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化三国演义 第164章 孔明布八阵图

小说:幽默化三国演义 作者:琉璃玉净平 更新时间:2024-06-10 02:53:50 源网站:官术
  淳于丹在夜幕降临时,带着他的部队踏上了征程。

  月亮爬上了天空的顶点,他们才刚刚抵达蜀寨,时间已经过了午夜。

  淳于丹下令士兵们大张旗鼓地冲进寨子,结果惊动了蜀营内的傅彤,他率领士兵冲出来,挺着长枪直指淳于丹。

  淳于丹抵挡不住,只好转身逃跑。

  就在他落荒而逃的时候,突然一阵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响起,一支军队横空出世,挡住了他的去路,领头的大将正是赵融。

  淳于丹见状,慌忙夺路而逃,结果损失了一大部分兵力。

  就在他以为终于可以喘口气的时候,山后突然冒出一群蛮兵,为首的是番将沙摩柯。

  淳于丹拼死战斗,终于逃脱,但背后还有三路追兵紧追不舍。

  当他终于逃出五里之外,吴国的徐盛和丁奉两位将军及时杀到,击退了蜀兵,救了淳于丹一命。

  淳于丹带着箭伤去见陆逊请罪。

  陆逊却笑着说:“这不是你的错。我只是想试探一下敌人的虚实而已。其实,我已经想好了如何攻破蜀国的计划。”

  徐盛和丁奉却忧心忡忡地说:

  “蜀兵势力强大,我们很难攻破他们,只会白白损失兵力。”

  陆逊笑着回答:“我的计策只有诸葛亮能看穿。幸好他不在,这让我有机会立下赫赫战功。”

  于是,陆逊召集了所有的将士,宣布了他的计划:

  让朱然从水路进攻,等到第二天午后东南风起时,用船装满茅草,按照计划行事。

  韩当带领一支军队攻打江北岸,周泰带领一支军队攻打江南岸,每个士兵手里都要拿着一把藏着硫黄和焰硝的茅草,带着火种,手持武器,一起冲上去。

  一到蜀营,就顺着风势放火烧营。蜀兵有四十个营地,只需烧毁二十个,每隔一个营地烧一个。

  所有士兵都要带上干粮,不许撤退,日夜追击,直到捉到刘备为止。

  众将听了命令,都接受了计策,各自行动去了。

  在营帐中,先主正绞尽脑汁策划着破吴的大计,忽然,中军旗杆上的旗子无缘无故地栽倒了。

  他好奇地向程畿询问:“这预示着什么?”

  程畿猜测道:“难道今晚有吴兵来偷袭我们?”

  先主笑着回答:“他们昨晚已经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怎么还敢来?”

  程畿又提出:“如果是陆逊试探我们怎么办?”

  正当他们讨论之际,有人报告说山上远远看到一队吴兵正向东方移动。

  先主断定:“这是疑兵之计,让大家保持镇静。”

  于是,他派遣关兴、张苞各带五百骑兵出去侦查。

  当夜幕降临,关兴回报说:“江北的营地起火了。”

  先主立即命令关兴去江北,张苞去江南查明真相:“如果吴兵真的来了,立刻回来报告。”

  两位将领遵命离去。

  初更时分,东南风突然猛烈吹起,只见先主的左屯营地火光冲天。

  当他们正准备救火时,右屯也燃起了大火。

  风助火势,火势如潮,士兵们惊慌失措,两屯的军队纷纷逃离营地。

  营地内的士兵互相踩踏,死伤无数。

  紧接着,吴兵杀到,数量之多无法估计。

  先主急忙上马,向冯习的营地逃去。

  然而,冯习的营地也是一片火海,江南北两岸犹如白昼。

  冯习慌忙上马,带着几十骑突围,正好遇到吴将徐盛的军队,双方展开了激战。先主见状,调转马头向西逃去。

  徐盛放弃追赶冯习,转而追先主。

  先主正在慌乱之际,前方又出现了一支军队,正是吴将丁奉,两边夹击。

  先主大惊失色,四面楚歌。

  突然,一阵喊杀声响起,一支勇猛的军队冲破重围,原来是张苞,他救了先主,带着御林军狂奔而去。

  逃跑途中,又遇到了蜀将傅彤,两人合兵一处继续前行。

  然而,吴兵紧追不舍。

  先主来到一座名为马鞍山的山下。

  张苞和傅彤请求先主上山时,山下又传来了喊杀声,陆逊的大军已经将马鞍山团团包围。张苞和傅彤拼命守住山口。

  先主遥望四周,满眼都是火光和尸体,塞满了江面,顺流而下。

  次日,吴军再次四处放火,士兵们像热锅上的蚂蚁四散奔逃。

  先主心惊胆战,突然,火光中,一员大将带领数骑如猛虎般冲上山来,仔细一看,原来是关兴。

  关兴跪地急切地说:“四周的火海逼近,不能久留,陛下赶紧向白帝城冲刺,再召集兵马也不迟。”

  先主问:“谁愿意留下断后?”

  傅彤挺身而出:“我愿意以生命阻挡敌人!”

  当天黄昏,关兴领先,张苞居中,留下傅彤断后,保护先主冲下山来。

  吴军见先主逃跑,都想争功,各自带领大军,如同黑云压城城欲摧地向西追赶。

  先主命令士兵脱下袍铠,塞住道路并焚烧,以此阻止追兵。

  正在奔跑时,喊声震天,吴将朱然带领一军从江边杀来,挡住去路。

  先主哀嚎:“看来我要死在这里了!”

  关兴、张苞骑马冲突,被乱箭射回,都受了重伤,无法突围。

  背后喊声又起,陆逊带领大军,从山谷中杀来。

  先主正在慌乱之际,此时天色已经微亮,只见前方喊声震天,朱然的军队纷纷落入山涧,如同滚石砸落,一支军队杀入,前来救驾。

  先主大喜,仔细一看,原来是常山赵子龙。

  当时赵云在川中江州,听说吴、蜀交战,于是带领军队出击。

  突然看到东南方向,火光冲天,赵云心惊,远远探视,没想到先主被困,赵云英勇冲杀而来。

  陆逊听说是赵云,急忙命令军队撤退。

  赵云正在厮杀之间,突然遇到朱然,两人交锋,不一会儿,一枪将朱然刺于马下,杀散吴军,救出先主,向白帝城奔去。

  先主说:“虽然我逃脱了,但其他将士怎么办?”

  赵云说:“敌军在后,不能久留,陛下先进入白帝城休息,我再带兵去救援其他将领。”

  此时,先主只带着百余人进入白帝城。

  后人有诗赞陆逊:

  持矛举火破连营,玄德狼狈逃白帝城。

  一旦威名震惊蜀魏,吴王如何能不敬书生。

  傅彤英勇断后,不料被敌军如饿狼般包围。

  丁奉大吼道:

  “川军尸横遍野,投降者络绎不绝,你们那刘备老大也落网了。你现下势单力孤,何不乖乖投降?”

  傅彤怒斥:“我乃大汉将军,岂能向尔等吴贼屈膝!”

  挥枪跃马,带领蜀军奋力拼杀,百战不退,在敌军中左冲右突,却难觅生路。

  傅彤长叹一声:“吾命休矣!”

  话音未落,一口鲜血狂喷,壮烈牺牲于乱军之中。

  后人赞傅彤曰:

  “彝陵之战吴蜀交锋,陆逊火攻奇策用上。

  至死仍骂‘吴贼’,傅彤不愧是汉将。”

  程畿,一腔热血的蜀国酒祭官,独自奔至江畔,急召水军抗敌。

  追兵紧随其后,水军四散逃窜,程的部将急呼:

  “吴兵来了!程大人快跑吧!”

  程畿大怒:“自随主公出征以来,我从未临阵脱逃。”

  话未说完,吴兵如潮涌至,四面楚歌,无路可逃,程悲壮拔剑,自刎而亡。

  后人颂其忠烈:

  “程酒祭,慷慨悲歌,留剑以报君王恩。

  临危不惧,忠心耿耿,赢得千古美名香。”

  时值吴班、张南久困于彝陵城,冯习匆匆而至,报告蜀军败讯,遂引兵救驾。

  孙桓侥幸得脱。

  张、冯二人正行间,迎面吴兵杀声震天,背后孙桓又从城中杀出,两股力量夹击之下,张南与冯习奋勇战斗,终究未能突围,双双殉国。

  后人赋诗赞道:

  “冯习忠贞无双地,张南义薄云天外。

  沙场甘为忠魂死,史册共书英名在。”

  吴班突破重围,又遭吴兵紧追,幸亏赵云及时接应,得以全身退回白帝城。

  蛮王沙摩柯独马奔逃,偶遇周泰,交战二十余回合,终为周所斩。

  杜路、刘宁两位蜀将皆降吴。

  蜀营粮草器仗,荡然无存。蜀军士兵,投降者络绎不绝。

  孙夫人在吴闻听猇亭之败,误传刘备阵亡军中,驱车至江边,向西遥望痛哭,投身江水而亡。

  后人在江边建庙祭祀,名为“枭姬祠”。

  有诗人感慨作诗曰:

  “白帝城下先主归师,夫人闻变毅然舍身。

  江边古碑至今犹在,千年烈女永垂不朽。”

  却说陆逊大显神威,带着胜利的大军往西追击。

  行至离夔关不远,陆逊在马背上瞧见前方依山傍水的地界,一股杀气冲霄而起。

  于是拉住缰绳,回头对众将说:“前方肯定有埋伏,全军不可轻举妄动。”

  随即率军倒退十余里,选了个地势宽敞的地方,摆好阵势,准备迎战敌军。

  他派出侦察兵前去探查,回来报告说并无军队驻扎。

  陆逊不信邪,下马登上高处一望,那股杀气又冒了出来。

  陆逊再次命令仔细侦查。

  侦察兵回报,前方连个影儿都没有。

  随着太阳西沉,杀气愈发浓烈,陆逊心中犹豫不决,便派亲信再去打探。

  他们回报说江边只有八九堆乱石,并无人马。陆逊心生疑虑,命令找当地居民询问。

  不一会儿,几个人被带来,陆逊问道:“谁把这些石头堆起来的?为何石头堆中会有杀气冒出?”

  当地人答道:“这里叫鱼腹浦。诸葛亮入川时,曾带兵至此,在沙滩上用石头布下阵势。自那时起,常有气息如云雾般腾起。”

  陆逊听闻后,跃上马背,带了几十骑前来查看石阵,立于山坡之上,只见四面八方都似有门户。

  陆逊笑道:“这不过是迷惑人的把戏,能有什么用!”

  遂率领几骑下山,直接闯入石阵中。

  部将提醒:“天色已晚,请都督早些返回。”

  陆逊刚想离开,突然狂风大作,一时间飞沙走石,遮天蔽日。

  怪异的石头参差错落,像剑一般;横七竖八的沙土堆得像小山;江水声浪汹涌,宛如战鼓声震天响。

  陆逊大吃一惊:“我中了诸葛亮的计了!”

  急忙想要退出,却找不到出路。

  正在惊慌失措之际,忽然一位老人出现在马前,笑着说:

  “将军想走出这个阵吗?”

  陆逊道:“恳请长者指引。”

  老人拄着拐杖悠然前行,轻松穿行于石阵之中,毫无阻碍,一直把他们送到山坡上。

  陆逊问:“请问长者是何方神圣?”

  老人回答:“老夫是诸葛孔明的岳父黄承彦。当年我家女婿进川时,在此设下了‘八阵图’。这阵复杂多变,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每时每刻都在变动,堪比十万精兵。

  临走时,他嘱咐我:‘若东吴有大将迷于阵中,切莫引他出来。’刚才我在山上看到将军误入‘死门’,料想将军不识此阵,必定迷路。老夫平生乐善好施,不忍看将军陷于此地,因此特地从‘生门’引导你出来。”

  陆逊问:“您老学过这阵法吗?”

  黄承彦答:“变化无穷,学不来的。”

  陆逊连忙下马,拜谢老人后返回。

  后来杜甫有诗赞曰: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幽默化三国演义,幽默化三国演义最新章节,幽默化三国演义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