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孤儿 第31章 不破不立

小说:乡村孤儿 作者:飞哥非哥 更新时间:2024-06-16 20:33:21 源网站:官术
  初二的课程突然增多,大强尽管仍保持优秀,但老师说过,若想有突破,就不能满足于本校,要眼光看远一些,中考不仅仅是一个镇上比拼,那是一个县的学生争相挤过的独木桥,过去了才算初中三年没有遗憾,这些话如钟声,敲醒着大强,刺激着李萍。

  大强可能感觉不到县城中学的模样,但李萍是有耳闻且看过的,不一样的教育环境,不同的教学理念等等,是这所农村中学根本无法想象的差距。

  中国改革开放允许一部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另一部人富起来,教育何尝不是?但距离似乎很遥远,难以触及。

  刚开学陆陆续续就有同学离开学校出去打工了,包括大强的对头王东,大强对他的离开没有任何感觉,也不会因为他的离开而暗喜,他们不是一路人,他不会受任何人影响而动摇自己的判断。

  他内心的坚强远比很多人看到的强大的多。

  唯一对大强触动的是,别人离开学校纷纷至广南或京北这样的大城市打工挣钱,而自己还在让母亲辛劳付出着,心中的愧疚无言以说。

  周末,大强待同学们都走了,才从床下拿出李萍送给自己的礼物,做贼似的离开宿舍,加快步伐向家里走去,激动而兴奋的情绪,让自己的心咚咚直跳,此时他只想单独感受被关爱的氛围,要知道这一周,期盼的感觉还是挺难受的。

  回到家,书包一放,大强也顾不得去吃母亲早准备好的、自己最爱吃的煎饼,一头扎进屋内,将礼品盒慢慢拿出,直到今天他才看出它的面目,外包装用浅蓝色的彩纸紧裹着,一条粉色的彩带十字交叉绑成蝴蝶结状,蓝粉搭配的非常精美。

  大强看了半天,才小心翼翼的解开彩带,打开包装纸,从盒子里拿出那件帆船,古铜色的船体,白帆高挂,“扬帆起航”四个大字垂与帆杆上,大强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它,拿在手中爱不释手,眼中是李萍所描述的蔚蓝、宽阔的大海,海天一色中,帆船在澎湃汹涌的大海中披荆斩浪,勇往直前……

  “大强你在想啥呢?”母亲看到大强像中了魔似的,一动不动,担心的问道。

  母亲一声询问,惊的大强一跳,险些将手中的帆船掉在地上,大强连忙将帆船重新放入盒中,并按照原来的方式重新包好,轻轻的放在床头的书架上,才缓缓给母亲说,这是一个同学去广南回来给自己带的礼物。

  大强母亲听了,心里挺高兴,说明孩子在学校人缘还不错,自己以前还挺担心他不喜欢与别人相处呢?

  “大强,这个礼物估计不便宜,咱这里都没看到过,你要好好谢谢人家!”母亲生怕大强不懂礼数,一再提醒着他。

  大强知道母亲的顾虑,曾经母亲说过,人穷志不能短,不能让人看不起!“妈,我知道,你不要担心,你讲过的话,我都记着呢!”大强妈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

  一顿美味自然不必说,每到周末母亲看着大强狼吞虎咽的样子,就觉得很幸福、满足。

  这晚大强入睡很晚,眼中尽是苍茫的大海,群山环绕的南方特有小镇,在大海的颠簸中,沉沉睡去。

  往常周末,三哥都会下班后来看大强,询问下在学校的情况,是否需要帮助等等,两人经常一聊就停不下来,大强母亲后来都会提前做好三人的饭菜,王三也不再客气,母亲的味道,也让他在自家一样。

  可今天很晚了也没有三哥的影子,让他有些意外和担心。

  第二天,大强一早就跑到王三家,见庆叔一个人在门口坐着,还没打招呼,庆叔就笑了:“大强是来找你三哥呢,还是来看我?”大强不好意思的笑了。

  原来那次酒后,大强就回过家一次,和父亲讲了工厂现在的情况及自己想到工厂住的想法后,王荣庆就百分之百的赞成,从王三到李军工厂上班已有近一年时间,里里外外受照顾不少,家里状况也改善不少,所以他从心眼里对李军这个人充满了感激,现在恩人有困难,自己怎么能不让孩子帮忙呢?

  王三也未想到父亲这次这么干脆的支持他,心情非常高兴,匆匆忙忙收拾完被褥,一再叮嘱父亲多照顾好身体,就着急的赶回了李家洼。

  这一年多,王荣庆身体恢复了很多,都可以下地干活了,加上有王三工资补贴家用,心宽了,身体恢复的自然也快。

  人生总会不断地遇到岔道口,但能够有了目标,并坚持的努力向前,总会有不同的收获,李军是这样,王三是这样,李军总会在王三身上隐隐看到当初的自己,有意无意对他照顾也多些。

  李家洼塑料加工厂经过调整,整个面貌焕然一新,在喝酒庆祝后的第二天,李军专门到了县城做了一块铝塑的公司招牌,寄望一切从头开始。

  开工需选个好日子,这是李成的专长,李军倒不信这个,但禁不住李成耳前耳后的唠叨,干脆也不管了,全权交给李成打理安排。

  李成先去了村北十里的周庄,周大仙在周围也是个名人,红白喜事,开张营业啥的,都会为了讨个吉利,请他算算日子,破解破解不利啥的,好在这人不闲钱少,全靠他人自愿随意,按他说法,做这种事是泄露天机,需要供香火的。

  李成虽说起了个大早,但等他赶过去时,前面已排成了长龙,这种情势不信也得信,李军虽然着急,但也不能坏了规矩,况且到了这里一种阴郁的氛围,总觉怪怪的。

  过了很久,李成才从院外一步步移到院内,这才看清院内的轮廓,中间一个塔型香炉,香燃烧后的灰烬高高的堆在香炉周围,看得出香火很旺,室内几尊神像高高矗立在中堂,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估计是周大仙,坐在中堂供桌右侧,每看一人,就先让这人磕头上香,听不清问的什么,周大仙就会闭目,口中念念有词,然后超案上神像三拜后,对询问者讲解因果等等。

  终于轮到了李成,不等周大仙安排,比葫芦画瓢的按照前面人的方法,一一照做了一遍,周大仙大概的问了情况,无非是求财还是开业等?然后又是一番操作,将开工日期、时间说了一遍,李军都牢牢记在心里,最后为了讨个更好的喜气,直接封了200元红包,看的其他人面面相觑,李成觉得封的越多,说明诚意越足,以后工厂经营效益就越好,出了周庄李成才觉如释重负,想着自己是不是吃饱撑得,但谁让自己是李军兄弟呢?无奈的摇了摇头,这可是自找的。

  自觉事情办的还算满意,李成回去后又见了李军,将事情都讲了一遍,李军例行般的夸了夸李成,话未说完,李成就伸出手,用拇指、食指比出数钱的动作,李军哈哈笑着说他不管,就把李军推出房门,说别影响自己休息。

  这两个从小玩到大的伙伴,冷不丁的总会闹出点小插曲,尤其是李成,老大不小了,玩性起来时,就像个小孩,所以在这里上班,王三最喜束和他一起,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不像他面对李军时,更多的是尊重。

  王三愿意将床铺带到公司,就可见对李军的感激了,当下新的作业模式下,更需要好的管理人员及带头做榜样的员工,他其它分担不了,但积极做好份内的事,他自信还是没问题的,为了能随叫随到,干脆就决定住在了工厂值班室,这点倒出乎李军意料,连李成都对他有了新的看法。

  在第一线现场,才能快速处理问题,现在很大一部分工人适应不了新的作业模式,抱怨声很大。其实,王三也了解和分析过,不适应根本不是主要原因,他们内心抵触才是,同学习一样的情况,不抵触老师的学生,往往成绩优于大多数同学。

  王三也敏锐的发现,现在工厂现在基本分三拨人,适应最好的那拨以李成为核心,基本都是和李军一起摸爬滚打的,对工厂对李军有感情基础,中间一波人是无所谓的态度,静观其变,不得罪任何一方,那边强势就跟那边,典型的墙头草,另一波就不同了,少出力气多挣钱,公司怎么样与他们无关。

  做老板容易,但做一个好老板就不容易了。俗语说:“菩萨心肠,霹雳手段”是成事的根本,李军绝对有前者,但说到后者他同样有,不然他能混迹到现在?他选择时机没到,那就按兵不动。

  大智若愚可能就是另一类人,许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李军对于公司状况心如明镜,一面不仅不忙的按计划追赶进度,一面又紧密锣鼓的布局第二套方案。坦白说,当第二套方案开始实施时,那就是射出之箭,没有回头路。

  这几天,李军通往广南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打给邱标的不多,打给江华的占了大多数,广南工业园,一家家工厂就是活生生的样板,有江华这个好的大山在,基本是要啥有啥,应有尽有。

  时间长了,李军的心理负担反而重了,虽说是朋友,但是麻烦别人的事,能少一件是一件。所以,更促使李军加急变革的步伐。

  王三的工作倒是如鱼得水,有了标准流程,少了很多所谓的个人感觉之类,处理事情来,效率高了很多。

  有质量的管控,一定会有矛盾的产生,涉及利益时,往往感情就会如泡沫一样不堪一击。王三当下的工作是质量检查及仓库管理,能按标准做出来的产品,需要王三签字后,才能入仓库,入库的多少和个人当日工资息息相关。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乡村孤儿,乡村孤儿最新章节,乡村孤儿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