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化三国演义 第145章 刘备进位汉中王

小说:幽默化三国演义 作者:琉璃玉净平 更新时间:2024-06-10 02:53:50 源网站:官术
  哎呀呀,玄德推辞得脸红脖子粗,最后还是被大家的热情所感染,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那年秋天的七月,在沔阳搭起了个大台子,方圆九里,四面八方都布置得漂漂亮亮的,彩旗飘飘,仪仗整齐。

  大臣们排排站,一个挨着一个,井然有序。

  许靖和法正拉着玄德的手,一步步登上高台,戴上了皇冠,拿上了玉玺,然后一脸庄重地坐南朝北,接受大家的跪拜和祝福,从此晋升为汉中王。

  他的宝贝儿子刘禅,也被封为王世子啦。

  许靖成了太傅,法正当上了尚书令,诸葛亮则是军师,总之就是管天管地管空气的那种。

  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位猛将被封为五虎大将,魏延也不赖,成了汉中太守。

  其他人嘛,根据功劳大小,都有了自己的封号和地位。

  玄德当上汉中王之后,就写了一封信,派人快马加鞭送到许都去。

  信里写道:

  我刘备啊,虽然才能一般般,但还得担起大将军的重任,带着军队在外头东奔西跑,可惜没能扫清所有的坏蛋,也没能好好辅佐王室。

  陛下您的圣教被冷落了好久,天下大乱还没能恢复太平,我这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头疼得像是得了重病一样。

  以前那个董卓,简直就是乱世的罪魁祸首。

  他一挂掉,其他坏蛋就开始横行霸道,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幸亏陛下您英明神武,大家齐心协力,有的靠忠诚勇敢去战斗,有的靠老天爷帮忙惩罚坏人,那些暴徒终于一个个倒下,局势也开始好转。

  只有那个曹操,一直逍遥法外,霸占着国家的大权,胡作非为。

  我以前和车骑将军董承密谋要对付曹操,可惜计划泄露,董承被害。

  我流离失所,忠诚的理想没能实现,让曹操变得更加残暴,连皇后和皇子都被他害死。

  虽然我和盟友们一直在努力,但由于我软弱无能,一直没能取得成果。

  我总担心自己会突然死掉,辜负了国家的恩惠,所以我总是叹息,夜里惊醒,像是走在刀尖上。

  现在我的大臣们都说:古时候的《虞书》里就教导我们要亲善九族,大家要互相帮助,这样的传统一直传承下来。

  周朝借鉴了前两代的经验,分封了许多姬姓的国家,都是靠晋、郑这些国家的辅助才稳定下来的。

  我们高祖刘邦起义的时候,也是尊重皇室的子孙,建立了许多侯国,最后才铲除了吕后一族的威胁,稳固了大汉的根基。

  现在曹操这个坏蛋,野心勃勃,手下一帮子人,包藏祸心,篡位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既然皇室的力量这么薄弱,皇族也没有实权,我们就参考古代的做法,临时做出安排,让我来当大司马、汉中王。

  我自己反省了三次:我受到了国家的深恩厚泽,负责一方的土地,但我还没能展示出我的能力,得到的已经超过我应得的了,实在不应该再占据这么高的职位,增加我的罪过。

  但大臣们都很坚持,用义理来逼迫我。

  我退一步想,只要还有贼人没被消灭,国家的危机没解除,宗庙还在危险之中,社稷还可能垮台,我就该拼尽全力。

  如果能够顺应时势,让朝廷安定下来,哪怕是赴汤蹈火我也绝不推辞。所以我接受了大家的意见,接过了印玺,为了增强国家的威严。

  我一想到自己的爵位和地位,就觉得责任重大;一想到要回报国家,就感到忧心忡忡。

  我害怕得浑身发抖,就像站在悬崖边上。

  我哪敢不尽心尽力,激励全军。我要带领大家,顺应天意,让国家恢复安定。我现在就写这封信告诉您。

  听闻玄德在汉中自立为王,

  曹操在邺郡勃然大怒,咆哮道:

  “这个编草席的小混混儿,竟敢如此嚣张!我发誓要灭了他!”

  他立刻下令,调动全国的兵马,准备杀向两川,与汉中王一决高下。

  就在这时,一位谋士踏前一步,劝谏道:

  “大王,切莫因一时之气,亲自挂帅远征。臣有一策,无需动用一兵一卒,就能让刘备在蜀中自找麻烦。等他兵力疲惫,只需一名将领前去征讨,即可大功告成。”

  曹操定睛一看,原来是司马懿。

  曹操喜形于色,追问:

  “仲达,你有何妙计?”

  司马懿慢条斯理地说:“江东的孙权,曾将妹妹嫁给刘备,后来又趁机偷了回去;刘备又霸占荆州不肯归还,双方早已恨得牙痒痒。

  如今,我们可以派遣一位能言善辩之人,带着书信去见孙权,怂恿他出兵攻打荆州。

  刘备必然调集两川的兵力去救援。那时,大王您再出兵直取汉川,让刘备顾头不顾尾,势必陷入绝境。”

  在一轮欢笑和掌声中,曹操心头大喜,急忙挥毫泼墨,令满宠作为特使,连夜快马加鞭直奔江东,求见孙权。

  孙大帝得知满宠抵达,便召集智囊团共商大计。

  张昭提议:“魏国和我们吴国,原本是井水不犯河水,都怪诸葛亮那家伙搅局,害得我们这些年打得不可开交,百姓也跟着遭了秧。如今满宠来访,肯定是想和我们套近乎,不妨先礼后兵。”

  孙权点头称是,于是众谋士整齐划一地迎接满宠进城,待之以宾。

  满宠递交了曹操的亲笔信,里面写道:

  “其实咱们魏吴两家无冤无仇,全因为刘备那个搅屎棍,搞得我们不得不动刀动枪。我家曹老板派我来,想和将军您联手把荆州给端了,我们魏军就位在汉川,来个前后夹击。等搞垮了刘皇叔,我们就一块儿分地盘,保证互不侵犯。”

  孙权看完信,摆出盛宴款待满宠,并安排他好好休息。

  随后,孙权又和谋士们密谋。

  顾雍捋须笑道:“虽然这招儿有点老套,但里头还是有道理的。我们可以一边送满宠回去,答应跟曹操来个包夹;一边派人过江去探探关羽的底细,然后再做打算。”

  诸葛瑾则灵机一动:“听说自从关羽到了荆州,刘备给他娶了个媳妇儿,生了一对金童玉女。那女儿还小,没许配人家呢。

  我愿前往提亲,倘若关羽答应了,咱们就和他一起对付曹操;要是他不同意,咱们再考虑帮曹操拿下荆州。”

  孙权深以为然,遂安排满宠回许都复命,同时派出诸葛瑾为使者,前往荆州。

  诸葛瑾入城见到关羽,礼节性的问候后,他开门见山道:

  “我这次来是想牵线搭桥,促成两家联姻。我们吴侯有个聪明伶俐的儿子,听说将军家有位千金,特来求婚。如果两家能联姻,合力抗曹,岂不美哉?请君侯三思。”

  谁知关羽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

  “我的宝贝女儿怎能嫁给那个啥都不如的家伙!要不是看在你兄弟诸葛亮的份上,我早就砍了你的脑袋!滚!别再废话了!”

  说罢,就叫左右把诸葛瑾轰了出去。

  诸葛瑾吓得抱头鼠窜,逃回东吴,向孙权如实汇报。

  孙权听罢勃然大怒:“关羽也太过份了!”

  随即召来张昭等文武官员,商议如何夺取荆州。

  步骘分析道:“曹操一直想篡位,就怕刘备。现在他想让我们出兵去打蜀国,这摆明了是要祸水东引。”

  孙权皱眉道:“我也想拿荆州很久了。”

  步骘接着说:“现在曹仁的军队就在襄阳、樊城一带,又没有长江天险,走旱路就能直取荆州。

  这么好的机会他不取,反倒叫主公您出兵,可见他的用心。

  主公可以派人去见曹操,让他先从旱路起兵攻荆州,关羽必然调兵应对。一旦关羽动了,主公即可暗中出兵,轻松拿下荆州。”

  孙权听从了步骘的建议,立刻遣使者渡过长江,向曹操呈上书信,陈述此事。

  曹操看了信后乐得合不拢嘴,连忙让使者先行回去报喜,随即派遣满宠前往樊城协助曹仁参谋军事,同时急令东吴发兵,由水路进发,共同对荆州发起进攻。

  却说汉中王任命魏延为总指挥,负责东川的防务,随即带领百官返回成都。

  他派遣官员修建宫殿,又增建了馆舍。从成都到白水,一路上共建造了四百多处馆舍和亭邮。

  他们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制造了众多的兵器,以图有朝一日进军中原。

  间谍探听到曹操与东吴结盟,意图夺取荆州,立刻飞鸽传书报告给蜀国。

  汉中王急忙召见诸葛亮商议对策。

  诸葛亮笑着说:

  “我早就料到曹操会有这一手,不过吴国智谋之士众多,肯定是让他们先动手了。”

  汉中王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诸葛亮答道:“可以派使者送去官诰给关羽,让他先行出兵攻占樊城,这样一来敌人就会胆战心惊,自然就会土崩瓦解了。”

  汉中王听后大喜,立即派遣前部司马费诗作为使者,带着官诰前往荆州。

  关羽亲自出城迎接使者入城。

  在公署行礼完毕后,关羽问道:“汉中王封我什么爵位?”

  费诗回答:“你是五虎大将之首。”

  关羽好奇地问:“哪五虎将?”

  费诗说:“关、张、赵、马、黄这五位。”

  关羽一听就火了:“张飞是我弟弟;马超是名门之后;赵云长期跟随我大哥,也像我的弟弟一样,他和我并列我还可以接受。但黄忠那老家伙,怎么能跟我平起平坐?大丈夫岂能跟老兵混为一谈?”

  于是他拒绝接受印绶。

  费诗笑着说:“将军你可错了!当年萧何、曹参与高祖一起打天下,关系亲密无间。

  而韩信原本是楚国的逃将,但他后来被封为王,地位还在萧、曹之上,也没听说萧、曹因此怀恨。如今汉中王虽然封了‘五虎将’,但他视你如兄弟,你们是一体的,

  你的事就是汉中王的事,汉中王的事就是你的事。这和其他将领能比吗?将军你深受汉中王的厚恩,应该与他同甘共苦,不应该计较官职的高低。希望将军三思。”

  关羽恍然大悟,连忙拜了两拜说:

  “我真是糊涂,如果不是你指点,差点误了大事。”

  于是他欣然接受了印绶。

  费诗方从王宫里带着旨意出来,就命令云长率领军队去攻打樊城。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幽默化三国演义,幽默化三国演义最新章节,幽默化三国演义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