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说家 第47章 教育部尚书

小说:大唐小说家 作者:烟雨江南醉成风 更新时间:2024-06-16 13:11:43 源网站:官术
  “琳香,你说襄城是怎么了?我都没说什么,她就开始哭,哭完了还不理人。直接就走了?”

  崔少宇站在门口看着襄城公主的马车离开,问了一下赵琳香,到现在他也不清楚襄城为什么会哭。

  “公子,奴婢也不是很清楚,不过看样子襄城公主是对您有好感的,可能是您说的什么话让公主伤心了吧。”

  赵琳香本不想说的,不过崔少宇问了,她也就从自己听到的只言片语分析了一下。

  “好感吗?”崔少宇呆呆的望着马车消失的街头出神。

  “我回去休息了,晚饭的时候再叫我。”

  崔少宇摇摇头,决定先不想这个问题了,前世的道德观念还在束缚着他,没法直接下决定,可以欣赏,但是不能真下手。

  后面的两天崔少宇继续练习战舞,等待这大朝会的开启。

  贞观二年,二月,二十九日。

  “越哥儿,你看我这衣服得体不。”崔少宇看着自己身上的紫色袍服,按照大唐的法律规定,三品之上才能穿紫色的袍服,普通的侯爵只能穿朱色的袍服。

  “很不错,等会被叫进去之后,我们多听少说,规矩都给你讲清楚了。还有宗全,你也是。”崔越看着崔少宇嘚瑟的样子,不过还是没有打断打,毕竟是封侯啊,在大唐的贵族体系中也是高级贵族了。

  “我有点紧张,越哥儿,等会不会出丑啊。”崔宗全不安的问道。对于他来说,这辈子第一次见皇帝,居然就是自己封侯了。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都以为自己就是一辈子的商贾,没有其他的波澜了。

  “不要紧张,等会和我们一起说一样的就好。”崔越作为三人之中年龄最大的人,还是比较稳重的。

  这时候一位太监走进偏殿,看到三人身上衣服的花纹,开口说道“三位侯爷,马上就要传召三位了,请与我来。”

  ‘啊,舒服,被叫侯爷果然不一样,全身都舒坦了。’崔少宇很享受被人叫侯爷的感觉,在以前,只能在电视剧里面看到。

  “嗯,公公请带路。”崔少宇不动声色的递过去一个钱袋,人情世故一如既往的稳健。

  “多谢侯爷,请。”公公很高兴收到崔少宇的红包,手在衣袖里面掂量一下,得有几十文。

  三人随着公公来到了大明宫的偏殿含元殿外,在这里已经能听到大殿里面讨论的声音了。

  至于为什么不正殿太极殿开,这就要问李渊愿不愿意从那里搬出来了。

  “召,崔氏,崔少宇,崔宗全,崔越进殿~~~”不一会,就有公公出门叫他们三人进殿。

  三人快速整理了一下衣冠,觉得没什么问题了,互相看了一眼,走进了大殿。

  含元殿内,文武百官已经按照品级排列整齐,朝堂上的气氛庄严肃穆。三人在太监的引领下,小心翼翼地穿过众臣,来到了属于他们的位置。

  “臣崔少宇、崔宗全、崔越,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三人齐声高呼,行三跪九叩之礼。正式的场合,还是要行跪拜礼的。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的崔少宇三人。他微微颔首,表示对他们的认可。

  “三位爱卿请起。今日召你们前来,乃是因为你们在林邑之战中功绩卓着,今日就是要论功行赏,以示朝廷对贤才的重视。”李世民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充满了帝王的威严。

  李世民说完,就对旁边的太监微微点头。

  太监见李世民点头示意,打开早就准备好的圣旨开始宣读。

  “大唐皇帝诏曰

  咨尔崔少宇、崔宗全、崔越,朕闻尔等镇压林邑叛乱中,忠勤王事,功绩显着,特赐尔等以侯爵之位,以示朝廷之褒奖。

  崔少宇,以尔之智勇,屡建殊勋,特封为“燕国侯”,赐紫袍,以示尊荣。

  崔宗全,以尔之勤勉,利国利民,特封为“勤国侯”,赐朱袍,以彰其绩。

  崔越,以尔之稳健,辅国益郡,特封为“辅国侯”,赐朱袍,以显其忠。

  自即日起,尔等当益加勉励,恪守侯爵之职,为国家尽忠,为民效力。凡有不法之行,必当严惩不贷。

  朕赐尔等侯爵之位,乃是国家之荣耀,亦为尔等家族之荣光。望尔等勿忘初心,继续为大唐之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钦此。

  贞观二年二月二十九日。”

  等圣旨读完。三人也是再次跪下谢恩“谢陛下隆恩。”

  侯爵也分三六九等,李世民一次给了三位一等国侯,也是大手笔了。

  三人谢恩之后退到旁边武勋队伍中。这是一开始就确定好懒的,他们三人现在的名分是军功封爵,自然是不能进文官队伍中。

  大朝会继续进行,崔少宇三人秉承着少说多听的原则,一直安分的等在原地当木头人。

  直到房玄龄走出队列说道。

  “陛下,今礼部与教育部的划分已经完成,然主官一位尚未有合适人选,今日臣斗胆推荐燕国侯出任教育部尚书一职,定能让教育部早日步入正轨。”房玄龄施施然的说了教育部的事。

  在崔少宇去林邑的几个月,朝廷要从礼部划分出教育部的事情就已经传开了,在后面的朝会中,山东士族出奇的没有反对,或许在他们看来,这是李世民为了拉拢他们的一个办法,这教育部也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直到各地传出大量的大唐学堂开始建造,山东士族才感觉到不对,手笔太大了,数万学堂同时开建,现在的大唐国库绝对没有这么多钱。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其他世家门阀出手了。

  果不其然,在后续的教育部官员选拔中,以孔氏为代表的山东士族无一人被选中,全是五姓七望的人,这让孔氏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不过教育部尚书一职还没有选出,孔氏觉得希望还在。

  到了今天,房玄龄作为大唐的仆射(宰相),李世民的心腹,居然推荐崔氏一族的人当选教育部尚书一职,李唐果然是和世家勾搭上了。

  “我反对,燕国侯都尚未冠礼,何德何能能总览天下教育之权,况且还是一个武夫,如何懂教育之事?”

  一位御史出列说道。仔细一看,原来是山东士族出身的张御史。

  他的话如同一个导火索,点燃了山东士族集团与五姓七望集团的矛盾。

  “反对?张御史你枉读数十年圣贤书,古有甘罗十二岁拜相,如今燕国候十八任尚书有何不可?”

  礼部侍郎崔永涛反驳道。

  房玄龄见今天引战的目的已经达到,默默的退到文官队列中,看着两个政治集团的人互相争论。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小说家,大唐小说家最新章节,大唐小说家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