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唧!”

  一条大海参被扔到了李鱼儿脚下,李二郎得意的说:“鱼宝儿,二哥对你好不?你不就喜欢海鼠吗?又一只。”

  那海参被摔了,直接缩成一团。

  李鱼儿顺势就捡进水桶里了,“有多少我收多少,就怕你捡不到。”

  “鱼宝儿你喜欢海鼠啊,我这里也有一只更大的,给你!”

  彪子将一根大海茄子放进了李鱼儿的水桶里,瞬间水桶就满了。

  李鱼儿看了看彪子,又看了看那个超大号的海茄子,欺负老实人犯法吗?

  彪子见李鱼儿看向他,高兴的咧嘴憨厚一笑,完全就是一个做了好事等着表扬的孩子。

  但李鱼儿不得不给他科普一下了,她将海茄子拿了出来,又拿出一根刺身,说:“彪子啊,这不是我要的东西啊。”

  彪子不解,眼里有一瞬间的委屈,她说不是她要的东西?明明他找的东西跟李二郎的一样啊!是因为这东西不是她哥给她的吗?

  其实海茄子也能吃,单论口感,李鱼儿觉得海茄子比海参好吃。

  海茄子口感软嫩爽滑,肉质细,有一种入口即化的鲜味。海参的口感则比较q弹,肉质有嚼劲,有韧劲。

  但有句话叫择优录取,李鱼儿的水桶就那么大,有海参,谁要海茄子呢。

  其他小伙伴儿也注意到这边的情况,纷纷围过来。

  “哇,彪子你拿这破玩意儿送鱼宝儿啊,你也太抠了吧!”二蛋朝彪子翻了一个白眼,从自己水桶里拿了一个大扇贝放李鱼儿水桶里,说:“鱼宝儿,你吃这个,专门吃丁就行了。”

  彪子更加委屈了,他不是抠好吧,他是因为鱼宝儿喜欢才给她海鼠的。

  李鱼儿赶紧终止这场乌龙,说:“不是的,我是想说,我要的不是这种海鼠,而是这种海鼠。”

  因为渔民不吃海参和海茄子,也没必要区分它们,干脆都叫海鼠。

  就像海蜇,有多少人会仔细的区分是面蜇,还是沙蜇。

  李鱼儿干脆将两种东西展示给几人看,“看到没,我左手边这只比较小的海鼠,身上长刺,圆柱形的,颜色比较深的海鼠,是补身子的海鼠。

  我右手上这只较大的海鼠,像茄子一样的,椭圆形的,也能吃,但他没有之前那种海鼠更滋补,有第一种海鼠,我就不要第二种的。

  对了,我给它们起了不一样的名字,第一种叫海参,第二种叫海茄子,是不是更好区别。”

  “原来是这样啊。”知道李鱼儿不是讨厌自己,彪子咧开嘴笑了,露出一口白牙。

  二蛋崇拜的看着李鱼儿说:“鱼宝儿,你好聪明啊,还会取名字。”

  李鱼儿:取名字是一种本事吗?这也不是她取的名字,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区分什么是海参,什么是海茄子。

  通常,当一个人第一次知道两种相似的东西有区别后,就会下意识的去寻找和区别这两种东西,他们找到的海参越多,她得到的海参就越多,李鱼儿越想越开心。

  海参吃不了,还可以腌着保存。

  闹闹说:“这名起的好,海参滋补,就跟人参一样,所以叫海参。海茄子长得像茄子,所以叫海茄子。”

  听到李鱼儿的解释,彪子瞬间就不难过了,高兴的说:“我阿爷说了,陆地上有什么,海里就有什么,陆地上有牛,海里就有海牛,陆地上有蛇,海里就有海蛇。”

  “那海里有人吗?”二蛋问。

  小伙伴儿都愣住了,然后李二郎说:“当然有了,水猴子呗。”

  “哈哈哈哈!”二蛋笑的直不起腰,“那你是猴子吗?”

  “哎我说你,跟我刚是吧?那你说海里的人不是水猴子是什么?”李二郎抻着脖颈筋说。

  二蛋当真开始仔细想着这个问题,“啊!我知道了,是水鬼!”

  场面一瞬间静了下来。

  一阵海风吹过,吹进附近的礁石中,在礁石间的孔洞中穿梭,发出呜呜呜的声音,好像有人在哭。

  “妈呀!真的有水鬼!你们听到没?有人在哭。”彪子长得最大,却最胆小。

  “胡说!”闹闹表面很镇定,心里也有些毛毛的,“那是风!是风!”

  李鱼儿见东西捡的差不多了,就说:“今个儿就到这吧,咱们回家吧。”

  “好啊!”

  “回家吧!”

  “对对对,赶紧回去吧,不然大货死了就不好了!”

  “啥大货,今个儿不就抓了一条大黄花和花鳗吗。”

  几人一边走,一边大声的说话,好像这样就能把水鬼吓跑。

  “沙沙沙!”

  起风了,风穿过树林,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好像真的有鬼在后边追他们。

  突然间天就暗了下来,一瞬间太阳好像被浇了一盆冷水似的,变暗了很多。明明是半下晌,却如同黄昏一般。

  同样的,众人心里也笼罩了一层恐慌与不安。

  李鱼儿抬头,就看到自西北天际飘来大片大片的乌云,很快就遮住了他们头顶的天空。

  “真的有鬼!”彪子吓的声音都打颤了。

  闹闹双手提着水桶,只能用肩膀碰了一下他的胳膊,说:“大白天的哪有鬼,别自己吓唬自己。”

  就是不知道这话是在安慰彪子,还是安慰自己。

  “没鬼?没鬼天怎么突然阴了,那些乌云肯定是厉鬼召唤出来的。”彪子越想就越害怕。

  李鱼儿说:“要变天了,估计明天来不了了。”

  李二郎趁机问了一个一直想问的问题:“你们明早还去镇上卖鱼吗?”

  “卖,怎么不卖!”闹闹说。

  闹闹上头有一个大哥,他大哥是童生,在县衙六部里混了一个书吏的文职,已经成亲多年,生了一个女儿就是囡囡,他大哥大嫂住在镇子上,女儿留在老家,是村长媳妇儿在帮忙带;

  他还有一个大姐和二哥,大姐已经出嫁了,二哥正在读书,已经考中了童生,还打算往上考。

  村长在朝廷是没有编制的,由村民自发选举,经过里正审核确定,没有俸禄,和普通的村民一样,靠种田打鱼为生。

  村长家如今还没分家,主要的收入靠种田打鱼和文大郎的俸禄,日子并不宽裕,还要供养一个读书人。

  一百文钱对于村长家来说,跟其他村民一样,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文大郎俸禄不过八百钱。

  而昨天一天闹闹就赚了一百多文,一百文拿回家了,剩下几文买了肉包子和糖葫芦。

  “我也去!”彪子和二蛋同时说。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最新章节,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