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化三国演义 第155章 曹丕逼曹植赋诗

小说:幽默化三国演义 作者:琉璃玉净平 更新时间:2024-06-10 02:53:50 源网站:官术
  且说曹操去世,文武百官都很伤心,一边派人去通知世子曹丕、鄢陵侯曹彰、临淄侯曹植、萧怀侯曹熊。

  大家用金棺银椁,把曹操殓入棺材,连夜抬着棺材去邺郡。

  曹丕知道父亲去世后,哭得很伤心。

  他率领大小官员到城外十里的地方,跪着迎接棺材进城,然后停在偏殿。

  官员们都穿着孝服,在殿上聚集痛哭。这时,有一个人站出来说:

  “请世子不要再伤心了,还是先商量一下大事吧。”

  大家一看,原来是中庶子司马孚。司马孚说:

  “魏王已经去世了,天下都会震惊,应该早点确立继承人,来安定大家的心,怎么能只是哭泣呢?”

  群臣说:“世子应该继承王位,但是没有得到天子的诏令,怎么能轻率地行事呢?”

  兵部尚书陈矫说:“魏王在外面去世,如果他的爱子自己即位,双方发生变故,那么国家就危险了。”

  说完,他拔剑割下袍子的一角,严厉地说:

  “今天就请世子即位。如果有官员有不同意见,就和这袍子一样!”

  百官都很害怕。

  忽然有人报告说,华歆从许昌骑着马飞快地赶来了,大家都很惊讶。

  不一会儿,华歆进来了,大家问他来的目的。

  华歆说:“现在魏王去世了,天下都很震惊,为什么不早点请世子即位呢?”

  官员们说:“正因为来不及等天子的诏令,才打算根据王后卞氏的旨意,立世子为王。”

  华歆说:“我已经从汉帝那里拿到了诏令。”

  大家都高兴地祝贺。

  华歆从怀里拿出诏令宣读。

  原来华歆讨好魏国,所以才写了这份诏令,逼迫献帝颁布。

  献帝只好听从,所以下诏书封曹丕为魏王、丞相、冀州牧。

  曹丕当天就即位了,接受大小官员的朝拜。

  正在宴会庆祝的时候,忽然报告说鄢陵侯曹彰,从长安带领十万大军来了。

  曹丕很吃惊,就问群臣说:“黄须小弟,平时性格刚强,精通武艺。现在他带兵远道而来,一定是要和我争夺王位。这可怎么办?”

  这时,台阶下有一个人应声说:“我去见鄢陵侯,用几句话就能让他折服。”

  大家都说:“只有大夫才能解决这个祸患。”

  这正是:

  且看曹丕曹彰事,好似袁家两兄弟。

  且说曹丕听闻曹彰领兵而来,惊讶地询问众官。

  这时,有一人挺身而出,表示愿意前去说服他。

  众人一看,原来是谏议大夫贾逵。曹丕大喜,立刻命贾逵前去。

  贾逵领命出城,迎接曹彰。

  曹彰问:“先王的玉玺在哪?”

  贾逵严肃地说:“家里有长子,国家有储君。先王的玉玺,不是您该问的。”

  曹彰听了,默默无语,便与贾逵一同进城。到了宫门前,贾逵问:

  “君侯您这次来,是为了奔丧呢?还是为了争位呢?”

  曹彰说:“我是来奔丧的,没有别的心思。”

  贾逵说:“既然没有异心,为什么要带兵进城呢?”

  曹彰随即喝退了左右的将士,独自一人进入宫内,拜见曹丕。兄弟二人,相拥而泣。

  曹彰将自己的军队全部交给了曹丕。

  曹丕命令曹彰返回鄢陵镇守,曹彰拜别后离去。

  就这样,曹丕安心地登上了王位,将建安二十五年改为延康元年。

  他封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王朗为御史大夫,大小官员都得到了晋升和赏赐。

  曹操被追谥为武王,安葬在邺郡高陵,曹丕命令于禁负责治理陵墓的事宜。

  于禁奉命前往,只见陵墓的房屋中,白色的墙壁上画着关云长水淹七军、擒获于禁的情景。

  画中的关云长端坐上方,庞德愤怒不屈,而于禁则跪在地上,哀求饶命的样子。

  原来,曹丕因为于禁战败被擒,不能为节而死,又投降敌人后回来,心中鄙视他的为人,所以故意先让人在陵墓的墙壁上画了这些画,好让他去看了感到羞愧。

  当下于禁看到这些画像,又羞又气,竟然气得生病,不久就死了。

  后来有人作诗感叹道:

  三十年老友,临难却不忠。

  人心难识透,画虎骨里描。

  且说华歆跟曹丕禀报:“鄢陵侯已经交割了军马,回自己国家去了。临淄侯曹植和萧怀侯曹熊,他俩竟然不来奔丧,应该治他们的罪。”

  曹丕同意了,马上派了两个使者,分别去两处问罪。

  没多久,萧怀侯那边的使者回来报告:

  “萧怀侯曹熊害怕治罪,自己上吊死了。”

  曹丕下令好好安葬,追封萧怀王。

  又过了一天,临淄侯那边的使者回来禀报说:

  “临淄侯整天跟丁仪、丁廙两兄弟喝酒,态度傲慢无礼。听说我们来了,临淄侯稳稳地坐着不动。丁仪骂道:‘以前先王本来想立我们主公为世子,被奸臣阻挡了。

  现在先王去世没多久,就来问罪自己的兄弟,这是为什么?’丁廙又说:‘凭我们主公的聪明,本该继承王位。现在反而当不了,你作为朝廷大臣,怎么这样不识人才!’临淄侯因此怒斥武士,把我乱棍打了出来。”

  曹丕听了,非常生气,立刻命令许诸带领三千虎卫军,火速赶到临淄,抓曹植等人回来。

  许诸领命后,率军到了临淄城。守城的将领出来阻拦,许诸直接把他杀了,然后进城,没人敢阻挡,直接到了府衙。

  只见曹植和丁仪、丁廙等人都醉倒了。

  许诸把他们都绑了起来,装在车上,还把府里的大小官员,全部抓起来押到邺城,听候曹丕处置。

  曹丕下令,先把丁仪、丁廙等人全都杀了,丁仪字正礼,丁廙字敬礼,是沛郡人,都是当时的文人。

  他们被杀后,很多人都觉得可惜。

  且说曹丕的母亲卞氏,听闻曹熊上吊死了,心里非常难过。

  突然又听说曹植被抓了,他的同党丁仪等人也被杀了,大吃一惊,赶忙出殿召见曹丕。

  曹丕见母亲出来,慌忙拜见。

  卞氏哭着对曹丕说:

  “你弟弟曹植,平生喜欢喝酒,性格又豪放,不过是因为自恃有才华,才会如此放纵。你可以看在兄弟的情分上,饶他一命。这样,我到了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曹丕说:“我也很欣赏他的才华,怎么会害他呢?我只是想让他收敛一下性子。母亲不要担心。”

  卞氏流着泪进了宫殿。曹丕从偏殿出来,召见曹植。

  华歆问道:“刚才是不是太后劝殿下不要杀曹植啊?”

  曹丕说:“是啊。”

  华歆说:“曹植有才有智,绝不是一般人,如果不早点除掉,一定会成为后患。”

  曹丕说:“母亲的命令不能违抗。”

  华歆说:“人们都说曹植出口成章,我不太相信。主公可以召见他,用才华试试他,如果不行,就杀了他;如果真有才华,就贬谪他,这样也可以堵住天下文人的嘴。”

  曹丕听从了他的建议。

  不一会儿,曹植进来了,惶恐地跪在地上请罪。

  曹丕说:“我和你虽然是兄弟,但也是君臣,你怎么敢依仗自己的才华就蔑视礼法?以前先王在世的时候,你经常在别人面前夸耀你的文章,我很怀疑你是请人代写的。

  我现在限你走七步,作一首诗。如果能作出来,就免你一死;如果作不出来,就从重治罪,决不饶恕!”

  曹植说:“请给我个题目。”

  当时殿上挂着一幅水墨画,画的是两头牛在土墙下相斗,一头牛掉进了井里。

  曹丕指着画说:“就以这幅画为题,诗里不能出现‘两头牛在土墙下相斗,一头牛掉进井里死了’这些字。”

  曹植走了七步,诗就作好了。诗是这样的:

  两头牛并排走,头上都有凹骨头。

  在山脚下相遇,突然相互碰撞。

  两个对手都不弱,一头牛倒在土窟中。

  不是力气不如人,是气势没有用完罢了。

  曹丕听闻后,眼泪哗哗地流啊。

  他母亲卞氏从宫殿后面出来说:

  “你是哥哥为啥要这么逼弟弟呢?”

  曹丕赶紧离开座位解释说:“国法可不能荒废呀。”

  然后就把曹植贬为安乡侯了。

  曹植拜别后,骑马走了。

  曹丕继位后,颁布了新法令,对汉献帝更是威逼利诱,比他爹曹操还厉害。

  成都那边很快就有探子把消息报过去了。

  汉中王刘备听了大吃一惊,跟手下的文臣武将商量说:

  “曹操死了,曹丕继位,还欺负天子,比曹操更过分。东吴的孙权也俯首称臣了。我想先去打东吴,给关羽报仇;再去讨伐中原,除掉这些乱臣贼子。”

  话还没说完,廖化就出来跪在地上说:

  “关羽父子被害,都是刘封、孟达这两个家伙的罪过,请求主公杀了他们。”

  刘备一听,马上就想派人去抓这两个人。

  诸葛亮劝谏说:“不行。这事得从长计议,着急了会生变故。可以先升这两个人的官,把他们调开,然后再抓。”

  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话,就派人让刘封去守绵竹。

  这时候彭羕跟孟达的关系很好,他听说了这事,赶紧回家写信,派心腹人快马加鞭给孟达送去。

  谁知这送信的人刚出南门,就被马超的巡逻队给抓住了,然后被送到马超那里。

  马超审完信的内容后,就去见彭羕了。

  彭羕把马超请进来,好酒好菜招待着。

  酒过三巡,马超就用话挑逗他说:

  “以前汉中王对你那么好,现在怎么慢慢地对你不好了呢?”

  彭羕借着酒劲,破口大骂:“这老家伙荒唐悖谬,我一定要报仇!”

  马超又试探地说:“我也早就心怀不满了。”

  彭羕说:“你带领自己的军队,再联合孟达做外应,我在蜀中带领兵马做内应,大事可成啊。”

  马超说:“先生说得对啊,咱们改天再详谈。”

  马超辞别彭羕后,立刻把人和信都交给了刘备,把这事一五一十地说了。

  刘备大怒,马上命人把彭羕抓进大牢,严刑拷打。

  彭羕在牢里,后悔得要命。

  刘备问诸葛亮:“彭羕有谋反的心思,应该怎么处置他?”

  诸葛亮说:“彭羕虽然是个狂人,但留着他时间长了肯定要出事。”

  于是刘备就下令把彭羕在牢里杀了。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幽默化三国演义,幽默化三国演义最新章节,幽默化三国演义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