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子是族长的曾孙子,族长家在福水村有个称呼,叫“五虎九牛”,甚至附近村子也有人知道,提到老文家,无不羡慕他家的多子多孙。

  五虎是指族长有五个儿子,大虎二虎三虎四虎和五虎,九牛是五虎一共生了九个儿子,分别是大牛二牛……和九牛。

  而彪子是大虎的孙子,大牛的儿子,也就是族长的曾长孙。

  儿子多了是好事,但也要面临另一个问题:穷。

  彪子身下还有一双弟妹,加上这一代又一代,血脉关系就没那么紧密了,大牛和族长中间已经隔了一代,能沾上族长光的事就少了,彪子家里条件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蛋家的条件也一般,二蛋的爹叫周大发,年轻时出海摔断了腿,找的土郎中没给接好,后来就跛了。

  二蛋的娘智力有些问题,虽然大体能和正常人一般生活,但到底有些不透亮。

  他还有个姐姐,马上就及笄了,说的人家是他大舅家的表哥顾满仓,而二蛋定的娃娃亲也是他大舅顾丰收的女儿,叫顾稻花,两家算是换亲,彼此能省不少聘礼和彩礼。

  其实,村里其他人家的条件也都和这几家差不多,这个时代,能温饱的人家就已经算是好人家了。儿女成家立业是家里最大的开销,奋斗了一辈子,去掉棺材本基本就够下一代盖房子成亲了。

  一辈子,大半生都为温饱和儿女而操劳奔波。

  这次,闹闹他们发现了老鳖湾这个秘密赶海基地,又靠李鱼儿想的拉网抄底法子,从水坑里弄了不少大货,算是给家里添了一大笔进项。

  跟福水村有房有地的村民比起来,岛民更穷,就好比李鱼儿家,李老汉两口子攒了大半辈子的积蓄,将将够下一代买船成家,等到急用的时候,发现手头上就几百个铜板。

  所以,老鳖湾冬天赶海对闹闹他们来说,很重要,这地方,能瞒着一天就是一天。

  几人一边快速往家走,一边商量着明天去镇子上卖海货的事。

  想起上次南街大集的遭遇,彪子有些担忧的说:“闹闹哥,咱们这次还去南街大集吗?要是再遇到那伙人怎么办?”

  二蛋也打憱去南街大集,光那些仗势欺人、抬高摊位费的税吏就已经很膈应了,还有强买强卖那伙人。

  闹闹也不想去啊,可是不去南街大集,去其他的集市,不是说还有赌场的打手收保护费吗。

  “南街大集不好,其他的地方更不好。”闹闹说。

  李二郎不知道南街大集的事,但他见过货郎走街串巷,就提议道:“你们怎么不跟货郎一样,走街串巷去卖啊。”

  走街串巷适合卖一些生活日用品,但卖海货就不行,一般人买海货,都喜欢货比三家,不仅能挑品相好的还能几家比价买,所以,基本没有渔民挑着海货走街串巷,不但不合适,夏天还容易被太阳晒臭了。

  冬天倒是不担心被太阳晒坏了。

  闹闹说:“很少有人挑着海货走街串巷卖,他们都不买挑担的东西。”

  李鱼儿却觉得可行,说:“冬天活鱼烧,又不用担心坏了,挑担走街串巷也行,那还不如直接去有钱人住的地方卖。”

  “有钱人住的地方?那可不好进。”

  闹闹他们立刻想到了那些有钱人住的高门大院,朱红的大门比他们老百姓的房子还大,光门槛就比他们家半个门高,还有专门看门的人,听说宅子里还养了不少护卫。

  提到有钱人,一般乡下人还是有些怕的,二蛋有些担忧的说:“这能行吗?咱们提着腥呼呼的海货在贵人区叫卖,不会得罪人吧?”

  李鱼儿说:“咱们不走正门,只在大户人家后巷叫卖应该没事吧。”

  她想了想,又说:“不去富人区,去酒楼也行,这个时节,酒楼肯定愿意收海货。”

  李二郎看了一眼李鱼儿,猜想她是想去弄潮楼,毕竟他们家只认识弄潮楼的钱掌柜。

  李鱼儿确实有这个想法,有人脉不用才是傻子,但她也不想轻易把人情用在这上边。

  他们现在去弄潮楼,不管对方需不需要,看在之前鲸鱼肉和贝壳油灯的份上,肯定会收,但不情愿的交易会降低彼此的印象,不值得。

  闹闹说:“大酒楼恐怕去不成,大酒楼有自己的冰窖,开海季就存了不少鱼,啥海货都有,这个季节也不缺鱼。”

  李鱼儿没想到,这个朝代的人就这么聪明,已经有冰窖和冷藏了。

  但活的海货是不是比冷冻的好卖呢?

  李鱼儿说:“咱们这是鲜活的,有钱人应该会喜欢,毕竟活的看着比冷冻的更有档次,更显身份不是。”

  李二郎认同的说:“确实,有钱人买的就是个档次和身份,,何况,鲜活的不比冷冻的好吃吗?”

  彪子问:“那咱们为什么不冻鱼卖呢?天这么冷,冻鱼肯定不会坏。”

  闹闹拍了一下他,说:“你傻啊!活鱼为什么要给冻死了卖?

  彪子捂着被拍的后脑勺说:“我说的是之前冻鱼卖,他们能冻,咱们也能冻啊!”

  闹闹又轻轻拍了他一下,说:“你能把鱼从秋后一直放到上冻不坏吗?人家那是从秋天就开始冻了,他们有冰窖,咱有啥?”

  “对啊,我怎么忘了这茬子,咱们要是也有冰窖就好了。”彪子觉得太可惜,不能冻鱼卖。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鱼儿把这事记下了,后世那么多保存海鲜的方法,她就不信她研究不出来一个,当然,还要等到开海季才能有大量的海货。

  二蛋脑子比较机灵,他琢磨了一下,就想通了其中的道理,说:“就算咱们能把鱼一直冻到冬天,那其他人肯定也能做到,多了,一样不值钱了。”

  最后,闹闹做了一个总结,“还得靠老鳖湾赶海了,这是块宝地,我可跟你们事先说好了,可不能把这块宝地宣扬出去,不然人多了,就不挣钱了。”

  “也不一定。”李鱼儿则是看的比较长远,“这个季节,即使海货多一点,拿到城里卖也划算,只要能找到销路就不怕压货。

  如果咱么能找到销路,还可以当二道贩子。他们弄来的海货越多,咱们赚的钱越多。”

  “什么是二道贩子?”彪子问。

  “我知道了!”二蛋抢着说:“就像酒楼,渔民把鱼卖给酒楼就是一道贩子,酒楼再卖给食客就是二道贩子,对不对?”

  二蛋看向李鱼儿,李鱼儿觉得二蛋挺聪明的,夸赞说:“二蛋说的差不多,就是倒卖,咱们低价收别人的海货,然后高价卖到酒楼或城里,他们赶海抓的越多,咱们赚的就越多,就相当于他们帮咱们赶海挣钱。”

  “不愧是我妹子啊!”李二郎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高兴的嚷嚷:“鱼宝儿这聪明劲儿,跟我一样!”

  闹闹、二蛋、彪子:……!?

  “那咱们明天去哪儿?”二蛋想要一个准话。

  闹闹说:“就先去镇上,到时候,去酒楼还是西城区再看情况。”

  在皇权等级分明的朝代,人们的住宅区也是等级分明的。

  民间有句话传下来叫:“东城贵,西城富,北城穷,南城贱。”

  东城一般是达官贵人的住宅区,间或有一些有身份背景的富商,比如黄商,或者官员的亲眷。

  西城富,西城一般是商人的住宅区,还有部分城市的仓库设立在西城,因为仓库设立在西城,一些大城市的官办钱庄也可能在西城,也会有一些只面向权贵的商铺。

  北城穷,北城一般是普通百姓的住宅区,还可能有贫民窟。

  南城贱,并非指南城穷,而是从身份等级上说的,古代讲究三教九流,三六九等。

  人分九等,商人属于中下等,南街一般是商业街,商业街也分好几等,上等的如有固定店面的商铺街,弄潮楼就属于上等;普通的比如南街大集,就是三教九流汇集地,什么人都有。

  从事相同行业的也会分等级,比如达官贵人出入的戏院档次就比较高,老百姓娱乐的街头杂甩档次就比较低。

  受前世思想的影响,李鱼儿自然不支持这种阶级分化了,但是她也没觉得自己有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能力,轻易就能撼动一个朝代的根基。

  她会是试着去接受,但不盲从,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用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待人处事。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最新章节,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