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化三国演义 第202章 公孙渊败死襄平

小说:幽默化三国演义 作者:琉璃玉净平 更新时间:2024-06-10 02:53:50 源网站:官术
  却说那位辽东的公孙渊,是公孙度的孙子,公孙康的儿子。

  建安十二年,曹操追着袁尚跑,还没到辽东,康就把尚的脑袋砍下来送给了操,操封他为襄平侯。

  后来康死了,留下两个儿子,一个叫晃,一个叫渊,都还小,康的弟弟公孙恭接了他的班。

  曹丕的时候,封恭为车骑将军、襄平侯。

  太和二年,公孙渊长大了,文武双全,性格刚烈好斗,把他叔叔公孙恭的位子给抢了。

  曹叡封他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

  后来孙权派张弥、许晏带着金银珠宝去辽东,封渊为燕王。

  公孙渊怕中原找麻烦,就把张、许两人给砍了,把脑袋送给曹叡。

  曹叡封他为大司马、乐浪公。

  后来公孙渊心不足,跟人商量着要自立为燕王,改元绍汉元年。

  副将贾范劝他说:“中原给你的爵位已经够高了,别不知足了。现在要是反了,那就是自找死路。再说司马懿用兵如神,连西蜀的诸葛武侯都赢不了他,更别说你了。”

  渊一听就火了,让人把贾范捆起来,准备砍了。

  参军伦直也劝他:“贾范说得对啊。圣人都说了:‘国家要亡了,肯定会有妖孽出现。’咱们国家最近就出了不少怪事。

  比如有只狗戴着头巾,穿着红衣服,在屋顶上像人一样走路。还有城南的乡民做饭时,米饭锅里突然蒸死了一个小孩。

  襄平北市的地上突然陷下去一个大坑,里面冒出一块肉,有头有脸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就是没有手脚,刀箭都伤不了它,不知道是什么怪物。

  占卜的人说:‘有形不成,有口无声;国家亡灭,故现其形。’这三件事都是不祥之兆啊。主公你应该避凶就吉,不要轻易行动。”

  公孙渊听了更生气了,让人把伦直和贾范一起拉到市场上砍了。

  然后他让大将军卑衍当元帅,杨祚当先锋,带着十五万辽兵杀向中原。

  边官急匆匆地将消息传递给了魏国的君主曹叡。

  曹叡听后大为震惊,立即召见司马懿前来商讨对策。

  司马懿自信满满地表示:“我手下有四万马步官军,足以击败敌人。”

  曹叡担忧地说:“你的兵力太少,而且路途遥远,恐怕难以收复失地。”

  司马懿却笑着说:“兵多不一定就能赢,关键在于能否出奇制胜。我依靠陛下的洪福,一定会将公孙渊擒来献给陛下。”

  曹叡好奇地问:“你觉得公孙渊会采取什么行动?”

  司马懿分析道:“如果渊选择弃城逃跑,那是他的上策;如果守在辽东抵抗大军,那是中策;如果坐守襄平,那便是下策,必定会被我擒获。”

  曹叡又问:“这次出征需要多长时间?”

  司马懿回答:“往返共四千里路程,去百日,攻百日,回百日,休息六十日,大约一年时间足够了。”

  曹叡还担心吴、蜀两国会趁机入侵,

  司马懿却表示:“我已经安排好防守策略,陛下不必担心。”

  曹叡听后非常高兴,立刻命令司马懿率领军队征讨公孙渊。

  司马懿辞别朝廷后,立即下令胡遵作为先锋,带领前部军队前往辽东扎营。

  公孙渊得到消息后,命令卑衍和杨祚分别率领八万兵力驻扎在辽隧,周围挖了二十多里的壕沟,环绕着鹿角,防守非常严密。

  胡遵派人向司马懿报告情况。

  司马懿却笑着说:“敌人不与我们交战,是想消耗我们的兵力。我估计敌人的主力都在这里,他们的老巢一定空虚。

  不如放弃这里,直接奔向襄平,敌人一定会去救援,我们可以在中途伏击他们,取得全胜。”

  于是,司马懿率领军队从小路向襄平进发。

  却说卑衍与杨祚在讨论战术时,卑衍突然灵光一闪:

  “如果魏兵来攻打我们,别急着跟他们硬碰硬。他们千里迢迢地跑来,肯定没带够干粮,饿着肚子怎么打仗?

  等他们饿得前胸贴后背,自然就会撤退。到时候咱们再出其不意,给他们来个惊喜,

  司马懿那小子就得乖乖投降了。这招儿跟当年司马懿对付蜀兵一样,都是靠耗时间取胜。”

  两人正聊得起劲,突然有人报告说魏兵往南走了。

  卑衍一听大惊失色:“哎呀,他们不会是去偷袭我们的大本营了吧?要是大本营丢了,咱们守在这里还有个屁用啊!”

  于是他们两个随后拔寨而起。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司马懿的耳朵里。

  他笑着说:“这正是我想要的!”

  于是,他命令夏侯霸和夏侯威:

  “去,埋伏在河边,等他们一来,就给我狠狠地打!”

  夏侯兄弟领命而去,果然看到敌军浩浩荡荡地来了。

  一声炮响,夏侯兄弟带着队伍从两边杀出,吓得敌军四处逃窜。

  两边的人开始摇旗呐喊,左边是夏侯霸,右边是夏侯威,一起冲了出来。

  卑、杨两人一看这架势,赶紧掉头就跑。

  他们跑到首山时,正好碰到公孙渊

  带兵过来,于是合兵一处,回头再战。

  卑衍跑出来大喊:“你们这些家伙有种别玩阴的!敢不敢真刀真枪地打一场?”

  夏侯霸二话不说,纵马挥刀就冲了过去。

  交战没几个回合,夏侯霸一刀把卑衍砍下马来,辽兵顿时乱作一团。

  夏侯霸乘胜追击,公孙渊带着败兵逃进了襄平城,紧闭城门不出。

  魏兵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

  ……………………………

  秋雨像开了挂的水龙头,一个月都不带歇的。

  地面积水都能划船了,运粮船直接划到襄平城下。

  魏兵们像是在水里泡澡,坐立难安。

  左都督裴景提议:“这雨下得跟瓢泼似的,咱们营里都成泥潭了,不如挪窝到前面山上?”

  司马懿火冒三丈:“公孙渊就在眼前,搬家?再说搬家的,小心脑袋搬家!”

  裴景吓得屁滚尿流。

  过会儿,右都督仇连也来凑热闹:

  “士兵们都快变成稀泥人了,求太尉换个干燥点的地方吧。”

  司马懿更火了:“我的军令难道是放屁吗?你们竟敢违抗!”

  他直接让人把仇连拖出去砍了,脑袋挂在营门口。

  这下子,士兵们都老实了。

  司马懿特意让南寨的人马后退,给了城内的军民一个出城采柴和放牧的机会。

  司马陈群好奇地问他:“之前攻打上庸时,你分兵八路迅速到达并成功擒获孟达。现在带着大军千里迢迢而来,却不攻城,反而让他们在泥泞中久居,还允许他们出来樵牧,这是什么策略?”

  司马懿笑道:“难道您不懂兵法吗?以前孟达粮多兵少,我们相反,所以必须速战速决。

  但现在情况不同,敌人兵多,我们兵少,他们饥饿而我们饱食,何必急于进攻呢?

  最好让他们自己行动,然后找机会攻击。我们现在放开一条路,不阻止他们樵牧,就是让他们有机会自己离开。”

  陈群听后恍然大悟,对司马懿的策略佩服得五体投地。

  于是,司马懿派人去洛阳催促粮食。

  魏主曹叡召集朝会,大臣们纷纷上奏说:

  “最近秋雨连绵不断,已经持续了一个月,军队和马匹都疲惫不堪,建议召回司马懿,暂时停止军事行动。”

  曹叡回答说:“司马太尉擅长用兵,能在危急时刻制定策略,他有很多好计策,捉拿公孙渊只是时间问题。你们何必担心呢?”

  于是,他没有听从大臣们的劝告,派人运送粮食到司马懿的军营。

  在营寨中,司马懿度过了几天,雨终于停了,天空放晴。

  那天晚上,司马懿走出帐篷,抬头观察天象,突然看到一颗星星,它的大小像斗一样,光芒四射,从首山的东北方向坠落到襄平的东南方向。

  各营的将士们都感到非常惊讶。

  司马懿看到这一幕非常高兴,对众将说:

  “五天之后,星落的地方一定会斩杀公孙渊。明天我们就可以全力攻城。”

  众将接到指令,第二天一早便开始了一场“攻城大作战”。

  他们像蚂蚁筑巢一样,筑起土山、挖掘地道,还架起了炮台、安装了云梯,日夜不停地发起攻击。

  箭矢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射向城中。

  城里的公孙渊看着粮仓见底,只好把牛马都宰了吃。

  大家都怨声载道,心里已经没有守城的念头了。

  有人甚至想杀了公孙渊砍了他的头颅,然后投降敌人。

  公孙渊听到这个消息后,吓得脸色苍白,连忙派使者去求降。

  司马懿却生气地说:“公孙渊为什么不亲自来?真是自寻死路!”

  于是,他下令将使者斩首,并把首级交给随从带回城里。

  司马懿召集将领,众人列于两侧。

  一名使者跪地请求:“希望您能平息怒火,先让我们送来公孙修作为人质,随后我们自愿投降。”

  司马懿回应:“战争有五大原则:能打就打,不能打就守,不能守就跑,不能跑就降,不能降就死,何必送孩子来!”

  他让使者回去告诉公孙渊。

  使者惊慌失措地离开。

  公孙渊听后非常震惊,与儿子密谋后,挑选了一千人马,在夜里悄悄离开。他暗自高兴没有遇到阻碍。

  但走了不到十里路,山上突然响起炮声和鼓角声,一支军队挡住去路,

  领头的是司马懿和他的儿子们,他们大喊:“叛贼别跑!”

  公孙渊惊慌失措,试图逃跑,但很快被四面包围。

  公孙渊和他的儿子在无法抵抗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投降。

  司马懿坐在马上,对周围的将领说:

  “我在前夜看到一颗大星坠落在这里,今晚果然应验了。”

  将领们纷纷称赞他:“太尉真是神机妙算!”

  司马懿下令将他们斩首。公孙渊父子面对面地被处决。

  随后,司马懿带领军队前往襄平。在他们到达之前,胡遵已经率先进入城内。

  城中的百姓烧香拜迎,魏军顺利进城。

  司马懿坐在衙门上,将公孙渊的宗族和同谋官僚等人全部处死,共计七十余人。

  他还发布告示安抚民众。

  有人告诉司马懿:“贾范、伦直曾经苦劝公孙渊不要反叛,但都被他杀害。”

  于是,司马懿决定为他们修建坟墓,并给予他们的子孙荣耀。

  同时,他还将从库中取出的财物分发给三军,然后率领军队返回洛阳。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幽默化三国演义,幽默化三国演义最新章节,幽默化三国演义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