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化三国演义 第204章 魏主归政司马

小说:幽默化三国演义 作者:琉璃玉净平 更新时间:2024-06-10 02:53:50 源网站:官术
  司马懿听闻曹爽带着他的兄弟们和心腹们,还有御林军,跟着魏主曹芳出城去祭拜明帝,顺便打个猎。

  他乐得合不拢嘴,立刻跑到省里,让高柔拿着大将军的权杖先去占了曹爽的地盘;

  又让王观去占曹羲的营地。然后他带着老官员们进后宫,告诉郭太后,说曹爽背信弃义,乱了国家,应该废了他。

  郭太后吓得不轻:“天子在外面,怎么办?”

  司马懿安慰道:“我自有办法上奏天子,除掉奸臣。太后别担心。”

  于是急忙让蒋济和司马孚一起写奏章,派人送到城外给皇帝。

  自己则带兵占了武库。

  消息传到曹爽家,他老婆刘氏急忙出来问守门官:

  “现在主人在外面,司马懿起兵想干什么?”

  守门将潘举说:“夫人别慌,我去打听一下。”

  他带了几十个弓箭手登上门楼一看,正好看到司马懿带兵经过门前。

  潘举让人放箭,司马懿过不去。

  偏将孙谦在后面喊停:“太傅是为了国家大事,别放箭。”

  喊了三次,潘举才停下。

  司马昭保护着父亲司马懿过去,带兵出城驻扎在洛河,守住浮桥。

  话说那天,曹爽的得力助手司马鲁芝,看到城里乱哄哄的,就跑去和参军辛敞商量:

  “老大,现在局势这么混乱,咱们该怎么办?”

  辛敞一拍大腿:“简单,带兵出城找皇上去!”

  鲁芝一听,觉得有道理,赶紧行动起来。

  结果他姐辛宪英过来一看,问:

  “你这是干嘛呢,慌慌张张的?”

  辛敞就把情况一说,辛宪英分析道:

  “司马懿未必真想造反,他就是想对付曹爽。”

  辛敞一愣:“那这事儿怎么收场?”

  辛宪英淡定地说:“曹爽肯定不是司马懿的对手,输定了。”

  辛敞又问:“那我现在该不该跟鲁芝一起走?”

  辛宪英教育他:“忠于职守是做人的根本,遇到困难也不能逃避。”

  辛敞采纳了建议,和鲁芝一同带领数十名骑兵,突破关卡夺门而出。

  司马懿得到消息后,担心桓范也会逃走,急忙派人去召他。

  桓范和他儿子商量,他儿子说:

  “皇帝在外面,不如向南走。”

  桓范听从了这个建议,于是骑马来到平昌门。

  城门已经关闭,守城门的将领是桓范过去的部下司蕃,桓范从袖中取出一块竹板说:

  “太后有诏令,可以开门。”

  司蕃说:“请让我看看诏书。”

  桓范呵斥道:“你是我过去的部下,怎敢如此!”

  司蕃只好开门放行。桓范出城后,对司蕃说:

  “太傅造反了,你可以跟我走。”

  司蕃大惊,追赶不及。

  司马懿得知后大惊失色,说:“智囊泄露了,这可怎么办?”

  蒋济说:“劣马只会惦记着马棚里的饲料,一定不会为他所用。”

  司马懿于是召来许允、陈泰,让他们去见曹爽,说太傅没有别的事,只是想削去你们兄弟的兵权而已。

  许、陈二人去了。

  司马懿又召来殿中校尉尹大目,让他带着蒋济写的信去见曹爽。

  司马懿吩咐说:“你和曹爽关系很好,可以担任这个任务。你见到曹爽后,告诉他我和蒋济指着洛水发誓,只是因为兵权的事情,没有其他意思。”

  尹大目按照命令去了。

  在曹爽正忙着追逐飞鹰和奔跑的狗儿时,突然有人来报说城里出现了紧急情况,太傅有急件要呈上。

  曹爽吓得差点从马上摔下来。

  一个黄门官小心翼翼地捧着急件,跪在皇帝面前。

  曹爽接过急件拆开,让身边的大臣读给他听。

  急件的内容大致是:

  〈征西大都督、太傅司马懿,诚惶诚恐地报告:我从辽东回来后,先帝曾让陛下和秦王以及我们几个,坐在御床上,握着我的手臂,深切地讨论了未来的大事。

  现在大将军曹爽,违背了先帝的遗命,破坏了国家的规章制度,对内越权行事,对外滥用权力,还任命黄门张当为都监,专门负责与外界的联系;

  监视皇帝,窥视皇位,挑拨离间皇室内部关系,伤害亲人感情,导致天下大乱,人心惶惶。这并非先帝让陛下和我留下的初衷。

  虽然我已经年老体衰,但我怎敢忘记过去的誓言?太尉济、尚书令孚等人都认为曹爽有谋反之心,他的兄弟不适合掌管军队和守卫皇宫,已经向永宁宫奏报;

  皇太后下令按照奏折执行。我已经命令负责人和黄门令,解除曹爽、羲、训的兵权,让他们回家待着,不许拖延时间,以免影响皇帝的行程。

  如果有人敢于拖延时间,将按照军法处置。我将带病率兵驻扎在洛水浮桥附近,严密监视一切异常情况。特此上报给皇上知晓〉

  曹芳看着曹爽,说:“太傅的话你都听到了,你打算怎么办啊?”

  曹爽手忙脚乱,回头问两个弟弟:

  “这可咋整啊?”

  曹羲说:“我之前就劝过你,你就是不听,现在好了吧。司马懿那家伙狡猾得要命,连孔明都赢不了他,我们兄弟几个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我看你还是自己绑了自己去找他吧,至少还能保住一条小命。”

  话还没说完,辛敞和鲁芝就来了。

  曹爽问他们情况怎么样,两人说:

  “城里已经固若金汤了,太傅带着兵马驻扎在洛水浮桥那边,看起来是不打算回来了。你还是早点做决定吧。”

  正说着,桓范骑着马飞奔而来,对曹爽说:

  “太傅已经叛变了,将军你为什么不带着天子去许都,然后调集外地的军队来讨伐司马懿呢?”

  曹爽说:“我家人都还在城里呢,我怎么能跑到别的地方去求救呢?”

  桓范说:“就算是普通人遇到危险也会想要活下去的。现在你是跟着天子的,只要你发号施令,谁敢不听从?你怎么能就这样放弃自己呢?”

  曹爽听了之后还是犹豫不决,只是不停地哭。

  桓范又说:“从这里到许都只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城里的粮食足够支撑好几年。现在你的兵马就在城南,只要你一声令下他们就会过来。大司马的印章我也带来了。你还是快点走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曹爽说:“你们先别催我了,让我再好好想想。”

  过了一会儿,许允和陈泰也来了。

  他们对曹爽说:“太傅其实只是想削弱你的兵权而已,没有别的意思。你还是早点回城吧。”

  曹爽沉默不语。然后又看到尹大目来了,他说:

  “太傅已经指着洛水发誓了,他真的没有别的意思。这里有蒋太尉的信。你还是交出兵权,早点回相府吧。”

  曹爽相信了他的话。

  桓范又对他说:“现在情况紧急啊,你别听他们的,去了就是送死啊!”

  夜里,曹爽心乱如麻,手执长剑,独自在营帐中徘徊,从黄昏到拂晓,泪水涟涟,却依旧拿不定主意。

  桓范走进来催促道:“主公,您已经思考了整整一夜,怎么还下不了决心?”

  曹爽扔掉手中的剑,叹息道:“我决定不出兵了,宁愿回家种田,过上富足的生活!”

  桓范听后气得大哭,冲出营帐说:“曹子丹一向以智谋自豪,如今他的兄弟三人,真是愚蠢至极!”

  他痛哭流涕。

  许允和陈泰建议曹爽先把兵符交给司马懿。

  曹爽便下令将兵符送出去。

  主簿杨综抓住兵符哭泣道:“主公今天交出兵权投降,恐怕会遭受杀戮。”

  曹爽却说:“太傅一定不会欺骗我的。”

  于是曹爽把兵符交给了许、陈二人,让他们送给司马懿。

  众士兵见没有兵符,纷纷离去。

  曹爽身边只剩下一些散骑官僚。

  当他们到达浮桥时,司马懿下令让曹爽兄弟三人回到自己的家中,其他人则被关押起来,等待皇帝的旨意。

  曹爽等人进城时,身边没有一个侍从。

  桓范走到浮桥边,心情不好。

  司马懿骑马看着他说:

  “桓大夫你心情不好,到底怎么了?”

  范低头不语,默默地走进了城。

  司马懿邀请曹爽三兄弟到洛阳做客,用大锁锁住了他们的家门,软禁了三兄弟,并派了八百个名居民看守。

  曹爽感到不安,他的兄弟建议向司马懿借粮以试探其意图。

  司马懿同意了,并派人送去了一百袋粮食。

  曹爽因此认为司马懿没有恶意。

  然而,司马懿已经逮捕了黄门张当,并从他那里得知了何晏等人的阴谋。

  经过审问,这些人均承认了他们的叛乱计划,并被司马懿处以刑罚。

  城门守将司蕃还报告说桓范伪造诏书出城,声称司马懿谋反。

  司马懿说:“那些诬陷他人的人,最终会自食其果。”

  于是,他下令将桓范等人投入监狱。

  接着,他又下令将曹爽兄弟三人以及一干人犯全部斩首,并灭掉他们的三族。

  他们的家产财物也被全部没收归国库。

  当时,曹爽的堂弟文叔的妻子是夏侯令的女儿。

  她早年守寡,没有孩子。

  她的父亲想让她改嫁,但她却割下自己的耳朵发誓不再嫁人。

  当曹爽被诛杀后,她的父亲再次提出让她改嫁的建议,她竟然又割下了自己的鼻子。

  家人惊恐地对她说:“人生在世,就像轻尘落在弱草上一样脆弱,何必如此自残呢?况且夫家已经被司马氏诛杀殆尽,你守着这些没有的,又是为了谁呢?”

  女子哭泣着说:“我听说‘仁者不会因为盛衰而改变节操,义者不会因为存亡而改变心意’。曹氏兴盛时,我尚且想要保持始终;

  现在他们灭亡了,我又怎么能忍心抛弃他们呢?这是禽兽的行为,我怎么能做得出呢!”

  司马懿听说后,认为她很贤良,便允许她领养一个孩子来继承曹氏的血脉。

  后来有人写诗曰:

  小草尘埃皆成景,夏侯家有女英名。

  男儿何须比女子,自视甚高也脸红。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幽默化三国演义,幽默化三国演义最新章节,幽默化三国演义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