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化三国演义 第154章 奸雄终死

小说:幽默化三国演义 作者:琉璃玉净平 更新时间:2024-06-10 02:53:50 源网站:官术
  曹操得知消息后,心里那叫一个美啊。

  他马上派工人去砍那棵大梨树。

  没想到,第二天工人就回来报告,说锯子锯不开,斧头也砍不进去,这树根本砍不倒。

  曹操表示怀疑,亲自带了几百骑兵来到跃龙祠前,下马查看。

  他抬头看着那棵大梨树,好家伙,跟华丽的华盖似的,直冲云霄,一点弯都没有。

  曹操下令砍树。

  这时候,几个老乡过来劝他:“这树好几百年了,有神人住在上面,怕是不能砍啊。”

  曹操一听就怒了:“我这一辈子走南闯北四十多年,上到皇帝,下到百姓,就没谁不怕我的。一个小神算啥,还敢不听我的?”

  说完,他拔出佩剑,亲自砍向梨树,剑与树相撞发出铮铮之声,鲜血溅满了他的全身。

  曹操惊讶地大惊失色,他扔掉剑,跳上马背,回到宫中。

  那天晚上,二更时分,曹操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他坐在殿中,依靠着桌子打盹。

  突然,他看到一个人披散着头发,手持宝剑,身穿黑色衣服,走到他面前,指着他大声斥责道:

  “我就是梨树之神。你为了建造始殿而想要篡位,却来砍伐我的神木。我知道你的寿命已尽,特来取你的性命!”

  曹操惊恐万分,急忙呼喊护卫。

  黑衣男子挥舞着宝剑向曹操砍去。

  曹操发出一声惨叫,突然惊醒过来,他头痛欲裂。

  他急忙传令下去,寻找良医为他治疗,但无论如何都无法痊愈。

  众官员都为此感到忧虑。

  华歆走进曹操的帐篷,恭敬地问道:

  “大王,您是否听说过神医华佗的名字?”

  曹操思索片刻,回答道:“你说的是那位江东的名医周泰吗?”

  华歆点了点头,确认道:“正是他。”

  曹操眉头微微一皱,说:“我虽然听过他的名字,但对他的医术并不了解。”

  华歆微微一笑,开始详细地介绍起华佗的医术来。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郡的人。他的医术之高超,是世间少有的。无论是用药、用针还是用灸,他都能轻松治愈病人。

  更为神奇的是,当病人患有五脏六腑的疾病,而药物无法治愈时,他会使用一种名为‘麻沸汤’的药水,让病人喝下后进入深度昏迷状态,然后用尖刀割开病人的腹部,用特制的药汤清洗其内脏。整个过程中,病人都不会感到疼痛。

  清洗完毕后,他会用特殊的药线缝合伤口,再敷上药物。大约一个月或二十天,病人就会完全康复。这样的医术,真是神乎其技。”

  华歆接着讲述了几个华佗的医案。

  “有一次,华佗在路上行走时,听到有人痛苦地呻吟。他立刻判断出这是食物堵塞的症状。经过询问,果然如此。华佗让他喝了三升蒜齑汁,那人吐出了一条二三尺长的蛇,随后症状消失。

  又有一次,广陵太守陈登因为心中烦闷、面部发红而无法进食。华佗给了他一种药物,陈登吐出了三升的红色虫子。华佗告诉他,这是因为吃了过多的鱼腥食物导致的。

  尽管当时治好了,但华佗预言三年后会复发,并且无法再救。果不其然,三年后陈登去世。”

  华歆继续说:“还有一次,有个人的眉间长了一个瘤,痒得难以忍受。华佗说里面有个小动物,大家都觉得可笑。但当他切开那个人的瘤时,一只黄雀飞了出来,病人立刻痊愈。

  还有一个人被狗咬伤,脚指上长出了两块肉,一块疼,一块痒,都难以忍受。华佗说疼的那块里面有十根针,痒的那块里面有黑白两色的棋子。众人都不信,但华佗切开后,果然如他所说。”

  华歆看着曹操,认真地说:“华佗真的是继扁鹊、仓公之后的一代名医。他现在住在金城,离我们并不远。大王,为何不召他前来为军中的伤病士兵治疗呢?”

  华佗被曹操请来为他诊治头痛之疾。

  华佗诊断出曹操的头痛是由风引起的,病根在脑袋中,风涎不能排出,因此无法通过药物治疗。

  华佗提出了一个治疗方法:先让曹操喝下麻沸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这样才能根治。

  然而,曹操听后大怒,认为华佗想要杀害他。

  华佗解释说,他曾为关公刮骨疗毒,关公都没有害怕,现在只是小病,为何如此多疑?

  但曹操仍然坚持认为华佗与关公有交情,想借此机会报仇,于是下令将华佗关押起来,进行拷问。

  贾诩劝谏曹操,认为华佗是世间少有的良医,不应该轻易废弃他的才能。

  然而,曹操却认为华佗是想趁机害他,与吉平一样,于是急忙下令继续拷问。

  华佗被关在狱中,有一个狱卒姓吴,大家都称他为吴押狱。

  吴押狱对华佗非常照顾,每天给他提供酒食。

  华佗感激吴押狱的厚意,告诉他自己将不久于人世,遗憾自己的《青囊书》未能传世。

  为了报答吴押狱,华佗决定写一封信,让吴押狱派人送到他家,取来《青囊书》送给吴押狱,以继承自己的医术。

  吴押狱非常高兴,表示如果能得到这本书,他将放弃差役,医治天下的病人,以传承华佗的德行。

  华佗便写了信交给吴押狱。

  吴押狱亲自前往金城,向华佗的妻子取来了《青囊书》,然后回到狱中交给华佗检查。

  华佗确认无误后,将书赠给了吴押狱。

  吴押狱将书带回家收藏。

  然而,十天后,华佗在狱中去世。

  吴押狱购买棺材将华佗安葬完毕,回到家中准备研读《青囊书》,却发现他的妻子正在焚烧这本书。

  吴押狱大吃一惊,急忙抢夺,但全书已被烧毁,只剩下一两页。

  吴押狱愤怒地责骂妻子。

  妻子却回答说,即使学到了华佗那样神妙的医术,也只能死在牢中,学它有什么用!吴押狱无奈地叹息。

  因此,《青囊书》未能传世,只留下了阉鸡猪等小法,这些是烧剩下的一两页中所记载的内容。

  后人有诗赞美华佗的医术高超,但也感叹他的死亡和书籍的失传,后人再也看不到《青囊书》了。

  却说曹操在杀害华佗之后,病情愈发严重,同时还要担忧东吴和蜀汉的战事。

  正当他陷入沉思之际,一名近臣突然报告说东吴派使者送来了一封信。

  曹操接过信,拆开一看,信中大致写道:

  臣孙权久闻天命已归属于大王,恳请大王早日登上帝位,派遣将领剿灭刘备,平定两川之地,臣愿意率领部下归降,献上国土。

  曹操看完信后,放声大笑,将信展示给群臣看,并说道:

  “这个孙权,是想让我置身于炉火之上啊!”

  侍中陈群等人上奏道:“汉朝已经衰微很久了,殿下您的功德崇高,百姓们仰赖您。现在孙权称臣归附,这是天意和人心的应验,各种迹象都表明,殿下应该顺应天意和人心,早日登上帝位。”

  曹操笑着说:“我为汉朝效力多年,虽然有些功德惠及百姓,但我已经位居王位,名爵已经到了极致,怎么敢再有其他奢望呢?如果天命在我,那我就成为周文王吧。”

  司马懿建议道:“既然孙权已经称臣归附,大王可以封他官职,赐予爵位,让他抵抗刘备。”

  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封孙权为骠骑将军、南昌侯,兼任荆州牧。

  当天就派遣使者带着封赐的诏书前往东吴。

  然而,曹操的病情却越来越严重。

  有一天晚上,他梦到三匹马在同一个槽里吃草。

  醒来后,他询问贾诩:“我以前曾经梦到三匹马在同一个槽里吃草,当时怀疑是马腾父子会给我带来祸患。现在马腾已经死了,昨晚我又梦到了三马同槽,这预示着什么吉凶?”

  贾诩回答道:“禄马是吉兆。禄马归于曹家,大王何必担忧呢?”

  曹操听后不再疑虑。

  后来有人写诗道:

  三马同槽事可疑,不知已植晋根基。

  曹瞒空有奸雄略,岂识朝中司马师。

  这首诗意味着,尽管曹操英勇智谋,但他却没有意识到司马家族已经在朝中悄然崛起,最终导致了晋朝的建立。

  这天夜里,曹操正在寝室睡觉,睡到三更时,突然觉得头昏目眩,于是就起来了,趴在几案上又睡了过去。

  迷迷糊糊中,他忽然听到殿中传来像撕裂绸缎的声音,曹操惊醒一看,竟看到伏皇后、董贵人、二皇子,还有伏完、董承等二十多人,浑身都是血污,站在愁云之中,还隐隐约约听到索命的声音。

  曹操急忙拔剑,向空中砍去。

  突然一声巨响,把殿宇西南角震塌了。

  曹操吓得倒在地上,侍卫们赶紧把他救出来,搬到别的宫殿养病。

  第二天夜里,又听到殿外有男女的哭声。

  一直到天亮,曹操把群臣召进来说道:

  “我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从来不信什么怪异之事。今天这是怎么了?”

  群臣上奏说:“大王应该命令道士设坛做法,祈祷消灾。”

  曹操叹息道:“圣人说:‘如果得罪了上天,再怎么祈祷也没用。’我的命数已经到头了,怎么可能救得了呢?”

  于是不同意设坛做法。

  第二天,他就感觉有股气直冲脑门,眼睛也看不见了,赶忙叫夏侯惇来商量。

  夏侯惇到了殿门前,突然看见伏皇后、董贵人、二皇子、伏完、董承等人站在乌云里。

  夏侯惇吓得大叫一声,直接昏倒了,旁边的人赶紧把他扶出去,从这以后他就病了。

  曹操把曹洪、陈群、贾诩、司马懿等人叫到床前,交代后事。

  曹洪等人叩头说:“大王您一定要保重身体,过不了多久肯定就会康复的。”

  曹操说:“我纵横天下三十多年,各路群雄都被我消灭了,只有江东的孙权、西蜀的刘备还没除掉。我现在病得很重,不能再和你们聊天了,只能把家里的事托付给你们。我的长子曹昂,是刘氏生的,不幸早年在宛城战死了。现在卞氏生了四个儿子:

  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我平生最喜欢的是第三个儿子曹植,但是他为人浮华不踏实,又喜欢喝酒,放纵自己,所以不能立他。

  次子曹彰,虽然勇猛但是没有谋略。四子曹熊,身体一直不好。只有长子曹丕,忠厚老实,谨慎谦恭,可以继承我的事业,你们要好好辅佐他。”

  曹洪等人哭哭啼啼地领命出去了。

  曹操让近侍取来平日所藏的名香,分发给诸位侍妾,并嘱咐道:

  “我死之后,你们要勤奋学习女工,多做丝履拿去卖,就可以得到钱自给自足。”

  他又命令诸位侍妾多住在铜雀台中,每天设祭,一定要让女伎奏乐上供。

  曹操还留下遗言,在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七十二座疑冢:

  “不要让后人知道我的埋葬之处,恐怕被人挖掘。”

  嘱咐完毕,他长叹一声,泪如雨下。不一会儿,就断气而死了。

  他享年六十六岁,当时是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

  后来有人写了《邺中歌》来感叹曹操:

  邺城的水啊漳河的水,一定会有异人从此地崛起。

  雄才大略和风流韵事还有文学才华,曹操既是君臣又是兄弟还是父子。英雄不会有庸俗的想法,他们的出没怎会随人的眼色?功首罪魁不是两个人,遗臭万年和流芳百世本来就是一体。文章有神又有霸气,怎么能随便把他们归为一类?

  横着流淌的漳河筑起高台与太行相对,气势与道理相互抗衡。怎么会有这样的人不造反,势力小不称霸势力大就称王?霸王投降发出儿女般的悲鸣,无可奈何心中却愤愤不平。

  对着营帐明知没有好处,分香也不能说是无情。唉!古人做事无论大小,寂寞与豪华都有其用意。书生轻易地议论墓中的人,墓中的人笑你书生气!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幽默化三国演义,幽默化三国演义最新章节,幽默化三国演义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