在李世民的角度,博爱一点没错,正因为李世民足够博爱,才奠定了盛唐的基础,哪怕这个盛世持续了一百多年,不过崔少宇觉得不够,远远不够,比如前面李世民就接受了薛延陀的投降,名义上归属于大唐,不过实际上还是自治。

  一年多的时间,只换回了一个名义上归属于大唐的瀚海都护府和一个云中都护府,其中成立都护府的缘由也很简单,距离实在是太远了,原先的突厥领土还没消化完全,再加薛延陀那么大的地盘,管理上根本不好如同大唐如今的数百州一样方便。

  “可那吐谷浑毕竟是答应和我大唐结盟之后才起兵攻打吐蕃的,如今真要见死不救?”

  “陛下,杜大人和长孙大人到了。”

  正在崔少宇想继续劝说李世民打消要脸的这个坏习惯的时候,杜如晦他们到了,教育部的衙门比刑部户部要近一些,所以崔少宇来的早一点。

  “让他们进来吧。”

  这样的事情李世民肯定不会只找崔少宇一个人讨论,如今在身边能套路的也不过几人,房玄龄最近在剑南道主持后勤大局去了,能参与这个级别会议的,就剩下他们三人了。

  “陛下,臣支持少宇的策略,驱虎吞狼之策,然后我们在坐收渔利。”杜如晦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直接选择了崔少宇的策略。

  “臣也赞成,一次性解决吐谷浑和吐蕃,解决了这两个心腹大患,我大唐边疆将再无一合之敌。”长孙无忌也是清楚的,如今解决了北方的问题,再继续往北,就是广袤的西伯利亚,那寒冷的天气,根本就没有一个可以成为国家的势力。

  只要解决了了吐谷浑和吐蕃,那以后大唐就没有后患了,当然,如果说世家也算后患的话,也就当他没说。

  “哎,你们这是要陷朕于不义啊。”李世民叹了一口气,自己的心腹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他比谁都清楚,正是因为清楚,才不得不好好想是不是要走这一步。

  “岳父,您不是让魏大人他们在修史么,到时候怎么写不是您一句话的事情?”

  崔少宇忍不住擦嘴。

  “少宇,不可糊言,修史怎可乱写。”李世民睁着眼睛说瞎话,这不按照他心思改,后面魏征怎么可能因为修史被封国公,皇家的历史有多假他清楚的很,为了说明自己是正统,怎么有理怎么改。

  毕竟连始皇帝都被改成暴君了,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人们常说王莽是穿越者,其实始皇也差不多,不是任何皇帝都能说男女平等,要求一夫一妻制度,光这一点上,李世民就不敢这么玩。

  “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来写的,将来的史书上只会是陛下英明神武,为我大唐解决了后患。”

  崔少宇可不管什么胡言不胡言的,就差没明说我后面要去找人改,陛下你放心好了。

  主持修史的是魏征,自己族中的长辈崔仁师也在,然后和自己同期的状元敬播也在,崔少宇还请他去府上吃过几次饭,算的上朋友。

  “陛下,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难得啊。”

  杜如晦也加入了劝李世民背刺吐谷浑的队伍,没办法,他说的千载难逢是真正意义上的千载难逢,周边完全没有强力异族困扰的皇朝,从周朝时期到现在,都没有出现过,如今北方平定,就少西方了,不过距离大唐那都是万里之遥的地方。

  “哎,也罢,为了我大唐百姓,这个骂名朕背负了又如何,此番大战,朕要御驾亲征!”李世民下定决心之后就说道,不过这个想法早就有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而已,数十万大军啊,他李世民还没带过这么大的队伍,这个瘾一定要过一把。

  御驾亲征?您要不要瞧瞧您在说什么虎狼之词。

  “陛下不可,战场凶险,您至尊之躯怎可以身犯险?”长孙无忌一下就不干了,这才几年,你这皇帝要想带兵了,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岂不是要让我外甥上位了?

  嗯...好像不是不行啊。

  “陛下,那边气候恶劣,您去怕是不适应。”

  崔少宇试图打消李世民的想法,要是李世民去了,他估计也要被带上,他可不想再去出征了,就在长安呆着不好么。

  “朕意已决,无需再劝,辅机,到时候你辅佐太子兼国。少宇,如晦你们随朕一起,踏平吐蕃!”

  李世民意气风发的说道,既然没包袱了,那就任性一次吧,此战之后,他估计此生也没有机会再次带兵出征了。

  崔少宇和杜如晦见李世民心意已决,只能无奈领命。

  不过几天时间,大军出征就已经准备就绪,出征前李世民还召见了来长安呆了大半年的吐蕃使者,上来就是大骂一通,大体意思就是,让他们回去告诉他们赞普等死吧,我要御驾亲征来打你们了。

  贞观五年,三月初,李世民带着他的五千玄甲骑以及左右神武卫,共计六万大军,朝着松洲出发。

  于此同时,在新罗郡等候了数月的世家大军也几乎同时开始上船渡海。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小说家,大唐小说家最新章节,大唐小说家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