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化三国演义 第144章 曹操退兵斜谷

小说:幽默化三国演义 作者:琉璃玉净平 更新时间:2024-06-10 02:53:50 源网站:官术
  在古老的三国乱世,曹孟德那厮,屯兵已久,心痒难耐想要挥师南下,却又被马超那小子严防死守;

  想着鸣金收兵,又担心后院的蜀军看笑话,心里那个纠结啊。

  就在此时,厨房送上一碗热腾腾的鸡汤,孟德一瞧,碗里漂着几根鸡肋骨,顿时感慨万千。

  正当他沉思默想之际,夏侯惇大摇大摆地进来,问晚上喊啥口号。

  孟德心不在焉地来了句:“鸡肋…鸡肋……”

  这惇传令下去,全军上下都跟着嚷嚷“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那家伙,一听“鸡肋”二字,就偷偷告诉手下的兄弟们,赶紧收拾包袱,准备闪人。

  消息传到惇耳朵里,他大吃一惊,连忙把杨修叫来,问:

  “一听鸡肋,你咋就开始打包了?”

  杨修一本正经地说:“今儿晚上的暗号,明摆着大王要撤了。鸡肋嘛,吃着没肉,丢了又可惜。现在咱们前脚踢不开门,后脚又担心人家笑话,留在这儿纯属浪费感情,不如早点溜之大吉。我估计他明天就得下令班师回朝了。所以我先准备好,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惇听后一拍大腿:“你这是真懂他的心啊!”

  于是他也跟着开始收拾行李。

  于是乎,整个营地里的将领们,个个都开始打算回家的事。

  当晚,曹操心里七上八下,翻来覆去睡不安稳,索性拎起钢斧,悄悄地在营地里巡视。

  只见夏侯惇的士兵们,个个都在打包。

  孟德一看,心里那个慌啊,急忙回帐篷找惇问个究竟。

  惇老实回答:“主簿杨修那小子,早就猜到您要打道回府了。”

  孟德立马召见杨修,杨修便将鸡肋的逻辑娓娓道来。

  孟德一听,火冒三丈:“你居然敢造谣生事,扰乱军心!”

  于是喝令刀斧手把杨修拖出去砍了,首级挂在辕门外示众。

  在昔日,杨修这位才华横溢、气宇轩昂的才子,常因自信过度而触犯了曹操的禁忌。

  有一次,曹操新建了一座花园;

  竣工之后,他亲临现场视察,未置一词评价好坏,只是神秘兮兮地在园门上挥毫泼墨,写了个“活”字便扬长而去。

  众人对这行为艺术一头雾水。杨修却笑着解释:“‘门’字里添个‘活’字,合起来不就是‘阔’嘛。丞相是嫌这园门太宽敞了。”

  于是,大家又忙不迭地加筑围墙,改造得整整齐齐,再次请曹操来观赏。

  曹操见状,喜形于色,问道:“谁最懂我的心思?”

  左右侍从齐声答道:“那自然是杨修!”

  曹操虽然表面赞许,心中却对杨修忌惮加深。

  再有一天,北疆献上了一盒细滑如脂的酥糖。

  曹操亲手在盒子上书写了“一合酥”三字,然后放置在案头。

  杨修进来一看,二话不说就拿勺子跟大家分食了个精光。

  曹操好奇问他为何如此做,

  杨修振振有词地回答:

  “盒子上不是明写着‘一人一口酥’吗?我哪敢违背丞相您的命令呢?”

  曹操虽然笑逐颜开,但内心对杨修的厌恶更甚。

  曹操担心有人背后暗算自己,常常警告手下:

  “我梦里可是喜欢砍人的,所以只要我睡着了,你们千万别靠近。”

  一天,他在白日里的帐篷中打盹,被子滑落地上,一个侍卫慌忙捡起被子想要盖回,曹操突然跃起,拔剑将其斩杀,然后又倒头继续睡大觉。

  半晌后起床,装作惊讶地问:“是谁杀了我的侍卫?”

  众人如实相告。

  曹操假惺惺地痛哭流涕,下令厚葬那位侍卫。

  所有人都以为曹操果真在梦中取人性命。

  唯独杨修心知肚明,葬礼上他指着棺材叹息道:

  “丞相您可清醒得很,而这可怜的家伙才是在梦中啊。”

  曹操得知后,对杨修的憎恶愈发深重。

  曹操的三子曹植非常欣赏杨修的才华,经常邀请他来聊天,两人聊得天昏地暗。

  曹操与众人商讨,打算立曹植为王储。

  曹丕得知消息,急忙暗中请朝歌长吴质入府商议对策。

  为了避人耳目,他们将吴质藏在一只大篓子里,上面覆盖着绢帛,假装运的是绸缎,就这样偷运进府。

  杨修得知此事后,径直去向曹操告密。

  曹操派人在曹丕府外盯梢。

  曹丕慌了神,赶紧告诉吴质。

  吴质淡定地说:“别急,明天再用大篓子装上绢帛,送进来混淆视听。”

  曹丕照做不误,果然使者搜了篓子,只见满篓的绢帛,回报了曹操。

  曹操因此怀疑杨修陷害曹丕,对他的厌恶感更是火上浇油。

  曹操想要考察曹丕和曹植的才干。

  有一天,他命令两人分别出邺城的城门。

  却暗中吩咐守门官吏,无论如何不得放行。

  曹丕先到,被门吏拦下,只好无功而返。

  曹植得知情况后,询问杨修。

  杨修说:“你奉王命出行,遇到阻拦的,直接斩了就是。”

  曹植依言而行,到了城门,门吏再次阻拦。

  曹植怒喝:“我奉王命行事,哪个敢挡?”

  果断将其斩首,于是曹操认为曹植有过人之处。

  后来有人向曹操告密:“这都是杨修教唆的。”

  曹操勃然大怒,从此也不再宠爱曹植。

  杨修还曾帮曹植准备了十多条应对问答,每当曹操提问,曹植就按部就班地作答。

  曹操每每以国事军情试探曹植,曹植总能对答如流。

  然而,曹操心里始终存疑。

  最后,曹丕暗中收买了曹植身边的人,将那些备用答案偷来呈给曹操。

  曹操看了之后,怒火冲天:“匹夫竟敢愚弄我!”

  此时,他心中早已动了杀机。

  最终以扰乱军心的罪名将杨修处死。

  杨修去世时仅三十四岁。

  后人有诗赞曰:

  聪明绝顶杨德祖,世代书香继簪缨。

  笔下龙蛇飞动势,胸中锦绣文章成。

  开口惊艳四座客,机智应对冠群英。

  才华横溢遭祸害,非是退兵自取亡。

  曹操,那位一手遮天的奸雄,刚刚砍了智多星杨修的头,又得装模作样地对夏侯惇大发雷霆,差点把他也送上断头台。

  幸亏一帮官员苦苦哀求,这才让夏侯惇捡回了一条小命。

  曹操摆出一副怒不可遏的模样,大声呵斥夏侯惇退下,随即下令全军第二天出发征战。

  翌日,当大军浩浩荡荡开出斜谷口时,迎面而来的是一支敌军,领军大将不是别人,正是魏延那厮。

  曹操想招降魏延,谁知魏延不但不买账,反而破口大骂。

  曹操只好派出庞德去迎战。

  两人打得难解难分之际,曹营里突然火光冲天,传来消息说马超偷袭了中后两寨。

  曹操拔剑在手,怒吼道:“谁敢后退,老子砍了他!”

  众将士气大振,纷纷拼命向前。魏延见势不妙,假装败逃。

  曹操连忙指挥部队回头去对付马超,自己则站在一处高地上,观战两军交锋。

  就在这时,一队士兵冲到他面前,领头的大喊:“魏延在此!”

  搭弓射箭,正中曹操,曹操一个跟斗栽下马来。

  魏延丢下弓箭,拔刀飞身上山坡,直取曹操。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一名将领横空出世,大喝:“休想伤我主公!”

  一看,原来是庞德。

  庞德拼尽全力,终于把魏延赶跑,保护着曹操撤退。

  马超的部队已经退去,曹操带着箭伤回到营地,原来那一箭正好打在嘴上,把两颗门牙都给打掉了。

  他急忙叫医生来治疗。

  这时他才想起杨修之前的预言,于是命令将杨修的尸体好好安葬,然后下令撤军,让庞德负责断后。

  曹操躺在软绵绵的毡车里,由忠诚的虎贲卫士护送着前行。

  忽然间,斜谷山上两边火光冲天,伏兵如影随形,

  曹军士兵们个个心惊胆战,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潼关的困境,赤壁的险境。

  却说曹操带着他的小兵们撤退到了斜谷,诸葛亮就猜到他一定会放弃汉中溜之大吉。

  于是派出了马超和一众将领,分兵十几路,时不时地搞个小突袭。

  结果搞得曹操坐不住,屁股还没坐热,就被魏延射了一箭,只好急吼吼地班师回朝,士气全没了。

  前脚刚走,后脚火就起来了,原来是马超的伏兵追过来了,曹兵们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

  曹操命令士兵们连夜跑路,一刻也不敢停,一直跑到京兆,这才松了一口气。

  再说刘备,派刘封、孟达、王平等人去攻打上庸等地。

  申耽他们听说曹操已经放弃了汉中,纷纷投降。

  刘备安定民心,大赏三军,大家乐得合不拢嘴。

  于是,将领们都有了让刘备当皇帝的想法,但又不敢直接说,就跑去跟诸葛亮商量。

  诸葛亮说:“我心里早有打算。”

  然后就带着法正等人去见刘备,说:

  “现在曹操独揽大权,百姓们像没头苍蝇一样,您以仁义着称于世,现在已经拿下了两川之地,应该顺应天意民意,称帝为皇,名正言顺地讨伐国贼。这事不宜拖延,赶紧选个好日子吧。”

  刘备大吃一惊,说:“军师你这主意可不行!我虽然是汉朝的宗室,但也是臣子。如果这么做,那不就是造反了吗?”

  诸葛亮说:“不是这样的。现在天下大乱,英雄四起,各占一方。那些不怕死的人才都想要投靠一个好主子,建立一番功业。如果您一味避嫌,恐怕会让大家失望。希望您能好好考虑一下。”

  刘备说:“让我篡位,我可不敢。咱们再想想别的长远之计吧。”

  将领们都说:“主公要是一直推辞,我们可就心凉了!”

  诸葛亮说:“主公一生以义为本,不肯轻易称王。但现在有了荆襄、两川之地,可以先称汉中王。”

  刘备说:“你们虽然想尊我为王,但没有天子的明诏,那就是越俎代庖了。”

  诸葛亮说:“现在应该随机应变,不必拘泥于常理。”

  张飞大叫道:“外姓人都想当皇帝,何况哥哥你还是汉朝的血脉。别说汉中王,就算称皇帝,有什么不可以的!”

  刘备呵斥道:“你别多嘴!”

  诸葛亮说:“主公应该顺应时势,先称汉中王,然后再向天子禀报,也不算晚。”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幽默化三国演义,幽默化三国演义最新章节,幽默化三国演义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