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说家 第4章 我,宠臣,懂?

小说:大唐小说家 作者:烟雨江南醉成风 更新时间:2024-06-16 13:11:43 源网站:官术
  神色木然的等到大朝会开始,崔少宇也清醒了不少,算算时间,也差不多快结束了,论功行赏也赏的差不多了,后面就是开始临时的事情汇报。

  “各位爱卿可还有其他事要说的?”

  李世民拍板最后一件商量好的事情后,按照惯例说了一句。

  ‘这些御史这么沉得住气吗?’

  崔少很疑惑,平时那些御史都是如同疯狗一般,听风便是雨,只要他们主观上觉得你错了,那就绝不松口的,既然魏征说了会有一群御史会来参他一本,那肯定就是真的了,至于说魏征也参他?拜托,那是我叔叔!

  “陛下,臣有本启奏!”一个御史团的人出列说道。

  “讲。”

  “是陛下,臣要参教育部尚书崔少宇一本!他指使他人,在林邑州八县中,强取豪夺数十万亩良田,用于种植米囊花。还诱骗近五万人过去给他打理那些毫无用处的米囊花。如此浪费良田与人力,实属不该。还望陛下明鉴!”这个御史起手就是一个大招,看来不是单纯的道听途说。

  “嗯?崔爱卿,御史说的可是真的?”

  李世民听到御史要参崔少宇的时候还不以为意,以前也参过不少,也都是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不过这一次不一样,数十万亩良田,真要照顾好,最少也要过去五万户的百姓,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陛下,臣冤枉啊,臣是在林邑州有置办了些许田地,不过绝对不是什么良田。不过都是荒山,把树木都砍伐了之后就用来当普通的地的,购买的字据都还在臣的家中,至于说种植什么,大唐律法里面也没有写下等地必须种植什么吧。”

  崔少宇随便敷衍了一下,反正这玩意目前大唐也没有人认识,还能咬他不成。

  “至于那些百姓,也不是我大唐人,不过是高句丽等国听说了大唐能吃饱饭,跑过去的而已。”

  这一点崔少宇倒不好解释,这些人咋来的,李世民清楚的很,世家的私兵在北方聚集了数万,充当捕奴队,抓了些人来,现在这些私兵还在高句丽与大唐的边境呆着,李世民也乐见其成,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完全震慑住高句丽,免除了李靖灭突厥的时候,高句丽跳出来捣乱的可能。

  对于世家能集结出几万私兵,李世民一点都不意外,反正是在边境上,没什么大不了的。

  “嗯,朕知晓了。既然如此,那便无事了,御史虽说是闻风而奏,不过也要事先调查清楚。”

  “陛下,崔尚书买那数十万亩可是只种了米囊花,或许其中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啊!”御史不甘心自己花了大代价搞来的消息,崔少宇这样轻飘飘的几句话给糊弄过去。

  ‘卧槽,这歪打正着啊。不能让这狗东西再说下去了。’

  “陛下,臣只是喜欢着米囊花而已,多种了一些,等数十年后臣老了,那地方或许也成了一片花海,到时候就去那边养老的,这样也有错吗?”崔少宇故作悲愤的说道。可惜声音干巴巴的,没有一点悲愤。

  见到崔少宇如此无视御史团,其他御史也坐不住了,接连跳出来说他殿前失仪什么的。

  这些都是小问题,崔少宇保持着低头鞠躬的状态,只要李世民认可了他的说法,事后找他,单独说一下也不是不可以,反正等真要开始动半岛三国了,那土地还是要交给大唐的,至于世家自己过去立国?抱歉,各家都表示蛮夷之地,不配让他们搬离祖地。

  “好了,此事朕自会查清楚,现在就不要再提了。”李世民也知道这东宫御史团与崔少宇的矛盾,可以互相不满,但是不要太过就好。

  “是....陛下。”

  御史团不甘的停下对崔少宇的口诛笔伐。

  “陛下圣明。”

  崔少宇故意说道,全程不看御史团的人一眼,他就喜欢这样,知道你们想我对你们示威,不过本大爷直接无视你们,哎,杀人又诛心,你气不气。

  套路很成功,御史团的人甚至有一个人怒火攻心,想冲出来和崔少宇比试拳脚,可惜被周围的人拉住了。他们的悄悄话还被崔少宇听到了一点。

  “冷静,他是宠臣,我们要从长计议。”

  至于说崔少宇被御史团围住说的时候,那就是大唐朝堂的潜规则,御史参奏,只能自己解释,其他人出来帮忙说话,如果不是当事人要求的人证的话,一律按照结党营私处置,很重的罪行哦。

  “还有其他事没有,没有就退朝吧。”

  “陛下,臣有本启奏。”

  “孔爱卿请讲。”李世民见孔老头出来了,不露痕迹的看了一眼崔少宇,看来崔少宇已经说服这老头了。

  重开稷下学宫,崔少宇和李世民说过一次,李世民当然同意,有了大唐学堂的美玉在前,这一次,七家都很乐意出这个钱,毕竟这一年多来,私盐虽然说利润不够高,不过胜在稳定。各大世家赚的盆满钵满的,李世民的商税也是开开心心的收了不少。

  他后面都打算听崔少宇的,取消对农民的赋税了,只保留必要时候的徭役,不过现在还没有正式施行。

  孔颖达开口说道“陛下,今我大唐国泰民安,文风鼎盛,正是学术昌明、思想争鸣之时。昔日稷下学宫,汇聚诸子百家,成为学术之圣地,文化之瑰宝。臣恳请陛下,重开稷下学宫,以续先贤之志,兴我大唐之文脉。”

  “学宫之立,非为一家之学,亦非为一派之言,而是为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让百家甚至外国学说,皆能在此发声,各展所长,相互切磋,共同进步。如此,不仅能够促进学术之繁荣,亦能彰显我大唐包容并蓄、文化繁荣之大国风范。”

  “臣请陛下,颁布诏令,宣告天下,重开稷下学宫,广邀天下学者,无论其出身贵贱,地位高低,只要有志于学术,皆可前来。让稷下学宫成为天下学术交流之中心,让大唐成为文化之都,学术之圣地。”

  崔少宇听着孔颖达这文绉绉的话语,暗叹不愧是大儒,说话方式就不好听,可惜自己只是一个半吊子,学不来,根本学不来。

  “孔爱卿所言甚是,朕心甚慰。朕准了,即刻拟诏,宣告天下,重开稷下学宫,广纳百家,共兴学术。朕相信,此举必将使我大唐文风更盛,国威更隆。”李世民貌似也很满意孔老头的话,当即就要下旨。

  文治武功,武功有了,文治目前就一个大唐学堂,还差点意思,这稷下学宫刚好可以填补,当皇帝的,不就追求这些么。

  至于其他人反对,没见到几个大儒都没反对吗,而且还是干系最大的孔氏自己提出来的,其他儒生反对个什么劲。在场的这个,谁没学点百家的东西。

  “吾皇圣明。”长孙无忌找准机会,带头拍马屁,众大臣也齐喝。

  “哈哈,好,退朝!”李世民大手一挥,结束了这一次大朝会。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小说家,大唐小说家最新章节,大唐小说家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