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化三国演义 第201章 魏主拆承露盘

小说:幽默化三国演义 作者:琉璃玉净平 更新时间:2024-06-10 02:53:50 源网站:官术
  董允还没到南郑,马岱已经解决了魏延的问题,和姜维一起庆祝。

  杨仪连夜向皇帝报告,皇帝说:

  “既然他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我们还是记住他以前的功劳,给他一个体面的葬礼吧。”

  杨仪他们把孔明的遗体运回成都,皇帝和所有的官员都穿上了丧服,走出城二十里去迎接。

  皇帝哭得像个孩子。

  从高级官员到普通百姓,无论男女老少,都哭得撕心裂肺,声音大得能把地都震起来。皇帝让人把棺材抬进城,放在丞相府里。

  他的儿子诸葛瞻守孝居丧。

  杨仪自缚请罪,后主宽宏大量地赦免了他,并赞赏他遵循先丞相的遗教,成功迎回灵柩,平定魏延之乱,保全了国家大事。

  马岱因讨逆有功,被赐予魏延的爵位。

  杨仪呈上孔明的遗表,后主览后深感悲痛,决定按照丞相的遗愿安葬。

  费祎提醒后主,丞相临终前要求葬于定军山,不使用墙垣砖石和祭物。

  后主遵从遗愿,选定吉日送灵柩至定军山安葬,并降诏致祭,追谥忠武侯,下令在沔阳建庙以供四时享祭。

  丞相祠堂何处觅?锦官城外柏树齐。

  映阶碧草春光美,隔叶黄鹂歌声迷。

  三顾频烦天下策,两朝辅佐老臣思。

  出师未捷身先陨,长使英雄泪满衣。

  …………………………………

  智慧之星耀夜空,策略大师风范长。

  三分天下显神妙,千古传奇似羽翔。

  英雄并立争辉映,智勇双全胜往昔。

  命运多舛难再续,壮志未酬身先亡。

  …………………………………

  却说后主回到成都,忽然听到一个近臣说:

  “报告陛下!东吴那边全琮带着一群人马,在巴丘界口搭帐篷了,不知道他们想干嘛。”

  后主吓了一跳:“丞相刚走,他们就来搞事情,这可咋办?”

  蒋琬站出来说:“别怕,我保证王平和张嶷已经带人去永安守着了。陛下,咱们再派个人去东吴打听一下。”

  后主说:“得找个能说会道的。”

  这时,一个人跳出来:“我去!”

  大家一看,原来是南阳安众人,姓宗,名预,字德艳,是个参军兼右中郎将。

  后主高兴坏了,立刻让宗预去东吴报丧,顺便探探情况。

  宗预接到任务,直奔金陵,见到了孙权。

  他看到周围的人都穿着素净的衣服,感到有些奇怪。

  孙权看出了他的疑惑,笑着说:“我们和蜀国已经是一家人了,你为什么还要加强白帝城的防守呢?”

  宗预回答:“我觉得无论是增加巴丘的守军,还是加强白帝城的防御,都是形势所需,这没什么好问的。”

  孙权笑着说:“你真不比邓芝差。”

  然后告诉宗预:“我听说诸葛亮去世后,每天都很难过,让官员们都穿孝服。

  我怕魏国会趁这个机会攻打蜀国,所以增加了巴丘的守军,只是为了救援,别无他意。”

  宗预听后非常感激。

  孙权说:“既然我们已经结盟,怎么可能背信弃义呢?”

  宗预说:“皇帝因为丞相去世,特意派我来报丧。”

  孙权于是折断一支金箭发誓:“如果我违背了之前的盟约,就让我的子孙断绝!”

  他还派人带着香帛和奠仪去四川祭奠。

  宗预告别了吴主,带着吴国的使者回到了成都。

  他见到后主后,笑着说:“吴主听说丞相去世了,悲痛欲绝,还让大臣们都穿上孝服。

  他在巴丘增兵,是因为怕魏国趁机来偷家,绝对不是想和我们翻脸。他还折断了一支箭发誓,说绝不会违背盟约。”

  后主听了高兴得不得了,给了宗预一大笔赏赐,还热情地款待了吴国使者。

  然后,他按照孔明的遗言,给蒋琬、费祎、吴懿、姜维等人升了官,让他们去防备魏国。

  其他将领也都保持原职。

  杨仪因自视甚高,不满职位低于蒋琬,且认为自己功高未得重赏,心生怨言。

  他向费祎抱怨说:“当初丞相去世时,如果我率军投靠魏国,现在何至于如此低微寂寞!”

  费祎将此言上报给后主,后主大怒,下令将杨仪逮捕审问,并想将其斩首。

  然而,蒋琬上奏说:“虽然杨仪有罪,但他之前跟随丞相立下了很多功劳,不应该被斩首,应该贬为平民。”

  后主听从了蒋琬的建议,于是将杨仪贬到汉嘉郡为民。

  杨仪感到羞愧和惭愧,最终选择了自尽。

  在那个三国鼎立的年代,

  其中,魏国的皇帝曹叡决定让司马懿担任太尉,负责管理军队,维护边疆安宁。

  司马懿欣然接受了这一重任,回到了洛阳。

  而曹叡则在许昌大举建设,兴建了一座座壮丽的宫殿和观景楼阁,其中包括朝阳殿、太极殿等,这些建筑都高达十丈,内部装饰华丽,金碧辉煌。

  为了完成这些工程,他动用了三万多名能工巧匠和三十多万民夫,他们日夜不停地劳作。

  然而,这也导致民众疲惫不堪,怨声载道。

  尽管如此,曹叡仍然下令在芳林园继续兴建土木,让公卿们亲自参与其中。

  司徒董寻看不下去了,于是上表切谏道:

  【自从建安年间起,战争让许多家庭破碎,孤儿寡母遍布。如今,如果陛下想扩建皇宫,至少得选个好时机,别误了农时。

  更何况,造些没用的东西干嘛?陛下给群臣高帽戴,锦衣穿,豪车坐,就是为了显得与众不同。

  现在却让他们搬砖挑土,搞得灰头土脸,这不是自毁形象嘛!孔子曾说:“君主以礼待臣,臣子以忠报君。”

  没了忠诚和礼仪,国家还咋稳定?我知道这话说出来可能会掉脑袋,但就像一根牛毛一样,活着没啥大用,死了也不可惜。

  我一边写一边哭,心里已经跟这个世界告别了。我有八个孩子,要是我死了,他们就得麻烦陛下照顾了。我已经吓得瑟瑟发抖,就等着陛下您发落了。】

  曹叡看到董寻的奏表后,气得七窍生烟,大吼道:

  “这家伙是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旁边的人赶紧建议把他拖出去砍了。

  但曹叡摆摆手说:“他虽然嘴欠,但以前还算忠心耿耿。今天就先给他个警告,贬他为庶人,让他回家种地去。要是还有谁敢这样胡说八道,那就别怪我手下不留情了!”

  话说有个名叫张茂的太子舍人,字号彦材。

  他也曾上表直言不讳地劝谏,结果皇帝下令要砍了他的头。

  就在当天,皇帝召见了马钧,问道:

  “我打算建个高台阁楼,想跟神仙们打个招呼,找找看有没有长生不老的秘方。”

  马钧回答说:“回顾汉朝那二十四位皇帝,活得最久的就是武帝了,他的长寿秘诀据说是因为吸了天上的日月精华。

  他在长安的皇宫里搭了个柏梁台,台上摆了个铜人,手里托着个盘子,这玩意儿叫做‘承露盘’,专门用来接半夜北斗星掉下来的那种神秘的水,

  这水有个雅号叫‘天浆’,也有人叫它‘甘露’。用这水加上点玉粉搅一搅喝下去,就能让人返老还童。”

  皇帝一听乐坏了:“那你赶紧带人连夜跑到长安去,把那铜人给我搬回来,放到芳林园里。”

  马钧接下任务,带着一万人前往长安。

  他命令大家在周围搭建起木架,然后爬上柏梁台。

  没过多久,五千人用绳子和滑轮,像旋转木马一样升上去。

  那柏梁台高达二十丈,铜柱圆得像十个胖子抱在一起。

  马钧决定先拆掉铜人。大家齐心协力,把铜人拆了下来。

  突然,铜人的眼睛里流出了泪水,大家都吓了一跳。

  就在这时,台边刮起了一阵狂风,飞沙走石,像暴雨一样猛烈。

  一声巨响,仿佛天崩地裂,台子倒了,柱子塌了,压死了一千多人。

  马钧带着铜人和金盘回到洛阳,见到魏主后献上了这些宝物。

  魏主问:“铜柱在哪里?”

  马钧回答:“柱子重达百万斤,没办法运过来。”

  魏主下令将铜柱打碎,运到洛阳铸成两个铜人,取名为“翁仲”,放在司马门外;

  又铸造了铜龙凤各一个,龙高四丈,凤高三丈多,立在殿前。

  还在上林苑里种上了奇花异草,养了一些珍禽异兽。

  少傅杨阜上劝谏道:

  【听说尧帝住的是茅草屋,但天下百姓却乐得其所;禹王虽然宫殿简陋,但人民却安居乐业。后来的殷、周时期,虽然宫殿稍微豪华了点,但也不过如此。

  古代的圣君明主,可没谁把心思全放在建豪宅上,让老百姓掏空腰包。那些沉迷于奢华享受的君主,比如桀、纣、楚灵和秦始皇,最后都没啥好下场。

  所以啊,陛下,咱们还是得向尧舜禹汤文武学习,别学那些败家子。否则整天忙着装修宫殿,小心哪天玩脱了。毕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嘛,我这做臣子的也得尽份心力,提醒您别走歪路。要是我的话不够贴切,那就请陛下赐我一死,我刚洗完澡就等着呢。】

  曹叡不想理他,一心想要建个高台,放上铜人,装个承露盘,还打算把天下的美女都请到芳林园来。

  这可好,大臣们纷纷上书,劝他别这么干。

  可曹叡呢?他就像听不见一样,继续让人家马钧指挥忙活。

  却说曹叡的后宫里,毛氏原本是最受宠的。

  但自从郭夫人来了,毛后就失宠了。郭夫人美得让人心醉,曹叡每天都围着她转,连宫门都不想出。

  有一天,他们在花园里喝酒赏花,郭夫人提议:

  “何不请皇后一起?”

  曹叡却摇头:“她来了,我可就喝不下酒了。”

  于是,他们偷偷地玩,不让毛后知道。

  毛后发现曹叡好久没来正宫,就带着宫女去消遣。

  突然,她听到远处传来音乐声,问:“这是哪儿在奏乐?”

  宫官回答:“是皇上和郭夫人在花园里玩呢。”

  毛后听了,心里五味杂陈,默默回宫去了。

  第二天,她故意在曲廊遇到曹叡,笑着说:

  “陛下昨天玩得很开心啊?”

  曹叡一听,火冒三丈,把昨天的人都叫来训斥:

  “我不是说了不让她知道吗?怎么又泄露了!”

  曹叡大怒,下令让宫官们把侍女都“咔嚓”了。

  毛后吓得花容失色,赶紧掉头回宫。

  结果曹叡一纸诏书,直接送毛皇后上路,还顺手把郭夫人扶上了皇后宝座。

  朝堂上的大臣们个个都吓成了哑巴。

  突然有一天,幽州刺史毋丘俭发来急报,说辽东那边有个叫公孙渊的家伙在搞事情,自封为燕王,还弄了个“绍汉元年”的年号,建宫殿、设官职,带着人马就来砸场子了。

  曹叡一听,差点儿没从龙椅上摔下来,他赶紧召集文武百官开会,商量怎么把这些燕人通通赶回去。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幽默化三国演义,幽默化三国演义最新章节,幽默化三国演义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